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总是排便困难?5招让你润肠通便,糖友试试
许多糖友反映,自从得了糖尿病,便秘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经常一上厕所就是半小时,解出的大便又黑又硬,苦不堪言。事实上,便秘的现象在糖尿病患者中十分常见,尤其是老年患者。顽固性便秘不仅可引起患者腹痛、腹胀,还会导致血压升高、心律失常、痔疮、肛裂,增加肛周感染的风险,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那么,为什么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便秘,又该怎么解决呢?
1、长期高血糖。由于高血糖使体内缺水,大肠水分减少,粪便不能被充分软化,造成硬结,以致出现便秘。
2、饮食原因。糖尿病患者往往会在饮食上比较注意,容易出现进食量少或食物过于精细的情况,这会导致大便量较少,不能有效刺激肠蠕动,长时间累积在肠道内,引起排便困难。
3、缺乏锻炼。糖尿病人常伴有肢体麻木、视力下降、反应迟钝以及脑梗死等并发症,尤其是老年体弱患者,体育锻炼或活动量减少,可致肠蠕动减弱,引起便秘。
4、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胃肠和胰腺的消化酶分泌随之减少,参与排便的肌肉张力变低,也会引起便秘。
5、精神心理因素。糖尿病是内分泌障碍引起的代谢性疾病,由于病程较长,患者容易出现焦虑、紧张、忧郁等情绪,这些情绪可使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导致便秘。
6、药物因素。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铁剂、阿片类药、抗抑郁药、抗帕金森病药、钙通道拮抗剂、利尿剂以及抗组胺药等也是引起便秘的原因之一。
每一个便秘的患者,都应该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如内镜检查、胃肠道X线、结肠传输试验、粪便造影、肛管直肠压力测定、肛门肌电图检查等。
对于器质性便秘,应针对病因治疗,如果是功能性便秘,可以采取以下办法来缓解:
1、多饮水,注意饮食搭配
膳食纤维的补充是功能性便秘首选的治疗方法。纤维素具有亲水性,能吸收水分,刺激结肠蠕动,增强排便能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糙米,胚芽粳米、绿叶蔬菜和水果等。同时,还应避免过度食用辛辣、燥热的食物,如辣椒、煎炸食物等。
平时多饮水,保持每天饮水量在 2000ml 以上,每日早晚各饮1杯约300~500ml的温开水,可改善脾胃功能,增强胃肠蠕动,有利于防止便秘。
2、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早晨起床后,无论有无便意,都尽量用力做排便动作,反复多次。因为通过肛门的节律性收缩运动,可以刺激肠壁感觉神经末梢,使直肠运动加强,产生便意。
排便时集中精神,不要阅读报纸和玩手机,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
3、适当补充益生菌
便秘患者常常缺乏双歧杆菌,可以通过补充益生菌调节肠道菌群,恢复肠道正常的酸碱度,避免渗透性水分流失导致的大便干结,促进肠道平滑肌收缩蠕动,有利排便。
4、药物治疗
应用B族维生素,如甲钴胺等,对糖尿病神经病变进行辅助治疗。胃肠促动力药,如莫沙必利片、伊托必利等,可增加肠蠕动,从而增加患者排便频率。有些中药,如四磨汤、六味安消、麻仁润肠、复方芦荟等,对便秘也有一定的疗效。
5、运动锻炼
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可以帮助促进肠胃蠕动,使盆腔肌肉、肛提肌等排便肌群肌力增强,促进排便。
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最首要的是将血糖控制好,出现慢性便秘时(持续>12周)或不适时要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