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巧吃粽子血糖照稳

文 / 糖尿病同伴
2018-06-16 15:01

端午节来临前夕, 一年一度的包粽子大赛如约而至,到今年已经是第五届了, 在活动现场,有些患有糖尿病的几乎都在问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糖友能吃粽子吗?”、“怎么吃才能不升血糖呢?”现场咨询医生耐心细致的给予解答。

转眼端午又来到。时至今日,端午节在我们国人眼中,仍旧是十分盛行的传统节日。这天有诸多的节俗:赛龙舟、吃粽子、饮(洒)雄黄酒、挂艾蒿等等。由于地域性的差异,各地还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庆祝方式,但是流传最广的便是吃粽子。

关于粽子:传统的粽子大都是糯米的,但是如今根据地域和人们各自不同的需要粽子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如豆沙粽、肉粽、酸菜粽等等。但是,无论什么馅的粽子都离不开糯米,因为糯米制作的粽子口感粘糯。

糯米的升糖指数:粽子大都是用糯米做的,而糯米的血糖生成指数(GI)>70,为高血糖生成指数食物,

糯米的热量及营养信息

相信许多糖尿病友都有这样的疑问:糖尿病友面对粽子要如何应对?糖尿病同伴今天也特意找到了“共同照护”团队卫教师车城鑫请教,整理一份关于吃粽子的窍门,总之呢:

①粽子并非不能吃,但要当主食来吃。

②粽子+青菜+豆鱼肉蛋才是合理搭配。(饭后的运动也是很重要的。)

③只要搭配好,血糖才不高。

每逢佳节必三斤,身边的好多糖尿病友,心情与其他人不一样,当大家欢天喜地期待过节的时候,糖友们反而很苦恼,看着满桌丰盛的菜肴,多想把血糖控制通通抛诸脑后。吃完后看到血糖值心中懊恼着自己怎么又失控了,不吃,好像又没有与家人一同过节的感受,吃与不吃成为难题。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马上来临,是不是最应景的粽子以及美味的菜肴就应该拒绝往来呢?下边让我们看看糖友们该怎么享受端午好时光

糖尿病人能吃粽子吗?用三个步骤就可以知道怎么选择粽子能避免血糖波动过大呢?

1、糖尿病人能吃粽子,学会主食换换换,选小不选大

看粽子的大小,也就是所用的糯米量多寡。

正常相应的交换份如下:100g粽子=1两生大米=3/5碗熟米饭=3/5馒头=9张饺子皮=约40g糖=约200卡能量,那么当吃一个100g糯米的粽子,就要减少主食相对应的量。

2、糖尿病人能吃粽子,尽量选咸不选甜

粽子馅料的种类各种各样。如:肉馅、蜜枣、蜜饯、栗子、红豆、绿豆、火腿等。您能辨别哪些是含糖量高的吗?接下来看选择粽子是什么种类的馅。

如果吃“肉丁”不含糖的馅料,就同上减少相同交换份数的主食量。如果吃的是“蜜枣、蜜饯”精致糖的馅料,以及栗子,红豆、绿豆、火腿等含淀粉量高的馅料时,建议减少主食的量要再多些。

3、糖尿病人能吃粽子,吃的不简单 血糖不高攀

当我们仅仅只是去吃粽子,仅有主食没有其他的种类的食物来搭配时,会发现餐后血糖波动很大,因为糯米含有最容易升血糖的支链淀粉,也容易造成肠胃蠕动不佳,消化不良的问题,如何来搭配,让血糖更平稳、减少肠胃不适呢?

