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医20年:面对疾病不能极端,糖尿病最不能忽视的,就是脾虚

文 / 健康科普魏
2020-10-11 07:46

有个糖尿病的病人找我,说,“两周前,我在上班,有同事发烧,我主动送同事去医院,然后同事验血,我没事也去验血,结果验出血糖高达18点。医生告诉我要么终身吃降糖药,要么终身打胰岛素,当时我就吓得晕倒了。”

我说,“这都能吓得晕倒?”

她说,“中医真的能治好糖尿病吗?要治多久?我这么年轻就有糖尿病该怎么办啊?我还有两个孩子没长大,他们该怎么办啊?虽然吃降糖药血糖正常,但想到一辈子都无法痊愈,我就觉得生命没有意义。”

我说,“病了就面对疾病,不用害怕,而且人还年轻,从中医的角度看,治疗效果应该比较好,完全可以康复。”

她说,“我从来没见过一个得了糖尿病完全康复的人。”

我说,“那是因为他们都是吃降糖药或者打胰岛素。没有从人体的角度治病,只是控制症状而已。”

这样一说,她似乎有些信心。

我看她尿量较多,口干,总想喝水,身体乏力,精神疲惫,身体开始明显消瘦,气短自汗而容易感冒,腰酸腿软。

开方:生黄芪,生地,苍术,玄参,葛根,丹参。

她身边的老公一下就不乐意了,说,“糖尿病那么燥,她整天口渴得要命,你怎么给她用这么大量的黄芪和苍术?这能行吗?”

我说,“谁告诉你不行的?”

他说,“我同学就有学中药的,他告诉我,糖尿病是燥病,得滋阴才行”。

我说,“你滋阴,不健脾,是白费功夫。黄芪和苍术都是健脾的,对你妻子来说很有必要。治你妻子这种糖尿病人,不健脾,就是在坑她”。

2个月后,她才来复诊,她血糖正常了,她特别高兴,那天来面诊,神采飞扬,说话特别多,感谢的话也特别多,看她这个情绪,我提醒她,“你不要太在乎那个指标,只要身体感觉舒服就好,但也不要轻视这个病,毕竟是脾虚造成的,不是几剂药就能好的,要坚持巩固喝复诊。”

她猛点头,但这次面诊后就没有再来面诊了。

她一直不来面诊,但我知道她虽然血糖指标正常,但根本不在血糖治病,而在于脾的虚亏,脉象很明显地告诉了我这一点,她以西医思维,认为血糖指标正常了就是好了。

但医不叩门,我总不能问她,“你来不来看病啊?否则会很严重的!”如果这样说,有威胁恐吓别人的嫌疑。

半年过去了,她来面诊了,她说,“自己本来觉得身体不错了,非常开心,但最近感觉左边头有点疼,我老公提醒我量一下血糖,结果血糖达到了8.4,虽然不是很高,但的确上升了,我又开始害怕了,问老公怎么办?”

我老公说,“医生不是提醒你要巩固吗?也叮嘱你坚持复诊,结果你得意忘形了。”

她说,“这时我才想起你面诊时嘱咐我的话,所以马上来面诊。”

我在原方上面稍作加减,说,“这次可别像以前那样了,记得复诊和巩固。”

她这次前后复诊了5词,她的血糖指标,已经正常有差不多一个月了。我告诉她,“你还需要坚持治疗一段时间,你是否坚持能治疗?”

她说,“我保证,一定坚持治疗到你认可为止。”

简单的说说,我为什么要说,“糖尿病,不健脾就是坑人?”

脾,能生气。气,就有收摄的作用。脾,还能运化水谷精微,有让身体吸收利用水谷精微的能力。脾虚,则气虚,气虚,则收摄作用失常,同时,身体运化的能力降低,于是精微物质外泄。所以,糖尿病患者最不能忽视的,就是脾虚的问题。

其实,临床上,这样的病人有很多,有人是一开始患病就颓废了,一蹶不振。

这位病人一开始是特别害怕,觉得年纪还小,怎么会有这种病?心里接受不了。但经过治疗,发现血糖指标正常后,又觉得没什么,于是好了伤疤忘了疼,把我叮嘱的话早扔一边了。

患病需要一个好的心态来面对,尤其比较严重的病,否则治疗起来要走很多弯路。这就像一场修行,要过关,首先是自己心里的关。

这位病人幸运的是糖尿病发现较早,而且自己身体还不错,否则血糖没那么快正常,有些人需要一两年血糖才能正常,这需要一个好的心态来面对,如果没有正确的心态,很容易半途而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