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下来了,我自己换换药吧~~老病号服药,千万别自作主张!
临床上以非同日三次测量上臂血压时,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的判断标准。
临床上常用的降血压药种类繁多,常见的有:利尿剂、钙通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固定复方制剂、中枢性降压剂等。很多患者在服用降压药时,有监测血压水平的习惯,当与罹患相同疾病的患者交流时,发现血压下降程度不如其他患者,就想着要更换降压药。那么问题来了,患者可否随意更换降压药或者加大用药剂量呢?
药师给出明确答案:不行!
首先
尽管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品种繁多,但药品具有两面性,即有效性和副作用,这就决定了不同的降压用药有其一定的适应范围和使用禁忌。如常用的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的禁忌症是肾衰竭、高血钾者禁用。原因是醛固酮在体内作用过程中,造成身体内钾离子浓度升高,如果上述禁忌症患者使用,会使原发病情加重。
个体化差异。个人体质有差异,产生的高血压机制不同,不能机械地套用或照搬他人的有效药物治疗方案。
降压的目标值应根据个人的耐受性谨慎地逐步降压,尤其是严重冠状动脉狭窄或高龄老年患者。一般来说,老年患者降压目标为<150/90mmHg,一般患者为140/90mmHg。
降压还需做到平稳达标,要避免血压下降太快以及降得过低,以免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灌注不足而导致缺血。长效降压药要发挥稳定的降压作用一般需要1-2周。因此,有的患者为追求快速控制血压,用药几天就抱怨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要求加药或频繁换药,是不明智的。
提醒
更换降压药达到合理降压目标还需谨慎,须在医生及药师的充分评估下,如年龄、血压升高类型与幅度、有无并发症或并存的疾病等,量身定制适宜的降压方案。
声明:文章转载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权烦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诚邀稿件,欢迎投稿:[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