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痿,到底如何补肾?真正的做法和你想象得差太多!别再被忽悠了

文 / 精诚名医汇
2017-08-08 07:01

(本文由一点号“精诚名医汇”原创,经一点资讯平台全网首发)

本文理论依据:《黄帝内经》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走进“精诚名医汇”。列位看官,今天要和你说上一病,是很多男性朋友生命中不可承受之事——阳痿,以及往往和阳痿并发的遗精。闲言少叙,老规矩,我们先把一张经验良方告诉你——

准备沙苑蒺藜、莲子肉、芡实、生龙骨、生牡蛎各12克,川黄连3克,大生地黄、五味子各6克,山栀子3克,麦门冬9克。这些药物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服用即可。

列位看官,是名方必有出处。此方乃化裁自国医大师、我国著名中医学家路志正老先生的“加味金锁固精汤”,乃是治疗阳痿、遗精、早泄的一张妙方,临床上颇有应验。由于它构思精巧、疗效突出,所以被收录在很多中医学方剂专著中,供后人研习和揣摩。

列位看官,此方到底精妙几何呢?且听“精诚名医汇”为您慢慢道来——

话说一提起阳痿、遗精、早泄之病,很多人可能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滋补肾阳了。所以说,一些鹿茸、肉桂、附子、韭菜子、淫羊藿之类的中药材,会被第一时间应用到。这是很容易犯的错误。这些药物本身没有错。问题,出在对此病的认识和治疗思路上

列位看官,话说这阳痿患者,固然有一部分人属于典型的肾阳虚衰所致。但是在当代人身上,有相当一部分,却存在君相之火妄动的问题。也就是说,导致其阳痿、早泄、遗精的,还可能有一点阴虚的因素在里头。它的起因,往往和患者思虑过度、阴精耗伤,肾阳亦伤有关。对这类人而言,其舌尖往往是法红的。既然如此,若蛮用温阳之药,后果是不是就火上浇油了?

对于这个问题,《黄帝内经》里的“阴平阳秘”四个字也给了我们的启迪。什么是“阴平阳秘”?古人用着四个字来形容阴阳相互制约、动态平衡、相互化生的关系。就是说,要想补阳,必须重视滋阴。要想滋阴,必须阳中求阴。一阴一阳,二者必须兼顾才可。更何况,那肾脏本为水火之脏,以水为体,以火为用。所以要想补阳,必须兼顾一个“清”字。做到补中有清,才能让肾气真正复原,避免病症反复发作,甚至越补越虚的尴尬。

如果明白了这些,我们就知道此方的精义了。

请您目及前三味药——沙苑蒺藜、莲子肉、芡实。这沙苑蒺藜,又称为沙苑子,性味甘,温,入肝、肾经,功在温补肝肾。《纲目》认为它可以“补肾,治腰痛泄精,虚损劳乏”。它是温补肾阳的,一般认为相火炽盛的人慎用。接下来再看莲子肉,此药性味甘、涩,平,入脾、肾、心经,功在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那芡实,性味甘、涩,平,入脾、肾经,功在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应该说,这三味药都是补肾的,但是只有沙苑子性温热,其他都是性平,以固精、涩精为主。这就体现了此方不用阳热之药蛮补的思路。

接下来,我们要阴中求阳,这主要针对患者可能存在的相火妄动的问题。怎么办?我们用黄连、山栀子、龙骨、牡蛎。你看那黄连,性味苦,寒,入心、脾、胃、肝、胆、大肠经,功在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再看那山栀子,味苦,气寒,入肝、肺,亦能入心,是泻肝经之火的要药。还有那龙骨和牡蛎联用,可以镇心安神。最后配上能够滋阴的麦门冬,能够安养五脏的五味子,使得这一队方药虽然可以清热去火,但是不会伤正,更有滋阴、补润之功。

如此一来,该补的补,该清的清,补中有清,清中有补,阴阳相合,自然肾气乃生。

可见,祖国传统医学对补肾的认识,可绝非我们想象中那么简单,也不是一般电视广告中所展示的那样“粗暴有效”。它是一件需要精心揣度、巧妙解析的事情。上面这张方剂,虽然出自大家手臂,但是不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列位看官如果想借鉴应用,要请中医师辩证指导,最好随病症而有效化裁。这样才能取得最佳之疗效。

全文完。不知道列位看官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