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虚、早泄、腰疼? 避开这5大误区,这1招滋精固阳,轻松补肾

文 / 长耳娱乐
2018-05-26 20:12

常言道:男人肾,女人颜。男人身体的好坏就看肾,导致肾不好的原因有许多,多数是由不良的生活习惯引起,或长期超负荷的工作,运动,也会导致肾进入提前衰老阶段,阳痿早泄,肾虚肾寒,前列腺,疲软无力的症状就相继出现了,男人就会提前“变老”。

那么,针对肾虚、早泄等男性问题,我们该如何解决呢?一起来分析一下。

肾虚?你是阴虚还是阳虚?自我鉴别一下

肾虚的分类是很多,主要可以分为肾阴虚和肾阳虚。

1、肾阴虚

肾阴虚:主要症状是腰膝酸软,两腿无力,心烦易怒,还会有以下诸症:眩晕耳鸣、形体消瘦、失眠多梦 、颧红潮热、盗汗、咽干、男子阳痿或阳强不倒、性欲亢进,遗精早泄,妇女经少、经闭、崩漏、不孕、尿短赤黄。

2、肾阳虚

男性神疲乏力、精神不振、活力低下、易疲劳;畏寒怕冷、四肢发凉(重者夏天肾脏也凉)、身体发沉;腰膝酸痛、腰背冷痛、筋骨萎软;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易患前列腺炎等;小便清长、余沥不尽、尿少或夜尿频多;听力下降或耳鸣;记忆力减退、嗜睡、多梦、自汗;易患腰痛、关节痛等;

易患骨质疏松症、颈椎病、腰椎病等;虚喘气短、咳喘痰鸣;五更腹泻,或者便秘;身浮肿,腰以下尤甚,下肢水肿;小腹牵引睾丸坠胀疼痛,或阴囊收缩,遇寒则甚,遇热则缓;须发易脱落、早白;形体虚胖或羸瘦;反映在面部则色青白无光或黧黑。

解决肾虚、早泄问题,要注意避免这5大误区

误区1、急躁型补肾

追求快、猛、热、干柴烈火、立竿见影。

误区2、偏执型补肾

提到补肾,人们往往把它误认为壮阳,想到市上琳琅满目的鹿茸、鞭、雄蚕蛾、肉苁蓉、淫羊藿等含大量动植物激素的壮阳药及一些进口的单纯、局部改善性功能的化学类性药,片面地认为补肾就是壮阳。

误区3、掠夺型补肾

将体内精血在短时间内一下子支取出来,造成健康的透支。

误区4、激素型补肾

大量服用含激素类的补品,虽得一时之乐,但机体会承受巨大副作用,不仅原来的肾亏没有解决,而且会造成新的生理乃至心理负担。

误区5、补肾就是壮阳

现代很多人都认为补肾就是壮阳,其实补肾和壮阳有很大的区别,全面调节肾阴阳就明显的把补肾和壮阳区分开来。还有就是补肾分为滋阴和壮阳两方面。

肾虚、早泄,如何通过按摩来缓解?

腰腹部的锻炼可以起到健肾和补肾的作用。中医认为“腰为肾之府”,重要性可见一斑。那么,都有哪些方法可以锻炼呢?

1、双手搓腰温肾阳

双手搓腰有助于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和固精益肾的作用。腰部为“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所行之所,特别是脊椎两旁的后腰是肾脏所在位置。

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两手对搓发热后,紧按腰眼处,稍停片刻,然后用力向下搓到尾闾部位(长强穴)。每次做50~100遍,每天早晚各做一次。

2、按摩小腹健膀胱

很多人以为膀胱和肾没有多大关系,而实际上,中医认为两者关系很密切。因为肾与膀胱的经脉互为络属,相为表里。膀胱的气化功能,取决于肾气的盛衰,肾气有助于膀胱气化津液。

因此,对膀胱的保健也对肾脏起到了间接保护作用。膀胱位于小腹处。具体的按摩方法是:两掌重叠按放小腹中央,先顺针方向旋转按摩20次,再逆时针方向按摩20次;用掌根从小腹中央向下推按至耻骨联合上缘,反复操作3分钟。

肾虚、早泄,如何解决最安全有效?

从中医角度来讲,肾虚是有分类的,但是这种分类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分类,很多人会发现自己既有阴虚的症状也有阳虚的症状,就是这个原因。所以单纯的用某一种食材去补肾的话,很难达到理想中的效果。那么,有没有能够阴阳协调、标本兼治、全方面的滋养肾脏,调养身体,改善男性功能的方法呢?有,膏滋。

膏滋疗法以滋补、保健、强身、抗衰、延年益寿为特点,其所用药物或食物及其赋型剂糖、蜂蜜多具补益作用,可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从剂型角度而论,膏滋取汁浓缩,集中了药物之精华,量少而质纯,易于消化吸收;再者使用简单、方便,不须每天煎药,且甘甜悦口,便于长期应用。年高体弱者服之则可抵抗早衰,健体强身,延年益寿。所以,膏滋疗法不仅医生喜用,在民间也同样受欢迎。

然而膏滋虽好,却因其制工繁芜而濒于失传失用。而始于1895年的<肖氏--百年--黄精--膏>,却被很好的传承了下来,并在中原大地广为流传,且已经在国家食药监局备案,可以有效的养肾固元、滋精补血,在治疗肾虚、早泄、提升性能力方面,96%的人都可以明显感受到身体的变化。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也很容易找到。

肾虚、早泄,也可以通过饮食来缓解

1、补气类食物

大米、小米、黄米、糯米、大麦、小麦、莜麦、黄豆、白扁豆、豌豆、土豆、白薯、山药、胡萝卜、香菇、鸡肉、牛肉、兔肉、青鱼、鲢鱼等。

2、补阳类食物

韭菜、刀豆、豇豆、核桃仁、羊肉、狗肉、鹿肉、动物肾脏、鸽蛋、鳝鱼、海虾等。

3、滋阴类食物

白菜、梨、葡萄、桑椹、枸杞子、黑芝麻、银耳、黑木耳、百合、牛奶、猪肉、甲鱼、龟肉、乌贼鱼等。

4、补血类食物

胡萝卜、龙眼肉、荔枝肉、桑椹、血豆腐、动物肝脏、动物肉类、海参、平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