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糖惹的祸吗

文 / 大众健康
2021-11-08 00:31

有人说:“糖尿病就是富贵病,我们现在就是吃太好啦!”有人直接说:“吃糖会更容易得糖尿病!”那么糖尿病究竟与糖有没有关系?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食物与血糖的关系。

单糖、双糖和多糖

糖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重要的能量来源。

常见的单糖有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

果糖存在于蜂蜜、水果中,是甜度最高的单糖。

单糖是最简单的糖,食物中的糖,在体内最终都会被分解成单糖被消化吸收。

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蔗糖是一种双糖,是由一分子的葡萄糖加一分子的果糖构成的,因为含有果糖,所以蔗糖显甜味。

另一种双糖是麦芽糖,由一分子的葡萄糖加一分子的葡萄糖,去掉一个水分子,结合在一起形成的。

乳糖是乳汁中特有的糖类,由一分子的葡萄糖加一分子的半乳糖构成。

在婴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乳糖不仅可以提供能量,还参与大脑的发育进程。

多糖包括淀粉、糖元和纤维素,可以理解为一串单糖手拉着手在一起形成。在多糖中,我们接触最多的就是淀粉。

想想我们每天都在吃的馒头、包子、米饭、面包、糕点这些主食的主要成分都是淀粉。

血中的葡萄糖称为血糖,血糖的正常值,一般空腹全血血糖为3.9~6.1毫摩尔/升,血浆血糖为3.9~6.9毫摩尔/升。

日常生活中,主食对血糖水平的影响最大。那么主食中可以影响血糖的因素有哪些呢?

影响血糖的因素

1.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

主食中的淀粉由于聚合方式的不同,分为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就是很多葡萄糖一个一个地串联起来形成的,像一条直线,没有分叉;而支链淀粉就不ー样了,它存在着一个个的分支,像扫帚,铺散开一大片。进食后,食物中的支链淀粉和消化液接触面大,被分解的速度就快;而直链淀粉就像一团毛线,总是先从外层一点一点向内分解,相对来说就要比支链淀粉慢得多。

2.糊化和抗性淀粉

淀粉的消化难度和吸收程度与它的糊化程度呈正相关,糊化越是厉害,消化越简单,吸收越容易,对血糖水平的影响也就越明显;而在烹饪过程中支链淀粉相对于直链淀粉更易被糊化,自然对血糖的影响也比较大。

还有一类是抗性淀粉。抗性淀粉是人体上消化道(胃和小肠)不能消化吸收的淀粉。简单地说,它虽然在化学结构上是货真价实的淀粉,但不能被人体分解成葡萄糖,也就不能被吸收到血液当中,作为人体的能量来源。抗性淀粉主要存在于全谷粒、种子、豆粒、青香蕉、马铃薯、大米等食物中,特别是高直链淀粉的玉米淀粉含抗性淀粉高达60%。这种淀粉较其他淀粉难消化,吸收和进入血液的速度都比较慢,造成葡萄糖释放缓慢,葡糖进入血液后的峰值低,下降速度也慢,血糖升高的程度低。这就是一些谷薯类食物生糖指数(GI)低的原因。

3.膳食纤维

全谷类食物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其中可溶性膳食纤维,能量很低,吸水性强,在胃肠道内和淀粉等碳水化合物交织在一起,可延缓吸收,故可以起到降低餐后血糖的作用。因此,主食中淀粉的种类不同,对血糖的影响也不一样。比如,吃糯米饭比吃白米饭血糖上升快,是因为糯米与白米淀粉组成不一样,糯米被分解的速度比较快,所以血糖上升速度也比较快。糙米饭较白米饭血糖上升的小,因为糙米饭含较多的纤维质。

4.其他

除了碳水化合物,谷薯类食物中的矿物质含量丰富,如镁、钾、铬、锌、硒等,其中有些微量元素与胰岛素的分泌与合成都有着密切关系。如铬的复合物在人体中称“葡萄糖耐量因子”,有利于提高糖耐量,参与糖代谢。

糖尿病患者是不是平时吃糖引起的呢?

在知识匮乏的年代,因为糖尿病中有个“糖”字,于是大家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个病与糖有关系。随着医学和营养学知识的普及,大家开始知道糖尿病不单纯是“吃糖”引起的。

生活中很多糖尿病患者一般都表现为血糖浓度较高。而糖尿病确切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仍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所以我们更需要准确认识糖尿病的危险因素,然后通过避免这些危险因素来预防糖尿病。我们常说的糖尿病一般包括三种类型。

01

1型糖尿病

也称为胰岛素依赖型。

它多数在儿童和青少年中发病,即发病年龄偏小,一般与生活习惯无关,而多与遗传因素有关。它产生的原因是胰岛细胞本身的基因缺陷,导致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所以,这类糖尿病目前并没有很好的规避办法,终身需要依赖胰岛素治疗。但是不能规避不代表不能减轻。对于已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尤其是饮食的调节都有很好的辅助效果,尤其能延缓病程发展,同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02

2型糖尿病

是生活中最常见、讨论最多的糖尿病类型。

2型糖尿病的基本特征是胰岛细胞功能缺陷导致胰岛素相对分泌不足,或是胰岛素作用不敏感,即胰岛素抵抗。什么叫胰岛素抵抗?它指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对胰岛素作用的敏感性下降,即正常剂量的胰岛素产生低于正常生物学效应的一种状态。也就是说并不是胰岛细胞不产生胰岛素,而是产生的胰岛素功能降低,发挥不了正常降血糖的作用。

03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糖尿病很特殊,是女性妊娠期因为激素以及特殊需求,比如要供应能量给宝宝,而导致的“一过性”血糖升高,如果升得太高就成了妊娠糖尿病。也就是说,孕期每个妈妈其实都会有血糖升高的生理需求,因为宝宝需要依靠血糖摄取能量。但是对于部分饮食不合理的孕妇,比如脂肪多而肌肉少的孕妈妈就会在孕期患上这种短暂的糖尿病;大部分人会在孕期结束后恢复正常。但是,曾经患过妊娠糖尿病的妈妈,终身患有2型糖尿病的风险会比没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高3~7倍;并且生出的孩子超重和成人后患2型糖尿病的几率也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