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无症状的低血糖最要命,要加强预防

文 / 健康问答。
2021-03-09 00:43

近日,糖龄15年的刘叔突发昏迷,入院后查血糖竟低至2.1mmol/L,所幸抢救及时目前已脱离危险。刘叔百思不得其解:“不是说低血糖会有头晕、手抖等表现吗?为什么我昏迷前没有任何预兆呢?”

一、何为无症状低血糖?

糖尿病患者在神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发生低血糖时人体会有保护机制。在刚发生低血糖时,首先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产生头晕、心慌、大汗、手抖等作为警示信号,引起人们注意而去做相应的处理。如果低血糖没有及时纠正,将会进一步恶化,导致脑功能障碍,出现精神意识状态的异常,严重的会导致意识不清甚至死亡。

对于高龄老人及病程较长的糖友而言,由于年龄增长或糖尿病神经病变,交感神经功能受损。当低血糖发生时,交感神经无法兴奋产生上述警示症状,就出现了无症状低血糖。

哪些人易出现无症状性低血糖?

病程较长的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损伤、老年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物联用以及长期频繁发生低血糖的患者,易出现无症状性低血糖。

1、糖尿病病程较长的糖友,常合并自主神经损害,发生低血糖时对交感神经的兴奋反应差,会出现无症状性低血糖。

2、血糖下降速度较慢。因各种因素导致血糖下降缓慢,不能激活交感肾上腺素系统释放大量儿茶酚胺等物质,糖友没有心慌、出汗、饥饿感、面色苍白等急性的低血糖反应。

3、反复发生低血糖的糖友,可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对低血糖适应,而不表现出临床症状。

以上这类糖友因没有低血糖的前驱症状,而使低血糖不容易被发现,故低血糖昏迷的发生率较其他人较高,低血糖带来的危害也比较大。

如何预防无症状低血糖?

对于病程较长、胰岛功能较差的脆性糖尿病人以及年龄较大的糖友,需酌情放宽血糖控制目标,尽量避免因求血糖达标而导致的低血糖。糖友应定时、定量进食三餐。保证每日基本稳定的摄食量,每天可少食多餐,在三餐后3~4小时加餐1次,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糖友应合理运动,不能过于追求大的运动量。除了运动前后注意监测血糖外,还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运动时间要相对固定;运动强度适中;每次运动时间不应超过1小时。对于经常发生无症状性低血糖的糖友,在心理上可能会产生恐惧、焦虑,甚至对控制糖尿病产生抵触情绪,不愿积极降糖治疗。此时应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发现问题,去除诱因,积极控糖,才能打好科学合理降糖的持久战。加强血糖监测以便及时发现无症状低血糖。出现意外情况时,如生病(感冒、腹泻等)、活动增加(如旅游、爬山等),应选择合适的时间点增加测血糖的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