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你血压降不下来,是因为你未做对以下事情
高血压以及高血压所带来的合并症是我国政府和国民永久的痛。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国成人高血压发病率接近30%,高血压总人数约2.7亿;而我国的降压药品种几乎与国外发达国家同步,有些甚至超过这些国家。但我国高血压的治疗控制达标率仅为27.4%,明显的低于西方发达国家,这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哀。据2015年中国城市居民主要疾病死亡率及死因构成的调查研究显示,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仅次于肿瘤,高列死亡率的第二、三位,此一结论与我国政府的医疗投入以及广大医务工作者的辛勤劳动是相违背的。
我国高血压控制率较低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主要与民众对高血压的危害性认识不足,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对药物控制高血压存在恐怖有关,也与专业医疗行业对高血压管理及治疗理念的把握干预措施落实不到位有着密切的关系。
日常生活中下列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常常是导致高血压重要触发因素高钠饮食:钠盐(氯化钠)的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我国大部分地区,人均盐摄入量12-15克/天以上,明显高于世界卫生组织所建议的3-5克/天。
超重与肥胖:大量的临床证据显示肥胖者的高血压显著高于普通人群:普通人群体重指数(BMI)<24,BMI≥24者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4倍,腰围男性≥90cm或女性≥85cm,发生高血压的风险是腰围正常者的4倍以上。据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一项研究发现,全球成人肥胖者人数超过体重过轻者,而中国的肥胖人数居全球首位。该研究发现,中国和美国是全世界肥胖人数最多的国家。其中,中国的男性肥胖人数为4320万人,女性肥胖人数为4640万人,高居全球第一。这也是我国高血压人数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之一。
吸烟、大量饮酒、熬夜等不健康的生活习惯等也是触发高血压的重要诱因
糖尿病本身就是一种渐进性血管病变,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高血压。近几十年来我国的糖尿病发病人数直线上升,它们都有可能成为高血压大军中的一员。
我国高血压患者诊治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手段,无论是患者的自我血压管理,还是专业医疗机构对患者的血压监控都处于放任自由阶段。而目前互联网几乎覆盖了城市及发达乡村,目前的技术手段完全可以通过互相网及物联网技术能将血压的监控做的很好,但此项工作仍处于空白状态。所以,改善高血压的控制率关键还在于提高对高血压对人体危害的认识,降压本身不是目的,控制血压的最终目标是减少和延缓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提升自身的生活质量。
管理好血压关键环节在1.配备靠谱的血压计(推荐使用经国际标准认证的可与物联网相联的电子血压计);
2.建立家庭血压管理计划,实施家庭保健员、督察员、联络员(与主管医生)制度;逐步规范饮食、去除不良生活习惯。
3.学会定期分析自己的血压波动曲线,设定预警标志。
降压治疗必须掌握以下窍门01控好盐能提高药物效能
许多高血压患者认为只要我吃药了血压就应该降下来,根本不重视对饮食中对盐及其他对血压有影响食物的控制,其结果降压效应大打折扣。众所周知,人体对盐的生理需要量仅3-5克/天,而我国很多地区(北方居多)高达12-15克以上。如此高的盐负荷是很难控制好血压的。
02重视形式,更要在乎结果
很多人服用高血压药后血压略有下降,或者头晕、胸闷等高血压的症状稍有好转就以为万事大吉了,根本不关注血压是否降到安全的范畴。其实降血压只是一个形式,其根本目的是保护心脑血管不受伤害。
为此,临床上将血压控制达标的标准确定为:
一般高血压患者,应将血压(收缩压/舒张压)降至140/ 90 mmHg以下;
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的收缩压应控制在150mmHg以下,如能耐受还可进一步降低;
如果伴有肾脏疾病、糖尿病,病情稳定的冠心病、脑血管病,那降压目标应该更加个体化,一般可以将血压降至130/ 80 mmHg以下。
03尽早服药
很多朋友发现高血压之后拒绝服药,生怕早用药会引起日后用药的降压效果。其实,这种心态是错上加错。降压药不是抗生素,不会产生耐药性。长期高血压会引起小血管增厚,当血管发现如此病变时,降压药的效能反而会大受影响。
04合理搭配用药
高血压的病因很多(神经因素、血管病变、内分泌诱因等等),对于不同病因的高血压患者应该分门别类地选择降压药。如果盲目用药,不仅影响降压效果,还会引起不必要的合并症。
05保持恒心
降压治疗过程中切忌血压骤降,所以医生在用药过程中需要搜索合理剂量。由于个体之间对降压药的敏感性存在差异,所以刚开始用药的时候,可能需要一段时间来找到适合的药物种类和剂量。高血压患者切忌在服药后两至三天血压变化不明显就迫不及待地更换药物。其结果不仅血压未控制好,还会引起很多药物的副反应。
(俞雨生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