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病的药该贵还是该贱,糖尿病医生从降糖药的角度和大家聊一聊
之所以说起这个话题,是因为今天的门诊对降糖药物的药价提出质疑,
起因就是阿卡波糖从60多元降到了5块多钱,达格列净从200多元降到了60多元,利拉鲁肽从800多元降到了300多元,瑞舒伐他汀从40多元7片降到了1块多钱28片。
普遍的看法是,
“那么便宜的药物,能治病吗?
自从换了这种便宜药物,我的血糖就高起来了!”
然后普遍的要求就是要使用那种价格高一些的药物。
虽然反复讲了药物的质量是没有问题的,国家采购和医院进药都是符合流程的,不会因为价格的问题而让药品的质量打任何折扣。
然而,作用并不是太大。
一些病人还是强调,换药了血糖高了/不舒服了等等,“便宜无好货”呢,治病的药哪能这么便宜呢?
确实,“黄金有价药无价”,从古至今,药物的价格就应该是高一些的,更能让病人产生信任感,才能和宝贵的生命相匹配。
可是现在,药品变成了野草价,不由得让患者产生怀疑,甚至一些医务人员在给病人制定治疗方案时也会不由自主的规避过于便宜的药物。
90年代可以说是糖尿病药物临床应用的黄金时期,在这20年间,糖尿病药物的作用机理从单纯的补充胰岛素、刺激胰岛素产生,到肠道、肾脏、中枢等多个部位发挥作用。
这些新型的降糖药物在上市之初价格都非常昂贵,例如艾塞那肽,每次需要1800多元,西格列汀7片90余元。
西格列汀是DDP-4抑制剂,2000年,默沙东制药将DPP-4抑制剂的研发作为重点项目,在美国默克实验室组成了多学科综合性研发团队,这个团队陆续筛选了80余万种化合物,通过合成改良2000多个化合物,最终于2001年发现了一种高选择性小分子DPP-4抑制剂,经过毒理和安全评估后,很快进入临床试验,并命名为“西格列汀”。
2006年,FDA证实批准盐酸西格列汀上市,成为第一个在全球获得批准的DPP-4抑制剂,同时也开创了“列汀”类治疗糖尿病的新时代。2009年,中国国家食品药物品监督管理局证实批准盐酸西格列汀在中国上市。
默沙东的盐酸西格列汀研发从立项到在美国上市,耗时不到7年,已经远远快于其他药物,但这其中有倾注了科学家多少心血和资金的投入,已经远超过7年的时间成本。
但是很多新药在早期应用阶段其价格并不是用生产成本来评价的。一种药物从研发到上市,这期间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时间和金钱,很多药物的研发在投入了数亿甚至数十亿美元后也不一定能够用于临床。
全球制药企业罗氏公司曾统计,药物从最初的实验室研究到最终摆放到药柜销售平均要花费12年时间,需要投入66.145亿元人民币,7000874个小时,6587个实验m423个研究者,最后得到1个药物,是不是“一将功成万骨枯”。
高价、利润及专利期保护才使得有人愿意在此领域进行研发与投入。这些药物的价格能够大幅度下降的原因是因为一旦药物研发成功后,其生产成本并不是很高,即使是售价非常昂贵的药物其生产成本也不是很高。
现在政府议价,才能把价格降到非常合理的价格,生产厂家还是那些厂家,质量还是那样的质量,变化的可能就是心理。
我是爱生活、爱美食的孙医生,持续为大家提供优质健康知识。糖尿病、肥胖症等代谢性疾病越来越多,还可能影响家庭和下一代的幸福。好好控制血糖、体重才是治疗的根本。
如果本文对您有所帮助,关注并点赞是对我的最大支持。如果您身边的亲人和朋友有这方面的问题,请转发给他们,这是对家人和朋友最大的关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