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波动的“罪魁祸首”,竟是饮食的这些误区

文 / 贝克医生
2018-06-15 15:04

几乎所有的糖尿病患者都知道,饮食治疗是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基础和关键。因此,只要说起饮食治疗,患者就会想到:管住你的嘴!但很少有患者能正确执行“管住你的嘴”,导致了一些饮食误区的出现,血糖仍然控制不佳。以下是最有代表性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饮食治疗就是少吃

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糖尿病新患者,刚刚得病,特别害怕糖尿病的并发症,又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希望能单纯通过节食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如果患者进食量太少,短期内容易出现低血糖及饥饿性酮症,反而不利于血糖控制,长期热量摄入不足,还会造成体内自身脂肪及蛋白质过量分解,导致身体消瘦、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甚至肝肾功能异常。

科学的饮食疗法应该是在保持膳食平衡的基础上,根据劳动强度和体重,控制总能量,并注意饮食多样化。

误区二:只要主食少吃,其他可以随便吃

很多患者认为主食是碳水化物,会升高餐后血糖,越少吃越好,甚至连续数年把主食控制在每餐仅吃25~50克,但对油脂、零食、肉、蛋类食物不加控制,每日总热量远远超标。碳水化物摄入过少,身体重要器官如大脑、心脏、肾脏等功能会受到影响。如果脂肪摄入过多,升血糖的速度相对较慢,但是能量过多,造成身体能量过剩,体重增加,引起血脂紊乱和血压升高,同时血糖也会控制不好,最终导致心梗和脑梗等并发症发生,甚至危及生命。

饮食治疗要求能量平衡,即三种宏量元素有一定比例,适应身体的需要,在每天的饮食中,碳水化物占50%~60%,脂肪不多于30%,蛋白质占10%~15%

误区三:多吃点没关系,多吃药多运动便可

不少糖尿病患者嘴馋管不住,看到好吃的,就想着放开吃,认为只要多吃点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或者饭后增加运动就没事了。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的,其危害有:一是能量增加,体重增加,血糖控制不佳;二是增加胰岛细胞的负担,加速胰岛功能的衰竭,使血糖难以控制,导致各种急慢性并发症接踵而至;三是药物过量应用,会增加肝肾的负担;四是血糖波动大,高血糖和低血糖发生风险明显增加,其危害是不言而喻的。

误区四:无糖食品可以随便吃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所谓的“无糖食品”,或者“糖尿病专用食品”,声称不含糖,糖尿病患者食用安全。但是只要看看这些食品的标签,就能发现所谓的不含糖,是指不含麦芽糖和蔗糖等,但其主要成分仍为淀粉类,也即我们的主食成分。所谓的“不含糖”导致部分患者错误地认为这些食品不会引起血糖升高,所以无需控制。岂不知这些食品也会在体内转化成葡萄糖,导致血糖升高。因此,这类食品可以用来改善单调的口味,提高生活乐趣,但其所含能量必须算在总能量内。

误区五:打上胰岛素就可以随便吃了

有些患者一发现得了糖尿病,就要求医生给予胰岛素治疗,认为有了胰岛素既可以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又可以随便吃,“天下太平”,不需再费神控制饮食了。其结果可以想象,胰岛素越打越多,身体越来越胖,最后并发症明显增加。

所有的医学研究均已证明,胰岛素治疗时必须控制饮食,才能使血糖控制平稳,胰岛素的使用量也必须在饮食固定的基础上才可以调整。如果饮食不控制,血糖会更加不稳定。因此,胰岛素治疗的同时配合饮食治疗非常必要。

本文内容由《家庭用药》杂志和贝克医生联合编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