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头晕为什么那么难治?广东省名中医妙手清窍止晕

文 /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2018-09-09 15:06

眩晕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疾病,耳石症、颈椎病、脑动脉硬化等均可引起眩晕。而中医则有“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等说法。要找到其中原因,并且及时治疗好头晕,这对医生是个较大的考验。

文/ 羊城派记者 张华

受访专家/广东省名中医 王清海 教授

眩晕三周

这到底是什么病?

张先生,今年76岁,老爷子身板还算硬朗,胃口也不错。然而,最近一个月很闹心,也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反复的心悸、头晕,这么被折磨了一个月之后,前几天因为症状加重了,几乎要躺着起不来床了,这才被家人搀扶着到医院就诊。

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心血管科经过两周的中药治疗,张先生的心悸症状消失,头晕虽有减轻,但一直存在,拿张先生的话讲,“头昏沉沉,虽然没有天旋地转,但是还是感觉头昏沉沉。”接诊的广东省名中医、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心血管专科主任中医师王清海细心问诊,发现张先生并没有恶心呕吐的迹象,坐着或者躺着,改变体位也不会明显加重头晕,测其血压,发现非常正常:120/80mmHg,心率也是89次/分。再一追问,发现张先生以前有高血压病和脑动脉硬化等病史。

因为张先生头晕了一个多月,家人耐不住性子了,心情焦虑,疑惑地问医生: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头晕?需要做什么检查吗?怎么才能治好?

王清海主任中医师解释道,引起头晕的原因很多,一般可分为中枢性眩晕和周围性眩晕。周围性眩晕常见的有耳源性疾病如耳石症、美尼尔氏综合症,有因颈椎病引起等;中枢性眩晕多因脑动脉硬化、椎动脉及颈动脉狭窄或者闭塞,导致大脑供血不足或者脑内肿瘤等疾病等引起。可以由于情绪变化、熬夜、饮食不当、失血劳累等诱发。

王清海认为张先生的头晕属于中枢性的眩晕,可能与脑动脉硬化、大脑供血不良有关。中医认为,肝风、肝火、风痰、瘀血上扰脑窍,阻滞经脉气血运行,导致脑脉不通,引发眩晕。所以,中医有“无风不作眩”、“无痰不作眩”、“无虚不作眩”等说法。

对于这位张先生的头晕,王教授认为,他是由于脾湿生痰,痰浊上蒙脑窍所引起,可以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方中以半夏燥湿化痰,天麻熄风止眩晕,二药合用为主药,以治风痰眩晕头痛;白术、茯苓健脾祛湿,以治生痰之源,为辅药;橘红理气化痰,甘草、生姜调和脾胃,均为佐使药。诸药合用,可以达到化痰熄风,健脾祛湿,治疗眩晕的目的。

坚持用药

绝大多数是可以治好的

王清海教授认为,眩晕本身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疾病,一般以头晕、眼花为主要表现。症状轻的只是觉得头晕头昏,无其他不适,闭上眼睛休息下可以自行缓解。严重的会如坐车船,看东西旋转不定,不能站立,甚至伴有恶心、呕吐、汗出、面色苍白等症状。而张先生的情况介于二者之间。

至于为什么头晕好转得比较慢,这与痰浊的性质有关。王清海说,痰为阴邪,其性粘腻,由痰浊引起的疾病往往缠绵难愈,病程较长,但是如果张先生能够配合治疗、按时复诊,医生根据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病情变化,随时调整用药,再加上饮食调理,绝大多数都是可以治好的,有的甚至可以根治。所以建议患者要树立信心,坚持治疗,及时复诊。

王清海教授还建议,在中医中药治疗头晕过程中,也可以配合一些非药物疗法,例如按摩双侧太阳穴、风池、耳朵周边的少阳经脉穴位,轻轻按压眼球等措施,也可以减轻。如果痰湿较重者,要避免进食油腻、寒凉、生冷的食物,以免加重痰湿病情。

记者手记

王清海教授为人谦和,如中医所讲的“中和之道”,凡事讲究把握分寸恰到好处,用在诊病中,他用药也是“恰如其分”。对待病人宽厚仁慈,无论长幼、职业都一视同仁。

让记者敬佩的是,王清海对很多中医理论比较精通,信手拈来。据说他从小就敬仰中医,在学校学习时中医理论基础就相当扎实,先后师从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国医大师和陕西中医药大学张学文国医大师。一头扎进中医科研与临床,一晃就是40年,与之交流,你能体会得到他对中医这个职业是真爱。

眩晕的确是疑难病症,治疗时间可能比较长。这就是对患者和医生之间信任度的一个考验。王清海认为,当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时候,患者应该尽可能将病情详细告诉医生,让医生充分了解病情的性质、发展过程等等,还要树立信心,坚持治疗,切不可太过急躁而不信任医生,导致治疗半途而废。

而作为医生在遇到疑难病例时,更应该沉着冷静,剥丝抽茧,仔细分析疾病的原因,选择适当的检查,尽量明确病因,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处方用药,力争做到“对症下药”。

受访专家介绍

王清海主任中医师,广东省名中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全国第四、五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第一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高血压专家委员会常委,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卫生经济学会中西医经济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基金和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专家。

【专长介绍】

师从广州中医药大学邓铁涛国医大师和陕西中医药大学张学文国医大师。中医基础理论造诣深厚,从事心血管病中医临床研究30余年,理论造诣深厚,临床经验丰富, 在中医药治疗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慌心跳、气短、胸闷、胸痛、眩晕、头痛、咳嗽、水肿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尤其善于运用桂枝、黄芪等通阳益气、行气活血、化痰通络的方法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在治疗中医内科杂病方面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学术与成果

著有科普专著《知名中医谈心脑血管着重保健》和主编专业著作《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研究与临床》(均为人民卫生出版社),发表论文4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4项,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高血压中医临床研究进展学习班”四期。研制治疗高血压药物2种,治疗心脏病药物2种。获得发明专利1项。

出诊安排

出诊地点:特诊专家诊室(门诊综合楼3楼)

出诊时间:周一、四、日上午

今日编辑:李朝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后台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