与全谷根茎类最密切的朋友,不可缺少的就是蔬菜,把粽子当主食吃的同时一定要搭配蔬菜,蔬菜叶菜(白菜、油麦菜)、瓜类(黄瓜、苦瓜)、菌类等,但要知道的是虽然糯米20g=大米20g,但由于食物化学结构不同,吸收效果以及血糖波动敏感也会有所不同。糯米吸收速度高于白米饭,所以在吃粽子时,蔬菜量可较其他餐食多些。

当我们有了青菜还应该再搭配些什么,才不会让我们饿的太快呢? 接下来我们还要搭配的就是“豆鱼肉蛋”(豆:黄豆,黑豆,毛豆。鱼:所有海鲜。肉:猪牛羊,鸡鸭鹅等。蛋:鸡鸭鹅蛋等),1份豆鱼肉蛋=豆腐1/3块=35g猪牛羊肉=50g鱼肉=1个鸡蛋=75卡能量,每餐约选择1-2份即可(肾衰患者酌情减少每日蛋白质总量,可咨询医疗院所的营养师给予个体化营养指导)

4、糖尿病人能吃粽子,吃动平衡 端午踏青 家人同心

去年端午节时,糖友向我咨询,为什么血糖波动这么大,原本餐后血糖8-9mmol/L,最近总是13-14mmol/L。询问了该糖友,最近生活有没有变化,饮食有没有特殊的改变,或者喜欢吃什么?糖友刚开始回想不起来,似乎饮食无特殊改变,当下请患者拍下至少三天的饮食照片记录,还有餐前及餐后的餐食照片,才能确认患者实际摄入的量。第一餐照片米饭约1碗,果仁菠菜,西蓝花炒肉片,菜总量吃了约1.5碗,肉片约8-10片,看似饮食均衡,而这一餐患者测得的血糖饭后是9.2mmol/L,从这里得知患者这一餐的饮食是合宜的。患者主动和我讲,我每餐后都有运动,一般都是中强度(能正常说话但不能唱歌),在第一餐餐后和女儿打乒乓球0.5小时。那么我们也是鼓励提倡保证三餐后的运动量,也看出患者有做到吃动平衡。接下来的两餐照片里发现桌边还有2个粽子,直觉告诉我,这就是症结点了,患者说由于女儿端午节回来,买回来了好多粽子,但女儿怕粽子吃多发胖、老伴胃肠不好不能吃糯米,舍不得送人,又舍不得浪费食物,所以家中的粽子几乎都由患者负责了,几乎每餐吃完饭还会自己再加两个粽子当做饭后甜点,反正粽子也不大颗,小小的应该对血糖也没什么影响。

聪明的你应该也发现了主人翁的问题,主食搭配主食,加上糯米升血糖速度又快,怪不得患者血糖波动大,记得糯米也属于含糖食物,读者们记得只要是粮食就会升血糖,一定把它当做主食来吃。因为该糖友总是饭后外加两个粽子,所以每一餐的总醣量就是较之前血糖平稳时醣量要高的。如果按最小颗的粽子100g计算,100g粽子=40g糖=3/5碗熟米饭,那么由此交换份可知,该糖友2颗粽子应该减少1碗上尖的熟米饭量,虽然粽子很小颗,但所含的糖量却不容小觑。另外无论在任何的节庆饮食中,我们还应该注意的就是油脂的摄取,当摄取油脂量过多时会让血糖居高不下,影响血糖下降的速度,建议节庆期间炖炒菜与炝拌菜穿插食用,避免摄取肥肉、动物内脏、肉皮等。

糖尿病人自己包粽子最好,这样包吧:

1.粽子使用的糯米所需消化时间较长,胃肠排空需时较久,容易造成胃酸过多、腹胀或肚子闷痛等消化不良的症状,而且升糖指数高,用少量的糯米,加入红豆或者绿豆、杂粮米等食料制作粽子,不仅可增加纤维质含量,减少肠胃负担,更有益于健康。

2.吃粽子时可以搭配富含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不仅营养均衡,还可帮助肠胃蠕动,减轻因吃粽子引起的消化不良。

3.糖友吃粽子时尽量别蘸糖吃,也要控制量,同时减少相应主食量。

糖尿病友们如果您对升糖食物及食物种类以及食物交换份了解的越清楚,越能稳定好血糖甚至是体重,另外均衡的饮食搭配也不可缺少,两方面同时控制保量保质,就能享受愉快的端午假期啰!

微信公众号tnbtbzc(糖尿病同伴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