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茎勃起5日不消退,谨防白血病作祟

文 / 郭静广东记者
2018-06-15 02:00

图片说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血液内科谢双锋副教授介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起病时多数不伴随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等症状,即没有明显的贫血乏力或者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症状,因此,患者很难通过某些症状来检测自己是否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不过,有些病人能摸到自己右侧腹部饱满或有“巨大硬块”,这就是因为脾脏肿大,大量白细胞在脾脏内聚集所致。


记者 郭静 通讯员 林伟吟 刘文琴


“性”福生活,心向往之。当“性”福生活遇上阴茎勃起不消退,无数尴尬场面不期而遇。近期,先后两例阴茎持续异常勃起不能自行消退患者四处求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专家提醒,这可能是白血病所致。


阴茎勃起不消退需提防白血病


据介绍,6月1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急诊处接待了一位身着长衫的“奇怪”病人,这在炎热六月里,略显诡异。通过问诊查体得知,这位青年名叫小张,年仅27岁,连续五日来都出现阴茎异常勃起,疼痛明显,当地医院采用各种方法均宣告失败,四处求医无效。现在,小张阴茎局部已有发黑坏死症状,即便采取了药物降低细胞的处理,白细胞仍为正常上限的47倍……面临着阴茎坏死的小张,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在当地医院医生的介绍下,小张来到了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急诊处,接诊小张的主治医生根据各项指标初步判断疑似白血病,遂立即开启绿色通道送至血液内科。血液内科紧急协调安排血细胞分离机,并积极准备血液通路,经过血细胞单采,一次性降低白细胞数量达102×109/L。同期,泌尿外科则紧急行阴茎海绵体穿刺抽吸术,但由于小张持续勃起时间过长、海绵体内血液粘滞度极高且存在明显的纤维化,经反复抽吸和药物冲洗仍难以达到满意效果,遂进一步行阴茎海绵体分流术。在多个科室的通力合作下,小张阴茎勃起逐渐缓解、局部血供亦显著好转,但症状仍有反复。


而降低小张过高的白细胞是当务之急。血液室、分子中心等检验科室积极协作,确诊患者属于Ph染色体阳性,bcr/abl-P210+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并迅速用上靶向药物伊马替尼。通过多学科协助,小张的症状日渐好转,第6日白细胞已经降至正常范围,阴茎发黑情况消失。日前,小张症状消退,顺利出院。


“不治之症”需快速、安全降低白细胞数量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特点是白细胞的缓慢、持续升高,故患者对白细胞增高耐受较好,往往白细胞会升到正常上限值的20-60倍,病人却无明显症状。由于大量的白细胞出现在血液循环,会出现微循环瘀滞、血流不畅的情况,年轻男性病人就可能出现阴茎异常勃起不能消退”。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血液内科谢双锋副教授提醒,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起病时多数不伴随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等症状,即没有明显的贫血乏力或者血小板减少导致的出血症状,因此,患者很难通过某些症状来检测自己是否患有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不过,有些病人能摸到自己右侧腹部饱满或有“巨大硬块”,这就是因为脾脏肿大,大量白细胞在脾脏内聚集所致。


那么,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该如何治疗?谢双锋回答说,“白细胞极度增高是疾病的根源。当白细胞极度增高伴有相关症状来就诊时,快速、安全的降低白细胞数量是临床治疗处理的基础。目前,降低白细胞的治疗包括采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白细胞单采,应用化疗药物、靶向药物降低白细胞等。其实,多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由后天基因突变所致,基因突变有很大随机性,目前还无法预防。不过,经过多年发展,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已由以往的‘不治之症’变成了口服药物能控制,并最终治愈的疾病”。


专家支招:阴茎勃起不消退该如何处理?


通常来说,阴茎勃起持续4小时以上者称之为阴茎异常勃起。“这是一类罕见疾病,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以外,镰刀细胞性贫血、神经系统疾病、局部肿瘤及外伤等均可能导致其发生。”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泌尿外科李卓航住院总医师解释,大多数阴茎异常勃起属于“缺血型”,虽然海绵体持续“充血”,但由于血液流动性差,阴茎组织反而处于缺血缺氧的状态。严重者可出现阴茎皮肤温度降低、表面青紫。勃起超过4小时后,阴茎内将出现一系列的病理改变;随着勃起时间的延长,造成阴茎组织坏死和永久性勃起功能障碍的可能性就越高。


如果碰上阴茎勃起不消退该怎么办?李卓航医师建议,一旦发生阴茎异常勃起,应尽快到医院就诊并及时处理,通过穿刺抽吸灌洗、手术分流、药物治疗等方法解除勃起对海绵体的压迫,从而缓解组织缺血、尽可能保护阴茎功能。李卓航医师还特别提醒,针对病因进行有效治疗亦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及时确诊疾病,有针对性使用靶向药物,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名医简介:


谢双锋:血液内科,副主任医师。擅长血液肿瘤,如急、慢性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骨髓增生性疾病的规范诊断和治疗,各类出凝血异常疾病;各种类型的贫血等,对出凝血疾病的基础和临床有较深入的研究。有深厚的骨髓细胞学形态基础,临床工作中可依据患者骨髓形态学特点作出正确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