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健身公司力推产业数字化,传统健身房能否跟上步伐?
记者 | 乔启迪
互联网健身公司,正在改变这个并不能离开线下的行业。
北京时间2020年12月10日,互联网健身品牌“乐刻运动”宣布全面开放自主研发的数智赋能平台,期望以此推动中国健身产业的数字化进程。
乐刻运动成立于2015年,根据该公司提供的数据,目前在全国已有超过500家乐刻门店。
创始人兼CEO韩伟曾在多种场合表示,乐刻的本质不是一家零售连锁而是产业互联网平台。
韩伟认为,选择开放数智赋能平台,帮助友商进行模式改造,并不会削弱乐刻的竞争力,“如果开源能够为产业做出变革的话,未来的空间其实会更大,会延伸出更多东西。”
据乐刻介绍,自己的赋能逻辑更接近产业改造,一方面提供技术工具,实现业务在线化和人货场的数字化,另一方面是转变传统俱乐部商业模式,变年卡为月卡、教练实现平台化等。
乐刻运动联合创始人、联席CEO夏东表示,赋能逻辑最关键的一点是在供应链端和运营端提供支持。“他的教练不够,我们要给他提供教练,他的运营能力不够,我们会派我们的经营顾问到驻扎到当地去提高他的经营能力。”
对于乐刻的商业模式,外界常常提出疑问:这样的健身房怎么赚钱?
夏东对此解释,做月付,做数字化运营,做提效,做在线化,其实都是未来赚用户来的钱,这是乐刻核心的底层逻辑。
要想赚用户来的钱,门槛得足够低。他举例,用户如果认可性价比,他/她可能3月份坚持不了,但是5月份会再回来,甚至一年都不回来,但到第二年3月份又回来了,用户是一个活水。
夏东介绍,乐刻让私教平台化,给私教高额分成,让私教去驱动客户的平台服务体系,同时加大团操的权重,从产品本身进行改制。
不推销、不卖卡、按次付费,最早由互联网健身平台带头发起,如今几乎成为捆绑在他们身上的标签。也因此,他们被视为传统健身行业的“搅局者”。
另一家互联网健身品牌超级猩猩,从创办24小时无人自助健身舱起家,发展到今天,超级猩猩基本形成团课为主、私教为辅的课程模式。
这家成立时间略早于乐刻的互联网健身公司,也曾提出想要改变整个行业生态的目标,并打出“按次付费、不办年卡、专业教练、没有推销”的口号。
事实上,超级猩猩发现,尽管是按次付费,但用户每年在平台的消费总额实际并不低。
与乐刻对比,二者在教练体系的模式上有所不同——乐刻目标向外输出、供应教练,超级猩猩则更加强调教练的内部培养、打造和留存。
而对于重度依赖现金流的传统健身房来说,迈出“断舍离”的第一步并不容易。
今年12月伊始,国内知名健身连锁品牌威尔仕健身宣布将在全国门店实行“月月付”,即自动按月扣款(autopay)的会籍付费模式。
某种程度上,这似乎意味着,昔日作为市场主导者的传统连锁健身房,终于向互联网健身“低头”。
今年年初,居家运动热度飙升,威尔仕也曾尝试开直播、在线分享等形式,但该公司品牌经理当时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线上部分对威尔仕而言更多的还是营销服务层面,而不是未来收费的途径。
不过,尽管在商业模式有着不小的分别,互联网健身与传统健身均未脱离线下场景,在这一点上,二者存在高度共识。
未来,随着新的行业规范陆续出台,健身行业或将再次面临一轮洗牌。
今年11月,上海市体育局公布草拟的《上海市体育健身行业会员服务合同示范文本(征求意见稿)》,其中就设置了“七天冷静期退费”条款,明确消费者在签署合同次日起的7日内,在未开卡使用会员服务的情况下,都可以单方面解除合同并获得全额退款。
同时,在“违约责任”中明确提出因经营者违约,发生擅自变更会员服务内容、终止营业、搬迁或暂停营业且未履行补偿方案等四种情形,消费者有权单方面解除合同并获得相应退款。
如此看来,逐步淘汰健身房“预付制”模式,很有可能成为未来的行业大趋势。
不过,乐刻、超级猩猩等平台的门店布局,目前仍主要集中在一线和新一线城市,因此,这类新兴的健身付费模式对二线及以下城市的辐射程度还有待观察。
乐刻方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赋能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是一个产业的赋能平台,基于一个行业各个链条的赋能改造,它不会是消费互联网的那样一个发展速度,而是一项长期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