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科学防治脑卒中

文 / 广西卫生计生12320
2018-06-30 12:35

科学防治脑卒中

什么是脑卒中?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指当供给人体脑部的血流发生障碍,包括血管阻塞(缺血性中风)和血管破裂出血(出血性中风),导致脑细胞无法获得维持正常活动的氧供和营养。一部分脑细胞受到损伤或者死亡。每个发生卒中的患者表现轻重不一,取决于脑部受损区域的位置、大小和受损的严重程度。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等严重危害,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近年来,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脑卒中人群发病率在不断上升,特别是由于医疗条件的改善和临床医疗技术的进步,脑卒中的死亡率明显下降,但同时也导致了患病率大幅上升,造成更大的疾病负担。脑卒中已成为严重危害我国中老年人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脑卒中分那几类?

脑卒中通常分为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大类。

◆缺血性脑卒中即脑梗死,包括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脑血栓形成,多由动脉粥样硬化、各种动脉炎、外伤及其他物理因素、血液病引起脑血管局部病变,最终形成血栓堵塞脑血管而发病。

●脑栓塞,可由多种疾病所产生的栓子进入血液,阻塞脑部血管而诱发。临床上以心脏疾病(如房颤)为最常见的原因;其次是骨折或外伤后脂肪入血;虫卵或细菌感染;气胸等空气入血;静脉炎形成的栓子等因素。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干预(简称TIA,又叫小卒中或一过性脑缺血发作),是一组以反复发作的可逆性、短暂性语言功能障碍、瘫痪或感觉障碍为表现的情况,多数TIA发作持续时间小于1小时。TIA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前兆,应引起高度重视。

◆出血性脑卒中主要包括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出血,系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出血,不包括外伤性脑出血。多由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肿瘤等引起。

●蛛网膜下腔出血,最常见的原因由于颅内动脉瘤或脑血管畸形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所致。一般发病较急,头痛剧烈,以中青年人居多。原因有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等。

脑卒中有哪些危险因素?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为不可干预与可干预两种。

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年龄、性别、种族和家族遗传性是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可干预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 、糖尿病、心脏病、吸烟、酗酒、血脂异常、肥胖等。

脑卒中的常见症状有哪些?

无论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脑卒中,常常起病突然。常见的症状有:

◆全脑受损害症状:头痛、恶心、呕吐,严重者有不同程度的神志不清:如嗜睡、昏睡或昏迷。

◆局部脑损害症状:脑的某一部位损害后,出现的症状和体征复杂多样,常见的主要有:

●偏瘫,即一侧肢体没有力气,有时表现为没有先兆的突然跌倒。

●偏身感觉障碍,即一侧面部或肢体突然麻木,感觉不舒服。

●同向偏盲,即双眼的同一侧看不见东西。

●失语,分运动性失语(说不出话)和感觉性失语(听不懂别人说的话,不理解也写不出以前会读、会写的字句),两者皆有,称之混合性失语。

●眩晕伴恶心、呕吐,眩晕是指周围物体和自身的旋转感。

●复视,即双眼看东西成叠影或双影,单眼看则没有。

●构音障碍及吞咽困难,说话舌头发硬,饮水呛咳。

●共济失调,即走路不稳,左右摇晃不定,动作不协调。

牢记“八字”就医原则

及时送医、专科诊治

科学预防脑卒中

一、养成健康生活方式

为了避免脑卒中的发生,就必须改变不健康的生活行为,积极主动地控制各种致病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使脑血管病不发生(或推迟发病年龄)的目的。

一动二不三餐四调八眠“十字”口诀助你远离脑卒中

●一动——适量运动

研究证明,中等运动强度的活动者,患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比体力活动不足者明显减少。科学运动有助于改善脑血管状况,改变血管弹性,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提高大脑血量。运动方式和运动量要根据自身条件合理选择,散步、慢跑、游泳、骑自行车、打太极拳等,都是较好的有氧运动。运动时不宜剧烈,每周坚持至少3次,每次半小时左右,运动量以心跳达到“170-年龄”左右为宜,长期坚持能帮助延缓脑血管的衰老。

●二不——拒绝吸烟与酗酒

国内外大量资料表明,吸烟与酗酒是脑卒中发病的最重要诱发因素。每天抽烟10~20支,脑卒中的发病率高于不吸烟者两倍;每天抽20~30支,脑卒中的发病率高于不抽烟者5倍。另外,喝烈酒、猛喝酒、喝醉酒等不良习惯,很容易成为诱发脑卒中发作的“导火索”。酗酒者脑卒中发病率是一般人群的4~5倍,明显增加出血性卒中的风险。对于烟酒,最好敬而远之。

●三餐一一合理饮食

多吃蔬菜、水果,适量进食谷类、牛奶、豆类和肉类等,是把好脑卒中预防第一关。低糖、低盐、低脂饮食等有益于脑卒中的预防。

●四调——保持好心情

情绪持续紧张和精神过度疲劳是心脑血管病不可忽视的原因。经常急躁易怒、逞强好胜及性格孤僻、多愁善感的人,发生脑血管病机会要比一般人高得多。因此,无论多忙,也要调整好工作压力和强度,注意控制情绪,时刻保持平和的心理状态,避免不良刺激和精神过度紧张,做到“以内养外”。

●八眠一一确保每天8小时睡眠

要尽可能保证起居定时、睡眠充足、不熬夜,晚上没睡够或者睡得不深时,最好适当午休一会儿,做到与人体生物节奏相吻合,确保每天8小时左右的睡眠时间。

脑卒中防治Q&A

青年人是否不需要担心得脑卒中?

脑卒中的主要患者群是中老年人,临床资料显示2/3以上的脑卒中首次发病者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但这并不能说明年轻人就可高枕无忧。现在,脑卒中已经出现“年轻化”的趋势。年轻人发生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除了高血压、酗酒、吸烟、夜生活过度、高脂肪饮食外,还有代谢异常(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血液病、心脏疾病、先天性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因素。因此,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筛查致病因素并给予治疗乃是青年人远离脑卒中的关键。

是否每年春秋季节定期输两次液可以预防脑卒中?

很多老人家认为每年定期输液能够疏通血管,这样就能预防脑卒中。目前还没有科学研究来证明这种输液预防是否有效。如果没有相关脑卒中症状,单靠短期输液一、二中药物是不能起到预防作用的。及时治疗相关疾病(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等)和改变不良生活方式(吸烟、酗酒等)才是预防脑卒中的有效措施。

脑卒中治好后是否不会再发?

脑卒中的特点之一就是容易复发。据报道,约有1/3的脑血管患者在5年之内可能复发。脑卒中第一次发病后,经过治疗临床症状得到了控制,但病因却没有完全消除。引起脑血管病的常见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心脏病、糖尿病、高血脂等,这些多属慢性病。只有坚持长期治疗,控制病情进展,才有可能减少脑卒中复发风险。

总之,脑血管的复发问题应给予高度重视。在恢复期除积极采取康复措施外,还应注意治疗原发病,预防脑血管病的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