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应制定个性化的血糖控制目标,不妨从这5个方面来考虑!

文 / 健康诊疗科
2021-03-15 01:13

老年糖尿病患者较特殊,上了年纪后调节血糖能力下降,易引发某些基础性疾病。尤其是病程较长的老年糖尿病病人,易引发严重的并发症,血糖波动幅度大,若严格控制血糖可能会出现低血糖或过度医疗。所以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血糖控制目标,这样才能取得最大的健康获益,减少带来的风险,把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老年糖尿病制定血糖控制目标需从哪几个方面来评估?

1、病程长短

糖尿病病人病程长短不同,体内胰岛细胞功能差异较大,血糖调节控制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血糖控制目标不一样。

2、患低血糖风险

糖尿病不仅仅出现血糖升高,而且调节低血糖的能力也降低。低血糖所引起的危害并不亚于高血糖,持续性低血糖可加快心跳速度,引起心脑血管疾病,严重时可导致休克昏迷。低血糖风险较高以及血糖波动大的人,不仅仅要考虑血糖控制目标,而且还需留意低血糖风险控制。

3、糖尿病并发症情况

每一个糖尿病病人身体素质、病情严重程度、血糖控制早晚和控制情况不一样,糖尿病并发症以及严重程度也有一定的差异。糖尿病引发不同的并发症是评估糖尿病血糖控制的重要指标。

4、是否患有慢性病或其他脏器健康与否

糖尿病老年患者只是有轻度的糖尿病,身体多个脏器发生病变,患有其他慢性病或肿瘤等,身体条件不同,预期寿命也有很大的差异,因此考虑设置血糖控制目标时,还不能忽略以上几点。

5、自我管理能力

目前为止还没有特效方法能彻底根治糖尿病,这是终生性慢性病。若想要平稳控制血糖,首先要具备自我管理能力,其中包括智力、体能和理解能力,还有认知功能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等。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是怎样的?

1、第1种情况

刚被确诊为糖尿病,病程小于10年,自理能力比较强,发生低血糖风险低,预期生存期超过10年,胰岛细胞功能尚可,这种情况下应用非胰岛素促泌剂治疗。空腹血糖应控制在4.4~7.0毫摩尔,餐后两小时血糖控制在10.0毫摩尔,糖化血红蛋白降低到7.0%,能规避低血糖风险。

2、第2种情况

伴有中等程度的并发症或其他疾病,评估患低血糖的风险中等,用胰岛素促泌剂类降糖药物,需多次注射胰岛素治疗,自我管理能力较差,预期寿命超过5年的老年糖尿病病人,应把空腹血糖水平控制在7.5毫摩尔以下,餐后两小时控制在11.1 毫摩尔,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8.0。

温馨提示

血糖控制有难度的老年糖尿病病人,应把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8.0%~8.5%,餐后两小时血糖不能超过13.9毫摩尔。严重低血糖风险、反复出现感染以及急性心脑血管病变人群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