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控糖你爱搭不理,明天医药费你高攀不起

文 / 南方健康
2021-03-27 20:54

最近两年,国内掀起了一股玩儿概念的风潮,像“0糖,0卡,0脂肪”、“无糖XX”、“减脂轻食”……之流层出不穷;

为什么这些概念能够炒起来呢?

背后的原因无非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人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了,恰巧炒的这些概念也正符合了《健康饮食指南》中提出的饮食要「少糖、少盐、少油脂」的理念。

网络社会的发展,让大众深刻地认识了油脂,虽然油脂的的危害已人尽皆知,但是糖对人体的危害你真的清楚吗?

糖的危险性不应被忽略‍

FBI Warning:

肾脏病、高血压、痛风、记忆力下降等等都有可能是高糖饮食引起的!

惊讶么?不要以为没很胖、不喝酒,就不会有脂肪肝,摄取过多的糖,一样可能导致脂肪肝,因为过多的糖会以肝糖形式储存在肝内,但过度的累积储存就会堆积为脂肪肝。

而且糖类容易让人上瘾。含糖量高的人工食物,能让血糖快速剧烈变化,因此能很快带来饱足感,但也很快会饿,很有可能会让人渴求更多高糖食物,进而使人对糖的依赖加剧。

比如你手里的奶茶、桌上的巧克力……

值得忧心的是,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触到高糖食物,比如甜点、糖果、冰淇淋等等。

成人和孩童都该减少糖量摄入

不过,一天糖的摄取量具体应该控制在多少呢?

建议,成年人和儿童每天游离糖的摄入量不应超过50克,最好不超过25克。25克的糖量是怎样的概念呢,翻到食品营养成分表看看,大约只比一瓶可乐多一丢丢。

换言之,喝瓶可乐再加正常饮食,一天糖量很可能就超过了世卫组织建议量的2倍,可别忘了,纯天然食物里,照样含糖。

「控糖风潮」早已席卷全国。但中国人饮食几乎离不开糖,尤其主食中,几乎都是碳水化合物避不开的糖,要控糖,真的很难。

自然界的食物中,本身也有含糖量高的种类存在,比方含糖量贼高的水果、牛奶等等。

这里再多一句嘴,很多人对糖量和甜度有认知误区,可实际上含糖量高的水果不一定很甜,甜度很高也不是一定就含糖量很高。

这是因为水果中的“糖”主要有4大类:葡萄糖、果糖、蔗糖,还有淀粉,它们虽然都是糖却不一样甜。而且每种水果,这四种成分的比例是不一样的。

大家都知道除了淀粉没甜味,果糖是最甜的(= 1.7 倍蔗糖),其次是蔗糖,然后是葡萄糖(= 0.7 倍蔗糖),所以甜不甜,不仅要看“含糖量”,更要看“是什么糖”。这就是为什么有些水果很甜但含糖量不高,而另一些则相反的原因。

我们不应把产生任何疾病归咎于某种单一成分来源,应根据生活习惯来决定。

糖虽然对人体有不好的影响,但营养师只是建议控制摄入量就好,除了是这些食物有其他营养素,能让人体产生较长的饱足感,且不会上瘾以外;还有一点是天然糖类的含量始终比不上人工添加的量。因此与其完全避开糖类,倒不如说,重点应该要放在控制糖类的「摄入量」和「来源」。

屏幕前的你有没有老觉得记忆力下降、易怒、体重一直增加?如果有,你可能吃太多糖了!控糖走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