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妈得糖尿病才3年,已从头伤到脚,后悔这些坏习惯没早改

文 / 快来聊健康
2020-11-16 09:52

“爸爸,奶奶病了,在床上睡了好几天,今天我陪她去看病,她在公交车上还吐了,你快回来看看吧!”

正在上班的我突然接到7岁女儿豆豆的电话,一时间心焦如焚。

我赶紧给妈妈打电话,她正躺在床上睡觉,电话那头传来有气无力的声音:“没事不用回来,别耽误你上班。我去附近卫生院看了下,可能是中暑了,我喝了瓶藿香正气水,睡一觉就好了。”

我叮嘱了几句就挂断了电话,赶紧忙完手头的活,一下班就直奔68公里外的家。

一路上,我心里感到很内疚,妈妈查出糖尿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已经3年,但学过医的我,却很少有时间关心她的病情变化。

我下意识地认为,只要按时服用降压药和降糖药,管住嘴、迈开腿,管好糖尿病和高血压不是什么难事。但这次妈妈病情的突然变化,让我心里开始一阵阵担忧。

回到家,已经是晚上9:30,来不及吃饭,我一边详细询问妈妈的症状,一边开始给她做简单的身体检查。

见到了我,妈妈总算是找到了主心骨,尽情地倾诉她这几天的难受:“我头晕心慌,晚上口渴出虚汗,走路腿软没劲,左手凉,左脚却特别热,脚背还疼,切菜不小心伤了手,一周多都没好,眼睛看啥东西都发黄……”

我用手摸了摸妈妈的手脚,确实手脚的温度明显不一样:左手凉,左脚热,右手右脚温度正常。考虑是糖尿病引起的周围神经病变造成的。

妈妈的左手食指有一个1厘米长的小伤口,看着不深,但迟迟不愈合,这在糖尿病患者群体很常见,血糖没控制好,身上的伤口都愈合得慢。再看妈妈面色蜡黄,有气无力,看起来确实病得不轻。

我给她测了下体重、血压、血糖。体重68公斤,血压132/78mmHg,这些都还正常。但血糖却严重超标:15mmol/L,几乎比正常餐后血糖高了1倍。

我判断妈妈这从头病到脚的根源在于血糖没控制好。我挺奇怪,记得她医生给她开的降糖药可不少啊!二甲双胍、格列美脲、伏格列波糖、胰激肽原酶肠溶片,这4种联合用药还降不下来血糖?

(糖尿病真正可怕的是可引起多种并发症)

妈妈的血糖没控制好,不可避免地出现各种并发症信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一想起糖尿病患者因并发症失明、残疾甚至肾衰竭的惨状,我心里忍不住一颤:妈妈查出糖尿病才3年,就已经出现这么多并发症?

问起妈妈的饮食,她说最近一周每顿一个鸡蛋,一袋纯牛奶代替主食。但一旁的爸爸当场揭穿了她的“罪状”:“你妈不忌嘴,每次饭剩下舍不得倒掉,吃得特别多。国庆节你买的汾酒她半月喝了3瓶,还吃甘蔗、西瓜,一天吃好几个柿子……”

“啥?”从爸爸的嘴里听到老妈的“种种恶行”,我气得不行:“哪有你这样的糖尿病人啊?自己得啥病遭啥罪不知道?还喝酒?你能(河南方言)得不轻啊?”

(糖尿病饮食管理非常关键)

糖尿病患者要少吃主食、甜食,少喝碳酸饮料和酒,我这亲妈是一样没遵守。特别是白酒,看似降血糖,实际上却损害身体的各个器官,加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展,这身体不出毛病才怪呢!

一旁的老妈听着我们的批斗,却感到特别地委屈:“我吃完饭一会就感觉饿,饿得心里发慌……”

“饿?饿是血糖没控制好,下次感觉饿了就吃黄瓜!饱腹又降血糖!还有,以后每天一万步,感觉吃多了就多走路,把多余的能量都消耗掉。”我说。

老妈嘀咕道:“我咋知道自己一天走了多少步?我天天晚上去跳广场舞,活动量还不够啊!”

