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看懂 | 年轻的血管是怎么样的?如何早期发现血管问题、拯救血管?

文 / 广医二院
2018-05-24 15:02

你知道“健康的血管”是什么颜色?怎样知道自己血管的年龄?如何拥有年轻的血管?这些都是我们每个重视血管健康的人应该脑补的知识。5月17日,羊城晚报《健康周刊》与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举行一场健康大讲堂——“血管年轻,岁月不老”,呼吁人们重视血管健康,警惕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从评估血管年龄、检测胆固醇开始,让血管更年轻。

1

拯救血管,挽救生命,关键在“快”

☊主讲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区文超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已达2.9亿人,全国每年约37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区文超介绍,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的“头号杀手”

心梗发作典型症状为胸痛

当冠状动脉突然发生堵塞时,心肌供血不足,冠心病就会急性发作,临床上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在内的一大类冠心病的总称。

急性心梗发作时,最典型的症状是胸痛。有多痛?压榨样或紧缩样疼痛,出现胸部闷、憋、堵、胀、发热等不适,部位在心前区、胸骨后,疼痛范围有拳头大小,发病过程持续几分钟,一般停下来歇一会儿可能会缓解,疼痛还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内侧,且每次疼痛的部位相对固定。因此,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马上就医。

有时也并不表现为胸痛,有些人表现为胸闷、气急等不适,还有的除了胸痛外还有出汗、恶心呕吐、心慌,甚至眼前发黑、晕厥等。所以,当怀疑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时,万不可“忍一忍”就挨过去,也不要乱服用硝酸甘油,而应停止正在进行的运动及工作,采取静坐或平卧休息。

急性发作时记住两个“120”

冠心病是动脉狭窄或阻塞引起的,故疏通阻塞的动脉是治疗的关键。区文超介绍,冠心病治疗分为药物保守治疗及介入治疗。当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或无效时应尽早做冠脉造影,对冠脉病变做出详细的评价,然后根据病人的冠脉病变情况,如果冠状动脉病变在80%-100%急性闭塞,支架植入术是重要治疗手段,即在狭窄的冠脉部分放入支架,恢复正常的血流,进而恢复心肌的氧供。

然而,临床上往往因为病人家属误信谣传“放个支架在血管里等于放了个‘定时炸弹’”、“支架是外国淘汰的手术”等原因不同意手术,以致让病人错过最佳的抢救时间。所以,区文超提醒,在冠心病急性发作时,患者及家属应牢记两个“120”:一是立即拨打120;二是救治的黄金时间是120分钟。

他解释,家里人最明智做法是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原因是120急救车的到达,就意味着治疗的开始,急救车在将患者送往医院的同时,在车上就可以通知医院做好各项准备。对于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必须在120分钟(2小时)以内开通完全闭塞的血管。如延误的时间越长,则坏死的心肌越多,预后越差,甚至导致死亡。

区文超最后提醒,对于心梗患者出院后,要重视定期随访和长期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病变,治疗了心脏一处闭塞的血管,并不意味着其他血管不会出问题,发生过心梗的患者,再次发生心梗、中风的危险会大大增加,因此出院后的定期随访和坚持用药、调整心态、适量运动、合理膳食、戒烟限酒等都至关重要。

2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幕后推手

☊主讲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庞晓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庞晓介绍,如果长期高压血流在血管内冲击动脉壁,会损伤动脉内膜,一旦内膜损伤,血液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就很容易在血管壁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所以说,高血压是动脉粥样硬化形成非常重要的危险因素,是幕后推手。

血压超过140Hg诊断为高血压

正常的血压为120/80mmHg。若在未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三次收缩压超过140mmHg和/或舒张压超过90mmHg则属于高血压。

庞晓介绍,容易引起高血压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精神压力大、缺乏运动、酗酒、吸烟、肥胖、食盐过多。很多高血压病人在早期是没有感觉的,只有在出现了严重并发症的时候才有症状,因此,高血压也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少数人会有头晕、头痛、心悸、气促、耳鸣、失眠、夜尿增多等表现,当出现这些情况时要尽快测量血压,明确有无高血压。

