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糖尿病的人,如何判断是否需要用胰岛素?用不用的后果有啥不同

文 / 男性健康信息
2020-10-29 10:11

【专业医生天天与您说健康】

有糖尿病的最关心的问题莫过于将血糖控制好,这确实是糖尿病最基础的治疗,实际上对血糖的控制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要从数值上把血糖控制到目标范围,二是要避免血糖的波动,尤其要知道血糖的波动比单纯的高血糖危害更大。对于血管的控制措施,生活方式干预比如饮食控制、运动锻炼是基础,药物治疗也是需要的,而药物治疗分为口服降糖药和注射胰岛素;因为注射胰岛素相对比较麻烦,不少人不愿意采用。那么,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需要胰岛素治疗呢?用与不用的后果有啥不同呢?

首先来了解一下胰岛素在血糖控制中是如何起作用的?

众所周知,血糖是机体各组织细胞进行生理活动的能量物质,但血糖无法自行进入组织细胞中,必须依靠胰岛素作为载体运送进去,糖尿病这所以发生的原因就是因为自身胰岛细胞受损或是部分凋亡,不能分泌出足够的胰岛素,血糖得不到利用而大量滞留在血液中导致了血糖的升高。

正常人在空腹状态时,机体只需要分泌少量的胰岛素即可满足运送血糖的需要,此时的胰岛素水平称为基础胰岛素;在进食后,血糖迅速升高,便会刺激胰岛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增加血糖的运送,从而降低并维持较低的血糖水平,此时分泌的胰岛素称为餐时胰岛素。有糖尿病的人由于胰岛细胞分泌功能下降,丧失了这样的调节功能,血糖便得不到有效控制,主要分为几种情况:

表明机体胰岛细胞分泌基础胰岛素和餐时胰岛素的功能同时下降,通过生活方式干预或口服降糖药可以同时提高两种状态下的胰岛素分泌量,使整体血糖水平得到有效控制。但当自身胰岛细胞丧失较多时,即便口服了降糖药也无法刺激胰岛细胞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此时即需要同时补充基础胰岛素和餐时胰岛素来控制血糖。

表明机体胰岛细胞大多处于受损状态,空腹状态下由于对胰岛素需求量较小,胰岛细胞对血糖的刺激敏感性下降而“懒”于分泌胰岛素,致使空腹血糖总是偏高;但胰岛细胞在进食后高血糖的刺激下,能迅速做出反应分泌较多的胰岛素增加餐后血糖的利用,餐后血糖便可得到有效控制。在服用降糖药后如何这种情况仍然得不到改善,最简单有效的措施就是注射补充基础胰岛素的空腹血糖控制达标。

表明机体胰岛细胞对餐后高血糖刺激的反应能力下降,高血糖状态下胰岛素分泌能力严重不足,即使服用了降糖药也无法增加餐时胰岛素的分泌量,此时就需要及时注射补充餐时胰岛素达到控制餐后血糖的目的。

综上所述,胰岛素的使用是为了更好地将空腹血糖与餐后血糖同时控制达标及避免血糖的波动,这是控制血糖最理想的状态;更为重要的是,注射补充所需要的胰岛素后可以减轻自身胰岛细胞的分泌负荷,实际上是对胰岛细胞的一种保护,要知道糖尿病之所以随着病程的延长控制血糖的难度会越来越大,就是因为自身胰岛细胞不断在丧失,而及时补充外源性胰岛素可以减缓胰岛细胞丧失的进程,从而起到减缓糖尿病病情的作用。

因此,有糖尿病的人在出现上述几种血糖控制不佳的情况时应当及时接受胰岛素治疗,目前临床使用的胰岛素即有提高基础胰岛素水平的中长效胰岛素,也有增加餐时胰岛素的速效胰岛素,还有同时提高基础和餐时胰岛素的预混胰岛素,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使用。

总之,血糖能得到平稳控制是糖尿病治疗最基础的需要,需要使用胰岛素时不要犹豫更不要排斥,这是实现阻止与延缓糖尿病各种并发生发展的保证,获益将是巨大而无可替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