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了这么多年肾,你可能根本不“虚”

文 / 健康导航中心
2017-07-30 18:01

小时候我总以为,常坐公交容易肾虚。

这个想法源于一次坐公交,急刹车后,有位小伙子被旁边的大姐使出了肘击,他疼得马上捂住了腰,说:“注意点!万一我肾虚了可怎么办?”

那时,正是补肾广告满天飞的年代,很多人感觉不吃点补肾药就会少个肾似的。

直到现在,“肾”在大家心里的象征意义也大于实际意义,例如我们常说的“肾机”(价格昂贵的手机,通常指苹果手机),它并不能当肾用。

但“肾虚”目前仍是中国男人最害怕的词之一,无论是尿频、尿急,还是浑身乏力,都会觉得自己“肾虚”了。

总结起来,多数人对“肾虚”存在这几个误区:

误区一:性功能下降=肾虚。中医肾病科的大夫们,估计是对这点感受最深的。很多本应该去男科的病人,都觉得自己是“肾虚”,到了肾病专科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一项针对700多名ED(男性勃起功能障碍,老百姓俗称“阳痿”)患者的调查显示,只有32.9%的人是因肾虚引起的。如果随意在街边成人用品店购买壮阳药,会加剧病情的发展。

误区二:出汗多、尿频=肾虚。很多人一遇到出汗多、频繁如厕、腰膝酸软、性欲下降,甚至其他无关症状,就觉得是肾虚。

实际上,中医讲的肾虚包括上述在内的很多种症状,但并不是只要出现这些症状就是肾虚。判断是否是肾虚,中医需要经过望闻问切,全面分析。

拿出汗来说,肾虚、胃气虚弱、湿热不清、寒邪入内等都可能是病因。而且,除肾虚之外,可能还有更严重的其他症状,如果只关注肾虚,忽略其他症状,很可能耽误治疗。

误区三:肾虚=肾出了问题。很多病人一听说是肾虚,就如临大敌,以为自己得了大病,性能力肯定也是不行了。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

中医的肾虚与西医的肾病完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肾虚并不等于肾病,也不等于ED。它几乎是每个人必然会经历的阶段,是人衰老过程中一个必然现象。

误区四:肾虚=吃哪种补肾药都行。中医强调因人而异,肾虚又主要分为肾阳虚、肾阴虚,分型不同,治疗的原则也不同。

市场上的产品多数是针对肾阳虚的,对于肾阴虚的人来讲,吃了不仅没有作用,还会出现副作用,甚至加重病情。即便是经典的六味地黄丸,也不是对所有人都适用。

那么,中医里的“肾”和“肾虚”到底是什么?

在中医中,肾虚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是个功能单位,并不是西医所对应的那个叫“肾”的脏器。

它主要指肾脏精气阴阳不足,几乎涵盖了西医学中内分泌系统、生殖系统、泌尿系统、运动骨骼系统、呼吸系统等多个系统。如果仅凭一两个相符症状就瞎补肾,是不科学的。

还有人认为“肾虚”只是男人的事,其实,女性也可能“肾虚”,尤其是更年期女性。

这些女性多在44~54岁之间,卵巢功能衰退,常有月经量过多、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潮热、出汗等症状。

中医认为,这多与肾中精气逐渐衰减有关。而根据中医理论,肝藏血,肾藏精,精血互化,月经量多又可导致肝肾精血亏损。

所以,中医调补更年期月经量过多,常需从调补肝肾入手。

此外,鼻炎、便秘等有时也与肾气不足有关。如果想用中医方法治疗,建议到正规医院找中医大夫看看。

大家熟知的“补肾药”六味地黄丸也不能乱用。

六味地黄丸始出于宋代医学家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最初用于小儿发育迟缓,现在主要用于治疗肾阴虚,可以认为它是“壮阴药”,但绝非“壮阳药”。

肾虚者大多都有腰背酸痛、四肢乏力的表现。其中,肾阴虚的人舌质偏红,手心脚心容易发热,两颧午后会发红、阵阵潮热,有这些症状的人可遵医嘱服六味地黄丸。

而肾阳虚的人舌质偏淡、怕冷,脸色发白、手脚偏沉、容易乏力、小便清长,有些肾阳不足的男性还会出现勃起功能障碍、早泄、滑精等性功能问题,这些人不适合服用六味地黄丸,但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金匮肾气丸。

除了肾阳虚者,经常拉肚子的人、正在感冒的人等也应慎用六味地黄丸。即便是肾阴虚者,一般建议遵医嘱服一个月后停一周,或吃一周中间停一两天,让身体适度休养。

在这里,我还想附赠大家几个护肾方法:

一是房事有节制。应以房事后的生理、心理感觉舒适、愉悦为依据,如果房事后第二天出现疲劳,不愿起床、头晕等感觉,就应减少次数。

二是饮食调理。平常可适当多吃黑色食物,如黑芝麻、黑米、黑豆、黑木耳等,核桃、板栗、枸杞也不错。

三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肾主“志”,保持良好的心态,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避免大喜大悲,少动气也有助护肾。

最后,想教给大家几个护肾的锻炼按摩方法。

1.提气法。古代称为拔根提气,即深吸气,同时双手握拳,随着握拳开始提脚跟,呼气时脚跟开始落地,两拳同时放松,恢复原状。

足跟循行于足少阴肾经,因此拔根提气有非常好的强肾固精作用,适合出现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盗汗、早泄、尿频等肾虚症状者练习。

2.护肾按摩操。同时按摩关元穴(位于脐下三寸)和命门穴(位于后腰与肚脐眼相对的位置)以及两旁的肾俞穴(位于命门穴两旁1.5寸)。按摩前先将双手搓热,左手在前,右手在后,顺时针和逆时针搓揉至发热为止。

3.揉搓脚底。搓揉位于脚底的涌泉穴,双手左右交叉搓揉至发热为止,一般每次120下,也有助于护肾,此动作最好在早晚进行。

这个动作不建议在公共场合做,不然气味有点大。

下次如果再有人动不动说自己肾虚,你就知道该怎么提(chao)醒(feng)了吧!为了帮更多人省下不必要的“补肾药”花销,你们除了夸我,是不是还应该把文章分享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