春雨看病指南丨降压药没少吃,为啥高血压病总反复?

文 / 春雨医生
2018-09-11 18:37

说起高血压病,相信没人觉得陌生。

但要说起重视,小编有丢丢持怀疑态度。

在春雨医生问诊平台上,这是几个大家比较常问问的问题:

问:高血压挂什么科啊,怎么办?

问:高血压一直不降怎么办?

问:高血压有什么危害,该如何防治?

问:高血压如何确诊?要做什么检查吗?

就医前,如果搞定这些相对简单的问题是不是会更能提升看病效率,增加与医生详细沟通的时间?

因此,为了做一份更科学方便的高血压就医指南前,小编随机询问了10个人了解情况,其中有4人的父亲或母亲是高血压患者。(仅作参考,大家也可细思以下提问)

问题如下:

  • 你知道高血压都有哪些症状吗?

  • 如果得了高血压,你会怎么办?

  • 父亲或母亲得了高血压,你会怎么办?

  • 你觉得高血压是大病吗?

  • 你遇到过因高血压而加重病情,出现严重后果的吗?

  • 如果有偏方或者药声称能根治高血压,会尝试吗?

经过跟这群人无数回合的聊天,小编总结了一下回答概况:(你们是不是也如此呢?)

  • 血压高、头晕是高血压最常见的症状。但至于血压高到哪个程度,没人有数;

  • 得了高血压,先上网查查该咋办,然后去看医生,或者直接买药吃。年轻人回答就是任性,毕竟YY自己是半个医生也不犯法嘛。不过选择看医生的,不清楚要陈述哪些自身情况以及如何自检;直接选择买药的,小编只说一句:珍惜生命!

  • 父母得了高血压,同上处理!多叮嘱他们记得吃药。Emmm……关爱父母,记得吃药;关爱女友,记得喝水。

  • 还好吧,不是大病。控制好血压,也能正常过。

  • 8人没遇到过,2人遇到过有人严重至脑溢血及心血管疾病。

  • 4人说会尝试。小编算欣慰吗?总算没有全部都说要尝试。

综上,如果给你们的健康素养打分,统统不及格!!!

“安静杀手”的可怕之处:心梗、肾衰、脑溢血……死亡

高血压病,早已老生常谈。但小编经过小型询问后发现,大家连基本判断患病是否是高血压都没有概念,对其危害性也都只是认识层面上,总有一种事情没有到身上,觉得和自己没有关系的侥幸态度。

高血压病究竟有哪些危害?除了头晕、头痛、烦躁心悸失眠、肢体麻木等常见危害,它的可怕之处体现在哪?嗯,它是“安静的杀手”,当病人发生了危害严重的并发症,很少有病人或家属能想到这是因为没有控制好高血压所致。

有的人甚至尚未感觉不适,没有及时发现已患上高血压,更没进行规范治疗,一旦血压波动,对心、脑、肾等重要器官都会造成巨大危害,更会增加心梗、中风、肾衰、死亡等风险。

学会甄别随处可碰的“误区”

高血压病的并发症不可小觑,但在生活中流窜的误区却随处可见。小编总结了几个误区,患者及家属在应对高血压病时,务必学会甄别,科学就医。

1.没出现症状就不去医院

在没有症状时,很多患者大多不会选择看医生。但其实,有些患者高血压病发时,血压刚开始升高,有的身体表现也不是特别明显,因此很容易被忽视。

2.血压高就以为是高血压

这是很多人常见的认知,以为血压高就是高血压病,但这只是一种症状,并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而且导致血压高这一症状出现的原因也有很多。

3.血压控制住就不吃药

有些高血压患者总认为血压降下来就不用吃药了,但若盲目停药,很容易造成会血压波动幅度变大,身体的各种脏器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像控制高血压这种慢病,坚持合理控压,按医嘱服药非常重要。

小编最后想说:还有很多误区存在,大家务必在相信之前找专家咨询,以及健康素养真的很重要 !!阅读这些的确不如鸡汤文来得爽快,但当健康问题来临时,你大概会明白小编的良苦用心。

为此,我们邀请到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宁尚秋把关下面这份指南,让大家在应对高血压病时,有法可循,安全有效地就医。

啥时看

当下述症状出现得越多,就越要尽早就医:

1.血压超过了180/120mmHg并持续时;

2.正常测量血压有两次或以上超过140/90mmHg;

3.服用降压药时出现副作用;

4.头晕。甚至可出现眩晕,有的发生在突然下蹲或起立时,有些是持续性的;

5.头痛。疼痛多发生在额部两旁的太阳穴和后脑勺,持续性钝痛或搏动性胀痛,甚至有炸裂样剧痛,伴有恶心呕吐;

6.烦躁心悸失眠。高血压患者性情多较急躁、遇事敏感,易激动,入睡困难或早醒,睡眠不踏实,常做噩梦且易惊醒;

7.肢体麻木。常见手指、脚趾麻木,手指不灵活,背部肌肉或腹部出现严重疼痛等;

8.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病情加重后明显,很难记住近期的事,注意力分散;

9.眼睛突然发黑。单眼突然发黑,看不见东西,短时间后恢复正常;

10.出血。以鼻出血多见,其余如结膜出血、眼底出血、脑出血等。

去哪看

1.一般就诊时,如新检出的高血压患者,应去当地正规公立医院心血管内科(或高血压专科)就诊;

2.轻中度高血压病人和治疗后病情基本控制的高血压病人,可在社区医院定期诊治,坚持随访和规范治疗。

说什么

1. 何时发现血压高,如血压升高的时间,伴随的症状,最高血压曾达到多少?

