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听粗粮对血糖好,但有的人吃了血糖反而高了!啥原因?

文 / 中华糖友学会
2017-07-11 18:07

很多糖友听说吃粗粗粮能够控制好血糖,于是就开始专注于粗粮的购买。虽然总体而言,粗粮的血糖反应明显低于白米饭,但临床医生有时候会发现,病人在听从劝告吃了粗粮之后,血糖控制还是会出问题。

粗粮是相对我们平时吃的精米白面等细粮而言的,主要包括谷类中的玉米、小米、紫米、高粱、燕麦、荞麦、麦麸以及各种干豆类,如黄豆、青豆、赤豆、绿豆等。

谷物类:玉米、小米、红米、黑米、紫米、高梁、大麦、燕麦、荞麦/麦麸等.

杂豆类:黄豆、绿豆、红豆、黑豆、青豆、芸豆、蚕豆、豌豆等。

块茎类:红薯、山药、马铃薯等。

资深营养师马惠津老师说,吃粗粮而无法控制血糖的原因,主要来自4个方面:

  1. 数量不当;

  2. .选择不当;

  3. 烹调不当;

  4. 搭配不当。

1数量不当

作为糖尿病患者,一日的总碳水化合物含量是必须控制的,决不能因为是吃粗粮就随意突破限制。需要减肥的人也一样,不能因为是吃粗粮就随心所欲地多吃。

正确的做法是,至少是用同样数量的粗粮来替代过去所吃的白米白面,最好能够比此前所吃的粮食总量略有减少。比如说,原来每天吃250克大米(两碗半白米饭),现在改成200克甚至150克粗粮。因为粗粮的饱腹感更高一些,营养价值也更高,它完全可以在减量的同时避免饥饿,避免发生低血糖。这,对于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各种有色粗粮还能提供更多的抗氧化物质,提供更多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预防各种糖尿病并发症也是十分关键的。

2选择不当

不要放心大吃粗粮,粗粮的品种选择,与它们的餐后血糖反应密切相关。比如说,同样叫做粗粮,大黄米、黏小米、糯玉米等黏性粮食品种,餐后血糖反应都是非常高的,并不逊色于白米白面,甚至更高。

另一个非常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买到或吃到了“伪粗粮”的主食产品。现在市场上这样的情况相当普遍:全麦面包和全麦馒头有名无实,其中只放了少量的麸皮,其实本质上还是松松软软的白馒头;号称玉米窝头,其实放了不少白面粉在里面;类似的还有什么荞麦粑、紫米发糕、玉米发糕之类。

3烹调不当,升糖指数高再看看粗粮的烹调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三方面的问题:第一种情况,是烹调中加入糖。第二种情况,是烹调中过度追求柔软度。第三种情况,就是烹调中加入过多油脂。4搭配不当

所谓搭配不当,就是只吃碳水化合物多的食物,蔬菜和高蛋白质食品摄入不足。对混合膳食血糖反应的研究证明,含有大量蔬菜和高蛋白质食物的混合食物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反应。

所以,控制血糖的方法绝不是大量吃粗粮,不是把鱼肉蛋奶豆浆豆腐坚果蔬菜换成粗粮,而是只把精白米精白面粉的份额部分换成粗粮,其他食物都必须充足配合,达到整体的营养平衡才可以。

最后还要提醒的是,2型糖尿病患者以及餐后血糖高的人,要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就要注意增加体力活动,加强肌肉力量,减少内脏脂肪。即便是在饮食上有所注意,如果仍然保持懒动习惯,任由体重日益上升,也很难获得满意的血糖控制效果。

吃粗粮已成为一种时尚。因为不少"富贵病"都是由于吃得过于精细造成的,结果造成部分市民对过精食品产生恐惧,过度追求吃粗粮。营养学专家指出盲目吃粗粮并不一定有利健康。

正确吃粗粮的方法

吃粗粮(粗粮食品)及时多喝水粗粮中的纤维素需要有充足的水分做后盾,才能保障肠道的正常工作。一般多吃1倍纤维素(纤维素食品),就要多喝1倍水。

循序渐进吃粗粮突然增加或减少粗粮的进食量,会引起肠道反应。对于平时以肉食为主的人来说,为了帮助肠道适应,增加粗粮的进食量时,应该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

搭配荤菜吃粗粮当我们每天制作食物时,除了顾及口味嗜好,还应该考虑荤素搭配,平衡膳食。每天粗粮的摄入量以30~60克为宜,但也应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

粗粮最好在晚餐食用

食用粗粮最好安排在晚餐,正常人吃的频率以2天一次为宜,如果是因为"三高"病情需要的话,也可安排一天两次。至于进食粗粮具体数量则可以用纤维素作为基准来衡量,与人体每日吸收的热量成正比。一般来说成人日吸收热量为1800卡需要纤维素25克,2400卡热量则为30克纤维素,2800卡热量为35克纤维量。1-18岁之间的少年(少年食品)儿童需要的纤维素以年龄数加5-10克为宜。

微信公众号zhtnbxh(中崋糖友学会)一起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