高血压不可怕,而是并发症

高血压虽然早期没有症状,但危害不可轻视。调查显示80%脑出血、50%心肌梗死和91%心力衰竭都与高血压相关。庞晓强调,高血压在不知不觉中损害全身的动脉血管,可引起心、脑、肾等多个器官的功能损害,这些并发症都是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的,且进展隐蔽悄无声息,只有到一定严重程度的时候才会表现出症状。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就像“双胞胎”,它们互为因果,互相加重。血压越早得到控制,就能越早保护心、脑、肾血管。所以,有高血压危险因素者,每6个月应测量1次血压,正常成年人每2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以便早发现高血压。

影响治疗的误区

三大误区

然而,临床上很多患者血压控制不理想,往往是因为以下这三点主要错误认识——

错误1:不愿意过早服药。不少患者担心降压药会产生抗药性,或者副作用所以不愿意过早服药。如果通过改善生活方式不能控制血压时应及早开始降压药物治疗,越早治疗越早避免病情加重。

错误2:血压正常即停药。高血压是终身疾病,目前还没有根治的方法,但可以通过综合治疗控制,贸然停药后血压会再次升高,心脑肾损害会继续进展,导致心血管疾病风险升高。同时,药物治疗应该建立在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之上。

错误3:自行购药服用。抗高血压药物种类繁多,每一类药物的适宜人群有一定差别,所以用药需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降压药的选用不仅仅针对控制血压,同时还要考虑对身体其他器官功能的保护。

在家自我监测血压很重要

对于高血压患者,建议定期进行家庭自测血压。最好使用经国际标准认证的上臂式全自动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时,应坐位安静休息5分钟后测量为宜。

庞晓提醒,血压测量次数不宜过频,有些患者每天多次测量,造成焦虑状态。如果血压达标且稳定者,则推荐每周测一天,一天测两次,时间分别在:早上起床排尿后、服药前和晚上临睡前,连续测量两三次,每次间隔1分钟,取测量的平均值。

3

血脂一高 血管中招

☊主讲人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钟赟

血脂高,现在已经成了城市中年人的常见病。血脂长期沉积血管壁内就会造成的一种炎症性病变,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的斑块破裂就会导致血栓形成,引起严重的心脑血管事件,故有“血脂一高,血管中招”的说法。

如何早期发现血管问题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钟赟介绍,由于血脂升高本身无明显症状,为了及时发现和检出血脂异常,建议20岁以上成年人,至少每5年测量1次空腹血脂;40岁以上男性和绝经后女性,每年进行血脂检测。已有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者、脑血管病或周围动脉粥样硬化病者,有皮肤黄色瘤者等等,都需要重点进行血脂检查。

钟赟提醒,对于多年血脂高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的人,最可怕之处是最后会形成血管壁斑块甚至血栓,以至于发展成心梗、脑梗等疾病。所以,建议男性大于45岁、女性大于55岁,吸烟、肥胖者,要重点关注血脂水平。如有动脉粥样硬化高危因素或已发现颈动脉斑块患者,建议每年做一次颈动脉彩超,监控血管壁斑块的进展。

能消灭动脉粥样斑块吗?

钟赟介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每降低1%,冠心病风险可降低2%;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则有可能逆转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好胆固醇”,是个十足的血管清道夫,功能类似家中的吸尘器,能够清除动脉血管壁上的多余胆固醇,减少斑块形成,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胆固醇)。所以,临床上常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并定期复查血脂,调整用药。此外,改变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是最好调理胆固醇的方法——

合理膳食,戒烟限酒多吃蔬菜和水果;避免过多摄入动物油脂、糖、饮料、点心、奶油制品等。多吃钠低、钾钙高的食品,如豆类、茄子、海带、牛奶等;少吃动物内脏、红肉、老火汤类。限制盐的摄入量,一般不超过6克(约普通啤酒盖一平盖量)。

适量运动。最好是做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同减肥一样可以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骑自行车和游泳等。

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