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 | 梁朝朝:潜心研究20年,专攻慢性前列腺炎研究难题
缺少流行病学研究资料、病因不明发病机制不清、诊断及疗效评判缺乏统一标准是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研究需要解决的三大问题,为此本期的MED24邀请了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泌尿外科研究所所长——梁朝朝教授分享他及团队潜心20多年的研究结果。
壹
全国5省15000名患者流行病学调查
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CP) 是男性青壮年的常见病,约50%的男性在一生的不同时期曾有CP症状。该病治愈率低,易复发。常表现为会阴、下腹、腰部等疼痛、排尿异常,以及全身症状如精神症状等,并引起性功能障碍及男性不育,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及家庭幸福。
有研究显示,美国每年约有200万CP的就诊量,人均的治疗费用为4397美元/年 。而我国人均治疗费用年花费为 8059元/年 。
为此梁朝朝教授所带领的课题组,采用随机抽样横断面调查设计, 于2007年2月~12月随机抽查我国的安徽、北京、陕西、广东、甘肃等五个省共15000名年龄在15岁~60岁之间男性。研究结果发现慢性前列腺炎发病率为8.4%。
贰
细菌、微生物并非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原体
慢性前列腺炎的基础研究有很多的理论、假设,因此梁朝朝教授所在的课题组20多年来,从以下这6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病原微生物学;2.慢性性的电解质测定与疾病的相关关系;3.前列腺里面导管系统的结构和疾病的关系;4.前列腺细胞离子通道的状况与疾病的关系;5.前列腺炎与神经内分泌的关系;6.前列腺与免疫系统关系。
最终,研究结果发现病人与正常对照在中段尿及EPS培养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细菌及其他微生物可能不是慢性前列腺炎的病原体,而是一种移生或伴随现象,因此改变了对CP诊疗的认识,为慢性前列腺炎的后续治疗,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论依据。
叁
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标准及疗效判定
慢性前列腺炎的诊断和疗效判定存在很多的争议,尚缺乏统一的客观标准。不同国家、地区以及不同的学者可能都对诊断和疗效判定不尽相同,使得很多研究结果无法进行统一的分析、总结。
因此梁朝朝教授团队在对慢性前列腺炎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等研究的基础上,以循证医学为依据,采用多中心、大样本的量表形式对慢性前列腺炎诊断标准与疗效评价进行研究,制订简单、可靠、易操作的诊断及疗效评价标准。从而规范了CP诊疗、减少治疗次数、减少了患者人数、降低了治疗费用、避免了过度诊治。
附
梁朝朝团队的其他相关研究
编辑 | 于望
视频 | 青椒传媒
终审 | 老愚头 汪言安 郭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