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何故致肾虚?听国医大师张大宁为您详细解谜!

文 / 天津中医药研究院附院一长征医院
2018-07-24 09:00

“导致肾虚的病因”指的是导致中医所讲的“肾虚”辨证的原因,而不是导致所有中西医所列的“肾脏疾病”的病因。概括起来,导致肾虚的病因主要有六条。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这个“先天”有两个含义:一是“你的先天在于你父母的肾”,即你父母“肾的强弱”影响你的体质;二是“你的肾是你子女的先天”,即你“肾的强弱”影响你子女的体质,所以先天不足是导致肾虚,尤其是儿科病证中肾虚的重要原因。

“人之生,先生精”,父母肾精不足,可致子女肾虚。明代著名补虚专家汪绮石在其代表著《理虚元鉴》中说:“因先天者,受气之初,父母或年已衰老,或乘劳入房……精血不旺,致命所生之子夭弱。”临床上对于小儿遗尿、鸡胸、龟背等症,多采用补肾的治疗方法。此外,对一些成人的肾虚,有时也考虑到先天不足的影响。

我们曾对82例有肾虚表现的儿童和100例健康儿童做对照,证实了上述论述。

为了进一步研究“先天”对下一代“肾”强弱的作用,我们对50例新生儿进行了玫瑰花环试验,并同时对其母亲给予中医辨证分析,发现在21例玫瑰花环实验结果较低的新生儿中其母亲有19例为肾虚(多为肾阳虚)患者,而其余29例测定正常的新生儿,其母肾虚者仅为7例,差异较为显著,显示了“先天”对下一代“肾”强弱的重要作用。

寒邪是六淫之一,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风、寒、暑、湿、燥、火,本是自然界的六种不同季节的气候变化,正常的变化出现称之为“六气”,六气是万物生长变化的自然条件,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条件,不会使人致病。而当气候变化异常,即所谓“过与不及”,或“非其时而有其气”时,则可成为致病因素,导致人体发病。这种使人致病的"气",中医称为“六淫”。

六淫中的寒邪是临床常见外邪之一,在五行学说中属“水”,对应五脏中的“肾”。寒本为冬季主气,冬季气候寒冷,若不注意防寒保温,最易感受寒邪。雨淋涉水,汗出当风,或其他季节气温骤降,亦可感受寒邪。此外,现代生活中,空调冷气直吹,或睡眠时仍开冷气,或冬泳太过等,均可致病。寒邪致病因其所伤部位不同,有伤寒、中寒之别,伤于肌表者为伤寒,直中于内者为中寒,而直中于“肾”或“少阴肾经”者,临床居多,张仲景《伤寒论》中称为“少阴寒化证”。常见症状如恶寒蜷卧、手足厥冷、下利清谷、小便清长、精神萎靡、脉微细等。

20世纪60年代,我曾在农村医疗队见过一位60多岁的老太太,头痛及四肢关节酸痛难忍,尤以头痛怕风,一年四季,头上戴着帽子,夏天是最热的时候也是单帽子,稍一见风,便疼痛难忍,冬季时带着厚厚的棉帽子,周围村里都知道有这么个老太太。我接诊时,见症手足厥冷、下利清谷、精神萎靡、脉微细等,诊其年老肾虚,感受大寒所致,以张仲景经方麻黄附子细辛汤,补肾助阳,散寒温经,收效甚为奇特,仅仅20余天,多年恙疾即散病愈。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里说的叫“房事过度”,要点在于“过度”,不是说“有房事即伤肾”。孔子言"食色性也",个人到了一定年龄,自然对异性感兴趣,需要有一定的性生活,这是自然的,是人的天性,也是必须的。《内经》在讲到“男子二八”十六岁时,指出“肾气足,精气溢泻”,意思是说16岁的男孩子,由于肾中精气旺盛,会出现“满则溢”的现象,即“遗精”,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如果房事过度,性生活过于频繁,早婚或手淫过度等,则致使肾精流失过多,肾阴、肾阳因之乏损而致肾虚。如果按照我们前面对中医肾实质包括人体内分泌系统中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轴系统和下丘脑-垂体-性腺系统的观点,国外曾有人对反复性交后的兔的脑垂体前叶进行了细胞学研究,发现其嗜碱性细胞和嗜酸性细胞的染色体均有所改变,显示其垂体前叶的功能有明显减退。

我们曾对125例随机抽样人群进行过肾虚辨证与性生活关系的分析,尽管精确性不够,但也看出一定关系,即房事较频繁的人,其肾虚证的出现,远较他人为高。此外,我们还对50例已婚男性和50例未婚男性相同年龄组(30-50岁)进行了肾虚证统计,其阳性率分别为80.4%和30%,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个问题。

精神因素,中医称之为“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本来七情是伴随着人的需要而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人体生理的本能,但如果七情太过,则可使人致病。

精神因素伤肾,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大恐伤肾,大惊伤肾。恐与惊相似,同属肾志,但惊为不自知,事出突然而受惊;恐为自知,自知而胆怯,但无论大恐,还是大惊,均可使气下、气乱、气虚。二是指人之情欲太过,致使邪火妄动,损耗肾阴,虽无房事,亦可致肾虚,正如朱丹溪所说:“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虽不交会,亦暗流而疏泄矣”。三是指各种神志活动太过,久之都可导致肾虚,即所谓“先伤其气者,气伤必及于精”,这也是“七情太过,均可伤肾”的道理。

前面我们在论述中医肾的功能时,曾谈到“肾与人体生长发育有关”,意思是说,人的生、长、壮、老、已的过程,就是肾中精气由弱而强,由强而弱的过程,所以老年人年事已老,自然肾中精气虚弱,临床上,凡治老年人疾病时无论何种病证,均应考虑到肾虚的因素。我们曾对青少年、壮年、老年人(健康者)的尿17-羟皮质类固醇含量进行测定,发现青年组>壮年组>老年组说明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和垂体-性腺系统的功能随年龄变化而变化。有人在研究老年慢性气管炎的病因时,经对老年大白鼠和摘除睾丸或肾上腺的青壮年大白鼠的呼吸道对细菌清除能力进行比较,发现两组均明显减弱,且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说明老年人性腺、肾上腺功能均减退,对外界刺激的防御能力亦降低。国外也有人重视老年人内分泌腺体的研究,日本有人发现睾丸中褐色色素颗粒的出现(提示睾丸功能的减低)与年龄有关,大多在60岁以后出现。

各种慢性疾病随着病程的延长,正气逐渐衰弱,所谓“久病及肾”,肾虚证的出现也就日益增多。

20世纪90年代,我们曾合作全国十几个地区二十余所医院,对慢性气管炎、消化性溃疡、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炎,以及慢性妇科病、眼科病等二十余种慢性疾病进行大样本的中医辨证统计分析,发现病程在5年以内者,肾虚证占48.3%,6~10年者占60.2%,10年以上者占80.6%,20年以上者占95.2%,在经过辨证后的补肾治疗后,有85%的患者均获不同程度的好转,从而也说明了“久病及肾”的道理。

ertert

文章来源:《张大宁谈肾病与肾保健》

编辑 | 王梓 校对 | 常泰然

责编 | 陆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