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糖尿病的人,为啥要在10个小时内吃完三顿饭?如果不能,请努力

文 / 天天听健康
2021-04-19 09:38

【专业医生天天与您说健康】

对于有糖尿病的人来说,说起一日三餐怎么吃,相信大多数人关心的是吃什么?吃多少?实际上除此之外,还有一个问题也非常重要,这就是吃饭的时间,来看这样一项研究成果:

如果能在10小时甚至8小时内完成一天所有的进食,有利于改善机体代谢、减轻体重,对正常人可大大降低发生糖尿病的风险,对有糖尿病的人有助于降低全天血糖水平尤其是稳定血糖,超过13小时后就将失去这样的获益。

这也就是说如果7:30吃早餐,晚餐时间应当至少在20:30前完成,最好能在17:30时吃晚餐,你能做到吗?算一算你三餐的时间与推荐的时间差多少吧?

那么,为什么有糖尿病的人三顿饭要在10小时内吃完,又是如何对血糖水平产生影响的呢?

人体在24小时中有一定生理节律,比如“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经过一夜的睡眠,早晨清醒后机体代谢立即进入活跃状态,不仅需要获取更多的能量,对能量的利用率也会处于最高峰,此时就需要通过早餐来提供能量。

到了晚上从日落开始,机体的各项代谢从活跃转为缓慢,到了夜间睡眠时则处于全天最低水平,对能量的需要也呈现逐渐减少的状态,相应地要求从饮食中摄取的能量不要过多,否则就可能供大于求而过剩。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机体中过剩的血糖除了以糖原的形式贮存外,还会被转化成脂肪贮存起来,脂肪过多不仅会导致体重增加,更重要的是将引起胰岛素抵抗现象,形象地说就是“脂肪堆积在细胞膜上,阻碍甚至堵塞胰岛素运送血糖进入的通道,使血糖无法被利用而大量滞留在血液中,导致高血糖的发生”。

临床研究证实;胰岛素抵抗是导致糖尿病发生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且贯穿于整个病程中;尤其是胰岛素无法进入细胞中就会滞留在血液上参与脂肪代谢,从而引起血脂异常,而血脂升高的结果就是沉积于血管壁上引起动脉粥样感化及斑块形成。众所周知,糖尿病所有并发症发生的病理基础即是血管的病变。

综上所述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就要合理安排好一日三餐,比如早餐一定要吃且要吃好以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晚餐不要吃得过多且不能吃的太晚,与早餐的间隔时间尽可能不要超过10个小时。

有些人可能会说,晚餐吃得早晚上饿得慌怎么办?其实存在这样问题的人,检点一下自己会发现自己超过了23:00还未入睡,在身体本该休息的时间仍然精神抖擞,必须获取足够的能量供给来维持,吃的欲望便会很强烈;更重要的是,这种状态导致夜间血糖水平偏高,第二天早晨的空腹血糖也会偏高,整体提高了全天血糖的基线,给控制血糖带来了难度。

因此,有糖尿病的人在关注三餐吃什么的同时,对什么时间吃也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研究证实:晚餐最晚8:30,三餐在8-10小时内完成,对控制血糖防治并发症有积极的意义。

你做到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