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发症】肌肉萎缩,肌肉无力,很可能是糖尿病性肌萎缩

文 / 健康时光在路上
2020-12-14 10:50

糖尿病性肌萎缩是在糖尿病中不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并发人群多是老年糖尿病友。糖尿病中所造成的神经病变中,以对称性躯体感觉神经损害最常见,特别是肢体远端多发性末梢感觉神经异常,其次是对称性运动神经病变。因此,糖尿病性肌萎缩症的发病率极低。

糖尿病肌萎缩具有如下特点:肌无力、肌萎缩,部分可出现肌痛;受累部位以骨盆带、大腿部为主,也可见于肩胛带、四肢近端肌群、大小鱼际、腹肌等;肌肉活检示肌纤维萎缩,脑脊液示蛋白质升高。

  • 神经源性肌萎缩

常见的原因为废用、营养障碍、缺血和中毒。前角病变、神经根、神经丛、周围神经的病变等均可引起神经兴奋冲动的传导障碍,从而使部分肌纤维废用,产生废用性肌萎缩。另一方面当下运动神经元任何部位损害后,其末梢部位释放的乙酰胆碱减少,交感神经营养作用减弱而致肌萎缩。

  • 肌源性肌萎缩

是由肌肉本身疾病,可能还包括其他一些因素,如肩带或面肩肱型的肌营养不良患者,通过形态学检查证实为脊髓型肌萎缩。用微电极技术检查患肌营养不良的动物,显示机能性失神经肌纤维者约占1/3。

两大类主要因素可以引起“肌萎缩”:神经受损称神经源性肌萎缩;肌肉本身的疾病称为肌源性肌萎缩。

  • 锻炼——有氧运动

根据自己的年龄和身体状况选择适当的锻炼项目。多做有氧运动。人体的肌肉组织与其他组织、器官一样,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进行新陈代谢。

老年人肌肉组织的新陈代谢特点是:已经发展到负平衡,即新生少于损失,而且负平衡的程度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加重。锻炼的目的是让负平衡的发展减慢。

每次运动之后应立即躺下或坐下休息1小时左右。因为肌肉的新生不可缺少生长激素,而生长激素在睡眠时和运动后立即休息时大量制造。

所以,晚上睡觉前做适当的锻炼肌肉的运动(活动量小),运动后马上洗脸、洗澡,然后睡觉,更有利于肌肉的新生。

  • 食补——适当补锌

人体需维持适当水平的锌浓度。由脑垂体合成的生长激素,如果能够及时与锌按1:1比例结合,其效力可显著提高。

此外,含锌酶可促进肌肉蛋白的合成。所以,应通过补锌维持机体较高水平的锌浓度。

  • 控糖——预防神经病变

良好控制血糖,纠正血脂异常,控制高血压。定期进行筛查及病情评价,所有患者在诊断糖尿病后至少每年筛查一次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对于糖尿病程较长,或合并有眼底病变、肾病等微血管并发症的患者,应该每隔 3~6 个月进行复查。

加强足部护理: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都应接受足部护理的教育,以降低足部溃疡的发生。 吸烟对糖尿病神经病变影响也很大,糖尿病病人要尽量戒烟,保护血管和神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