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难控?教你自查两种特殊情况

文 / 健康讲堂爱分享
2021-01-05 20:00

大家都知道1型和2型糖尿病,类型的划分关系到是否终身采用胰岛素的治疗。所以在确诊糖尿病时都很关心自己所患的糖尿病类型,但在实际的控糖中,有部分糖友虽然确诊为2型,可血糖忽高忽低很难控制(五驾马车明明做得很好)。

如果长期出现这种情况,就要考虑是否属于两种特殊的糖尿病了。一起来看看吧!

“1.5型糖尿病”学名缩写为“LADA”,可读作“拉达”。介于1型和2型之间,其实这种糖尿病并不罕见,只是过去人们对它不认识或认识不够,往往误诊为2型糖尿病,从而导致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正确,产生不良后果。

近年来,由于医生对其认识的加深和检测手段的提高,这种糖尿病的发现越来越多。

“1.5型糖尿病”的发现已有20多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诊断LADA的金标准,但是如果病人具有如下临床特点,应该怀疑是LADA:

1、起病年龄在15岁以上。

2、起病半年内口服降糖药物有效,可以不依赖胰岛素治疗,无酮症发生。随着病程进展,口服药物逐渐失效,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

3、起病时体重偏瘦或非肥胖。

4、无明显的糖尿病家族史。

5、伴有其他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如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等。

6、胰岛功能检测显示空腹和刺激后胰岛素和C-肽分泌均明显偏低。

上述6个特点可以提供诊断的线索,并不特异,确诊LADA主要是依赖于胰岛自身抗体的检测。

近年来许多学者建议所有初诊的糖尿病病人均应该检测胰岛的自身抗体,以利于早期发现LADA。

LADA治疗用药首选胰岛素,早期的胰岛素治疗既可以有效控制血糖,又可以保护残存的B细胞功能,达到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

胰岛素促泌剂是禁止用于LADA治疗的。因为此类药物会加速胰岛B细胞功能衰竭,导致血糖难以控制,增加了出现各种糖尿病急性和慢性并发症的机会。

对于单用胰岛素血糖控制不稳定的病人,可以加用双胍类药物来控制。

“脆性”的含义是指病情极不稳定,血糖忽高忽低难以控制。

“脆性糖尿病”又称“不稳定型糖尿病”,主要见于1型糖尿病病人以及某些胰岛功能近乎衰竭的晚期2型糖尿病病人,一般认为是病人的胰岛功能完全衰竭所致。

“脆性糖尿病”不是糖尿病的一个新类型,而是根据其临床特点来命名的。它具有血糖波动大,不易控制,容易发生酮症酸中毒和低血糖两极分化现象的特点。

1、病人通常体型比较消瘦,胰岛功能极差或接近衰竭。

2、病人病情极不稳定,即便是在饮食量、运动量和胰岛素剂量几乎恒定不变的情况下,血糖也会出现莫名的显著波动,特别容易发生低血糖、酮症酸中毒,甚至昏迷。

3、对胰岛素注射剂量的调节十分敏感,当血糖升高时,稍稍增加一点胰岛素注射剂量(例如2个单位)就发生低血糖,而血糖下降时,稍稍减少一点胰岛素剂量,血糖又明显升高。

弄清了这3个特点,糖尿病病人就可判断自己是否是“脆性糖尿病”了。

“脆性糖尿病”的治疗主要依靠胰岛素强化治疗,胰岛素泵通过精确设定泵的基础输注率和餐前大剂量,提供最接近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的胰岛素输注,从而使病人的血糖得到相对平稳的控制。

对于没有条件装胰岛素泵的糖友,可以采取一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的方法,即三餐前注射短效胰岛素(或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睡前注射中效胰岛素(或超长效胰岛素类似物),与每日1~2次注射胰岛素相比,这种一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的给药方式更接近于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模式,对减少血糖波动的效果更好。

必要时,也可考虑加用某些口服降糖药(如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及胰岛素增敏剂),于减少血糖波动也有一定的帮助。

鉴于“脆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在治疗中我们应注意以下6点:

1、血糖控制不宜过严。由于“脆性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极不稳定,低血糖风险极高。

因此,对此类糖友的血糖控制标准不宜太严,空腹血糖控制在8.0~10.0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不超过13.0~14.0毫摩尔/升即可,以避免发生严重低血糖。

2、胰岛素调整幅度不宜过大。“脆性糖尿病”病人对胰岛素十分敏感,胰岛素血药浓度的微小改变,也会引起血糖的显著变化。

因此,对胰岛素剂量的调节应十分谨慎,以防止低血糖或高血糖的大幅波动。

3、应尽量选用胰岛素类似物。在实施强化治疗时,用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取代中、长效胰岛素,用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取代短效胰岛素,可以更好地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有利于血糖的平稳控制。

4、“脆性糖尿病”糖友尤其要重视生活有规律,应做到吃饭定时定量、少吃多餐。运动也要定时定量。

5、情绪对血糖的影响在脆性糖尿病病人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情绪变化可以引起血糖波动;血糖波动又可导致情绪改变,二者互为因果。

因此调整心态,避免情绪波动,保持良好睡眠,这也是确保血糖平稳的前提。

6、要加强监测,最好自备血糖仪,经常多点的血糖监测,尤其是夜间2~3时的血糖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