我褪下手腕上的智能手表给老妈戴上,教她怎么看步数,扫二维码付款,刷公交卡,看天气和时间,还给她调好闹钟。拿到“高科技玩具”的老妈一时间忘了“挨批”的不快,对着手表开心地划个不停。

第二天一早,我七点多就出门陪妈妈去医院看病。

在北京看病,由于患者实在太多,经常发生“排队1小时,看病3分钟”的情况。

在有限的时间,很多老年患者很难条理清晰地表述自己的症状,不能很好地跟医生沟通病情。所以,如何做好看病前的准备,提高和医生的沟通效率?这也是我要提前考虑的问题。

大家常用的办法是带上记录着患病过程及用药情况的病历本及检查资料,但妈妈之前没有在北京看病,老家的病历本也没有带过来,这一条只能放弃。

我想的办法是,在纸上简明扼要归纳总结妈妈的主要症状、病程、用药情况、致病因素等信息,以便医生在问诊时快速了解病情。

(这是我陪妈妈就诊时提前手写的简要病历)

由于疫情影响,医院人不多,在自助挂号机取完号后,没等多久就轮到我们就诊。

我带妈妈进去,首先拿出了提前手写的简要病历,医生看了眼前一亮,重点问了下妈妈的视力情况、手脚的异常症状。

医生说:“你吃二甲双胍时间长了,降糖效果不太好,我给你调下药吧。二甲双胍换成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这种药长期降糖疗效较好,低血糖的风险更低一些。另外,你的视力有点小问题,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换成羟苯磺酸钙胶囊。手麻脚热的问题可能是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的,可以吃点营养神经的维生素B和促进微循环的血栓通胶囊。”

我说家里有我爸吃的血栓通胶囊,还有两瓶复合维生素是否可以代替维生素B?医生说可以吃,就只开了3盒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5盒羟苯磺酸钙胶囊,花费390元。

妈妈在一旁感到不可思议,她连忙问医生:“我还要不要在医院做检查,要不要住院输液治疗?”大夫听我说家里有血糖仪,就没有让我妈在医院测血糖,说也不需要住院,每周在家定期测血糖,一个月后吃完了药复查就行。

从诊室出来后,妈妈像心里落下了一块大石头,脸上也稍稍露出了笑容,她大概没想到看病这么轻松,而且不到3分钟就结束了看病过程。

取完药出医院大门时,我突然想起一个隐患:妈妈要吃4种降糖药,1种降压药,1种降脂药,再加上维生素和血栓通胶囊,一顿要吃8种药,不识字的妈妈很可能会漏服或误服一些药,给身体造成一些难以预料的伤害。

我让妈妈在医院门口等着我,飞快地穿过马路到对面的药店,买了几个带4个小格子的便携式药盒。回到家后,我把妈妈要吃的4种降糖药,分别装到4个格子里,给她说明每一顿要吃的量。一个药盒是3天的药量,一次我给她配好两周的药量。药盒每格药清晰明了,妈妈一看就懂,避免了多吃、少吃、误吃等风险。

(便携式药盒放着我给妈妈配好的4种降糖药)

由于单位离家太远,我没有办法每天回家帮妈妈测血糖。7岁的女儿自告奋勇帮奶奶测血糖,5岁的儿子拿碘伏棉签帮奶奶消毒,我看着两个孩子一边认真配合,一边问奶奶疼不疼的情景,忍不住笑着抹了把眼泪。

妈妈在服药两周后,餐后血糖顺利地降到6-7mmol/L之间,血糖总算正常了。她不再饿得心慌出虚汗了,手脚也感觉正常了,视力逐渐好转。她现在又可以和同伴们开开心心地跳广场舞了。

写到这里,我想起30年前的一个冬季夜晚,冒着大雪,妈妈背着感冒发高烧的我,走了几里路去敲响邻村乡医的家门。

如今,妈妈老了,身体毛病多了,需要人照顾,幸运的是我可以陪在她的身边,分担她的伤痛,用微不足道的一点孝心留住妈妈最温暖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