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血脂管理进行时——“达标获益 尽适可能”血脂异常案例征集项目,扬帆再起航!

文 /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糖尿病
2018-07-31 15:06

7月26日,由中国医学论坛报社主办、诺华公司赞助的《“达标获益 尽适可能”血脂异常案例征集项目》第二阶段——2型糖尿病(T2DM)血脂管理研讨会,在依山傍海的烟台隆重召开!大会主席长海医院邹大进教授及来自全国各地的十几位内分泌领域专家亲临会议现场,为项目的顺利推进集思广益、出谋划策!

项目概况

《“达标获益 尽适可能”血脂异常案例征集项目》第一阶段已在2018年度面向全国心内科、内分泌科临床医师征集血脂异常相关病例,经过初筛评选出150个优秀病例。优秀病例首先在院内进行分享并由院内专家进行点评,同时参加在24个城市举办的线下城市赛,经现场专家评委打分后,从150个病例中评选出35个病例参加3场区域赛,最终将有10个病例进入全国总决赛参加三甲角逐!项目还将采取“血脂病例学院”、“月度之星评选”和“优秀病例合集”等丰富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对优秀病例进行推广。

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高 2 ~4倍, 糖尿病是冠心病的等危症,血脂代谢异常是糖尿病发生冠心病及相关心血管疾病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 T2DM患者有 42%合并血脂异常,其中仅55%的患者接受了调脂治疗。遵循指南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积极调脂治疗,是显著改善T2DM伴血脂代谢异常患者临床预后的关键所在。因此,为进一步加强临床医生对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危害性的认识,并提高诊治的规范性,在临床工作中合理使用降脂药物,改善患者预后,项目第二阶段将主要在内分泌领域开展病案征集活动。期待通过专家们对优秀病例的深入讲解,能够为广大临床工作者提供诊疗参考,为我国糖尿病领域血脂异常的防治工作贡献力量!

主席致辞

邹大进 教授

邹大进教授在主席致辞中表示,“在临床治疗中,内分泌科医生对血脂的管理重视不足,调脂药物在临床的处方率也非常低,仅约20%。而糖尿病患者又是必须进行血脂管理的人群,如果不对这类患者进行规范化的降脂治疗,则最终会因发生心血管事件而死亡。糖尿病的管理包括控制胆固醇、控制血压、血糖管理、体重管理、抗血小板治疗,而目前国际上强调,医生的重视程度应从原来的A(降糖)B(降压)C(降脂),调整为C(降脂)B(降压)A(降糖)。这是因为对于T2DM患者,如果胆固醇能够达标,则心血管疾病风险可以下降50%以上。因此,我们内分泌科医生的治疗观念需要转变,在未来针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应更加重视调脂治疗。”

研讨会掠影

姬秋和教授:从指南出发,看糖尿病治疗的现状与重要性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姬秋和教授就《中国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防治专家共识》 (2017修订版,以下简称共识)进行了详细的解读。T2DM患者合并血脂异常,可进一步增加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的风险。一系列新研究结果的发表、新共识的颁布,促使了血脂异常管理理念进一步发展。因此,为了进一步优化我国T2DM患者的血脂管理,对2011年版的《共识》进行修订。姬教授认为,临床医生遵循专家共识中血脂异常的个体化处理原则,确定T2DM 患者调脂治疗的具体目标值,选用合适的调脂药物、剂量及疗程,是改善T2DM 伴血脂代谢异常患者临床预后的关键所在。

他汀类药物是首选的降脂药物,在兼顾疗效、安全性及费用的基础上选用中等强度他汀,适合大部分T2DM 合并血脂异常患者的降脂治疗。若血脂未达预期目标,则可在强化生活方式干预的同时,加用其他非他汀类药物如贝特类药物或依折麦布。血脂达标后,仍需长期维持治疗。姬教授最后强调,治疗性生活方式改变不仅是治疗T2DM 患者血脂异常的基础,更是预防T2DM 患者血脂异常的根本手段。

专家研讨(按发言顺序):

祝开思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五医院

内分泌科医生对糖尿病患者的降脂治疗重视不足,在未来应该加强在这一领域的推广工作,提高临床医生的认识,加强血脂管理。

姜兆顺教授

济南军区总医院

严格的生活方式干预可以有效降低血糖,但血脂的达标则很难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实现。针对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应加强血脂管理,以减少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吴汉妮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内分泌科的医生,普遍更加重视血糖管理,但目前有众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加强糖尿病患者的血脂管理,会带来更多获益。今后内分泌科医生应转变观念,补短板,重新重视从前被忽视掉的血脂管理领域。

王静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一七医院

在内分泌领域,确实长期存在他汀药物处方率低的现状,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内分泌科医生普遍存在的“重降糖,轻降脂”的思维模式。

祝之明教授

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美国心脏病学会(ACC)曾首先提出了心血管疾病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这一观点。在临床实践中,也经常发现许多的糖尿病患者,体型并不胖,饮食也很注意,但血脂不达标,实际上这类患者是脂代谢出了问题。对这类患者予以他汀治疗对于减少其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十分必要。

魏平教授

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

针对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还应强调综合治疗模式下的个体化治疗,并重视血脂的达标管理。对于绝大多数T2DM患者,中等强度他汀是可选的降胆固醇治疗药物。经过中等强度的他汀类药物治疗后仍不达标者,可在他汀类药物治疗基础上考虑联合治疗或高强度他汀治疗。

吕肖锋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总医院

糖尿病的治疗要强调综合治疗,血糖管理是基础但不代表全部,降压、降脂、抗血小板和体重管理同样重要。未来,针对不同患者,甚至同一患者的不同时期,还应该进行精准化的个体治疗。

李玲教授

中国人民解放军医院四零一医院

在我国,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高血压的患者是临床中非常常见的一类人群,对于这类人群的治疗,我们还应着眼于疾病最主要的危害,即不良的大血管事件。因此,我非常认同对于糖尿病管理的重视程度应遵循“CBA”的顺序,把降血脂管理放在首位,并兼顾整体,可能为患者带来更多获益。

最后,邹大进教授总结道,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的防治中,最未被满足的需求即脂质三联症(脂质三联症被认为是2型糖尿病患者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①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sdLDL)水平升高;②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③高甘油三酯血症)还没有得到全面的管理。

在临床血脂管理中,我们应该注意五个“合适”:①合适的启动,即加强内分泌科医生对患者的降脂管理;②合适的药物(有效针对脂质三联症),PROBE研究表明,氟伐他汀对T2DM患者脂质三联症的所有成分均有明显改善,在所有他汀中具有明显的优势;③合适的他汀强度,临床中80%的患者应用中等强度他汀,可以有效改善血脂异常状况,胆固醇吸收抑制剂依折麦布和PCSK9 抑制剂可作为他汀不耐受或单药治疗LDL-C不能达标的联合用药;④合适的疗程,即终生治疗;⑤合适的配伍,避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选择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小的他汀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