2. 是否有家族史、过敏史等?

3. 是否进行过治疗,如有,携带好近期的病历及生化检查报告?

4. 是否正在服用降压药,药物的名称(可携带药物包装盒或说明书带给医生)、服药前后的血压变化、不良反应是什么?

5. 是否患有其他疾病,如糖尿病、肾病、冠心病等,有无服用其他药物?

6. 是否定期在家自测血压并有记录?

注:

1)就诊时建议衣着宽松,方便暴露上臂;

2)若确诊高血压,建议每天测量3次血压并记录,就医可携带,有助医生了解血压规律;

3)一般在就诊前不宜服用降压药;

4)如有近期体检报告(3个月内),包括肝功能、肾功能、尿酸等生化结果及尿常规,可携带以便医生选择用药参考。

怎么治

高血压难治愈,可通过日常调理、药物治疗来控制

血压治疗目标

(1)一般高血压患者

应降至<140/90 mmHg

能耐受治疗,大多数患者的目标值应降至<130/80 mmHg或更低

(2)老年高血压

年龄<65岁,收缩压目标值120-129mmHg,舒张压<80mmHg(70-79)

年龄≥65岁,收缩压目标值130-139mmHg,舒张压<80mmHg(70-79)

治疗方式

一、改变生活方式

限盐。每天小于5g;

戒烟限酒;

控制体重:BMI18.5~24.9千克每平方米,男性腰围应<90厘米,女性腰围应<80厘米;

规律有氧运动:如每周5-7天至少30分钟中度锻炼,快走、慢跑、游泳等;

饮食多样:增加蔬菜、新鲜水果、鱼、坚果和不饱和脂肪酸(橄榄油)的摄入量;少吃红肉以及增加低脂乳品摄入;

改善睡眠;

减轻心理压力。

二、药物治疗

如有以下情况,需药物治疗

1.血压高于 160/100 mmHg(2 级以上);

2.合并糖尿病或其他并发症;

3.改善生活方式后,血压无法得到有效控制。

5种基础药物: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2.血管紧张素II手提拮抗剂(ARB)

3.β受体阻滞剂

4.钙拮抗剂(CCB)

5.利尿剂

初始治疗:两药联合,ACEI或ARB+CCB或利尿剂

三药联合:ACEI或ARB+CCB+利尿剂

三药联合+其他药物:针对难治性高血压

若有合并症,务必要结合自身病情,在医生专业建议下进行针对性的治疗策略

参考《2018年ESC/ESH 高血压指南》

重点检查项目

血尿常规、肾功能、尿酸、血脂、血糖、电解质(尤其血钾)、心电图、胸部X线和眼底检查等。

随访与复诊建议

1.初诊后遵医嘱按时复诊。病人用药同时,在家需定期监测血压,复诊时反馈,作为用药后治疗效果评估及调药依据。

2.服药后出现明显不适,提前复诊。

3.病情变化明显。血压波动升高出现明显眩晕(脑供血不足)、胸闷(心肌供血不足)等症状;心绞痛频繁发作,出现中风预兆时,应立刻去医院。

注:

需抽血复查肝功能、血脂等患者,就诊前一晚20:00后避免进食,可适当饮用白开水,避免饮酒、牛奶等。就诊当天早上空腹至门诊,可携带早餐,做完检查及时进食。

小贴士

1. 不迷信服用保健品能降压,更不能用保健品代替降压药;

2. 血压降到目标值不代表高血压被治愈;

3. 就诊后请遵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停药或断药,务必定期复查;

4. 避免在高温下长时间停留及高空作业;

5. 避免突然改变体位,起、坐、站、卧要平稳;

6. 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平气和;

7. 学会自测血压,血压控制平稳,建议每周监测血压1-2天,每天监测1次;血压常波动,建议每天至少监测1次。

专家解读:

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安贞医院心血管内科

副主任医师宁尚秋

1.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的第一危险因素,据最新研究调查显示,我国约2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疾病;

2.家庭血压测量很重要,有助早知晓、早发现高血压病;

3.高血压病降压治疗要早期达标。建议应用长效药物联合治疗,个体化治疗;

4.最重要的是:高血压自我管理,做好自我血压监测。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编辑:村中老班

版权声明:本文为春雨医生原创稿件,版权归属春雨医生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授权与合作事宜请联系[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