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糖尿病,这个趋向“年轻化”的疾病也要警惕!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骨质疏松症趋向年轻化,很多人小小年纪就患上了骨质疏松症。而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以下情况较为多见,分别从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4个方面来说说。
病因1.佝偻病发生在婴幼儿童,即骨骺闭合以前的骨缺钙疾病。这种病的发生是由于孕妇在怀孕期间摄取钙质过少及维生素D缺乏,或哺乳期喂养方法不当,或由其他原因导致钙、磷比例失调而继发的骨质疏松症。
2.软骨病发生在骨骺生长板已经闭合的成人骨化障碍。该病见于成年人,与体内钙、磷代谢障碍及维生素D不足等因素有关。3.肾病如:肾功能衰竭、肾移植术后等原因造成钙、磷从体内丢失过多,导致骨质疏松。4.消化系统疾病如:肝硬化、慢性胰腺功能不全。胆道瘘、胃肠部分切除术等导致钙、磷吸收障碍及维生素D缺乏。5.遗传性疾病如:假性维生素D缺乏、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造成的骨骼代谢异常。6.药物服用某些药物导致骨质疏松。如长期服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引起骨质疏松症,抗癫痫药引起的骨质疏松症等,这些药物可干扰维生素D的代谢过程,不利于骨骼的形成。

超声骨密度检查设备由于其便于携带,操作简单,可以作为筛查工具。治疗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疗程以年计算。1、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补钙根据国家标准足矣。过量补钙有增加肾结石和冠心病的风险。补充活性维生素D骨化三醇能帮助钙吸收,这是治疗骨质疏松的基础。
2、双磷酸盐治疗继发性骨质疏松的常用药物,可以大幅提高骨密度。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前要查钙、磷、骨代谢,又因其对肾功能有损伤,使用时应每半个月检查肾功能。3、降钙素能有效缓解骨质疏松症引起的骨痛。骨折急性期患者若不能使用双磷酸盐,可使用降钙素来增加骨量。4、雌激素及其受体调节剂雌激素能抑制破骨细胞,但会增加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风险。而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可以替代雌激素选择性的作用,发挥类雌激素作用,但是不作用于分管乳腺和子宫的雌激素受体上,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乳腺癌和子宫内膜癌的风险。5、甲状旁腺激素(PTH)药物特立帕肽:主要成分为PTH,能刺激成骨细胞,低剂量间歇给药优先刺激成骨细胞发挥作用,长新骨,增加骨密度效果最好的。这是近年出的一类新药,价格较昂贵。
1、控制饮食结构,避免酸性物质摄入过量,加剧酸性体质,多吃含钙及蛋白质的食物,多喝牛奶及奶制品,多食深绿色蔬菜。牛奶及豆制品含钙较多,鱼、鸡、牛肉蛋白质含量丰富。
7、保持正确姿势,不要弯腰驼背,以免增加骨骼的负担。8、不要经常采取跪坐的姿势。9、防止各种意外伤害,尤其是跌倒容易造成手腕、股骨等处的骨折。10、定期做X光摄影及骨质密度检查。孙连增医生,淄博市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长期从事内分泌科、营养科工作。任山东省医师协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常务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内分泌科医师分会委员、山东省医师协会临床营养分会委员、山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糖尿病分会委员等。版权声明本文转载,欢迎转发朋友圈
-End-⭐⭐⭐为优化频道内容,给您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医学界内分泌频道”诚邀您参与读者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