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伴成长

文 / 慢病预防科普
2018-06-02 12:59

“爷爷糖尿病70岁确诊,吃了几年的甜粥,父亲糖尿病确诊40岁,喝饮料甜品太多,我20岁确诊糖尿病,因饮料甜品水果吃的太多,婚后有一个一岁的女儿,请问这种情况下算不算糖尿病家族史?我女儿会不会也得糖尿病?”

这是2018年1月19日糖友的提问。

在最近的20年,这样的故事越来越多。

2013年,营养科开设妊娠糖尿病营养门诊,原因很简单,社会有需求,年轻人怀孕后糖尿病越来越多,百分之九十的孕妇糖尿病,通过饮食调整和适当运动可以把血糖控制住,顺利完成生产任务。营养师们给每一个妊娠糖尿病的孕妇量身定制了饮食方案、运动方案,指导她们如何进行糖尿病的少食多餐,如何监测血糖,如何认识糖尿病,在与孕妇的交流实践中营养师们也学到好多。

营养师给孕妇讲饮食

2016营养科建了第一个青少年体重管理群,上小学四五年级的小胖子们有的血糖高了,有的血压高了。孩子光吃不动、屡教不改,家长们无计可施只好带着孩子与营养师合作。营养师最初的计划是制定一个完美的饮食运动计划,给孩子讲如何吃、指导如何运动,然后家长们照着食谱给们做饭,孩子们跟着吃与运动,一切问题就解决了。但是,一切问题只是开始,孩子们白天忙于上学,晚上忙于写作业,以前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很难撼动,完美计划失败,营养门诊被迫改变模式:营养团队和家长、孩子们见面沟通后,制订了一个孩子能接受的家长陪伴计划,营养师与家长建立了一个微信群,第一个月计划每周孩子有5天参与运动,每次半小时(营养师培训的有氧运动及抗阻力运动项目),饮食先做部分调整,比如按时、定量,并没有严格的要求。家长把孩子饮食、运动的照片传到群里,每周三张运动照片、三张饮食照片。营养师每周根据孩子的执行情况,给孩子相应的奖励。第二个月开始,提高了饮食、运动奖励的门槛,向健康饮食过渡。第三个月进一步完善,逐渐向预想的目标靠近,好孩子是鼓励出来的,几个月后孩子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家长们的改变更大,管理的目的在于改变,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改变一个孩子、一个人的生活方式,一个字难。

健康体验厨房随着这种模式应运而生,营养师根据不同人群设计食谱,采购食材,预定厨房,与大家一起制作营养均衡有容易操作的一餐饮食,然后大家一起就餐体验,同时一起做运动。两年下来,很多人愿意参与我们的体验厨房,特别是有很多医生、护士、营养师参与之后开始带动他们的病人参与饮食、运动调整。

营养师在厨房间隙带领大家做运动

体验油盐与热量

2017年底参加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年会,意外收获了2017年营养门诊工作先进单位的荣誉。

这些年的工作经历,2001年参加了中国糖尿病教育项目,开始对自己所在医院的糖尿病友进行饮食、运动、生活方式教育,200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颁发糖尿病教员的资格证书,回想那时的健康指导仅限于对病友的说教,没有体会到健康教育的精髓。

真正的改变源于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女儿三岁时的一天,小家伙手里拿着一大一小两个龙眼,

说:“小龙眼最不喜欢他爸爸。”

问:“为什么?”

答:“小龙眼没犯什么错,他爸爸总说她。”

这两个龙眼触动了孩子她爸的神经。

女儿三岁的时候,或许更早,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只是我们太忙碌,没有注意这个任凭我们安排的小生命何时不再对我们这些大人惟命是从。

作为一名医生,工作的前几年,就已经习惯于跟着医院里的专家们给形形色色的病人们发出指令:张三吃这个药,李四吃那个药;王五把烟戒了,赵六以后别喝酒。

所以女儿小时候也是这个样子,带着吃、带着玩,一切听从我们的安排。

三岁时女儿的母亲去北京读研究生,任务一下子重了,亲自带着这个小家伙,才发现一切没有那么简单。

孩子胆量很小,不敢和其他小朋友接触,每当你发出指令:去和其他小朋友玩。她就是不过去,滑梯、蹦蹦床都没有胆量尝试。同时发现孩子不吃水果,即便你对着她咆哮也丝毫不起作用。

接着就发生了孩子拿着龙眼的一幕。

以后再玩滑梯,再玩蹦蹦床,自己带着孩子一起上,她不吃水果,就带着孩子打开西瓜“看看我们能在这里挖一口水井,井里面有水,从旁边再挖一口井,两口井可以连在一起。”孩子一边挖井一边吃西瓜,奇迹发生了,孩子很快融入了孩子们的世界,甚至可以带领其他小朋友做游戏了,蔬菜、水果成了孩子每天的必需品。

吃水不忘挖井人,女儿当年自己挖的第一口井

作为一名医生,从不再对女儿发号施令的那一刻起,明白发号施令对小孩都不管用,对病友们怎么会管用呢?在家庭,孩子成长;在医疗,病友在变、病情在变,医生对疾病的理解认知也在跟着改变,融入彼此的生活,伴随孩子、病友成长的过程,自己也跟着成长,改变他人从改变自己开始。

从医这二十多年,受益最多的就是陪伴成长,在疾病面前我们医生和病人同样的弱小,不堪一击,我们相互支撑成为一个团队,就可能逐渐强大,即便很多时候仍旧不能战胜病魔。患者、医生、护士、营养师、护理员每一天相互的陪伴,大家都学到了很多,如何认识疾病,如何互相尊重,如何坦诚交流,如何面都疾病与死亡,每个人的生命都会有终结的那一天,无论疾病、贫穷、富有都要学会珍惜。

结尾仍旧是一个很沉重的话题:

营养师指导孩子蹬踏固定自行车

2018年3月30日,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营养科与唐山市韩城镇卫生院合作建立了唐山市第一个社区营养门诊,

4月7月下午营养师吴志建、翟梓辰指导一个15岁的小朋友运动,因体重太大,运动需要从蹬踏固定自行车开始,循序渐进。这个小朋友10天前到营养门诊检查空腹血糖17毫摩尔每升。在医院住院降糖治疗,营养师指导了饮食,当时血糖太高没让吃水果、没让运动。血糖逐渐下降控制在空腹5-6毫摩尔每升,营养师们开始指导带水果的饮食方案,开始运动。

肥胖与儿童睡眠呼吸暂停、2型糖尿病、高血压病、甲状腺疾病、肿瘤的发生相关,孩子的身心健康与我们的家庭息息相关。

健康生活方式预防慢病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营养科、唐山市营养学会慢病营养预防分会感谢您的多年陪伴。

健康中国2030,大家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