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谊科普】控制血糖应重视自我血糖监测

文 / 北京友谊医院
2018-05-31 12:26

中国目前是全球2型糖尿病患病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达标率很低,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进行规范和规律自我血糖监测的患者比例不高。糖尿病的科学治疗离不开糖尿病教育、饮食控制、合理运动、自我监测和药物治疗,良好的血糖控制需要适度频率的血糖监测。

以血糖监测为主的糖尿病监测作为糖尿病治疗的五大原则之一,是最常用和可靠的病情监测方法。今天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科学地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Part.1

血糖相对稳定,以口服降糖药物为主的糖尿病患者

对于口服药物治疗的患者,特别是接受阿卡波糖、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DDPIV或SGLT-2这些低血糖发生率很低的药物治疗的患者,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每日测血糖,每周或每两周安排一次全天的血糖谱即可,包括空腹和三餐后2小时血糖。如果治疗方案中含有胰岛素促泌剂,则需要加测餐前、睡前和夜间血糖,但是如果近期出现反复的高低血糖,特别是低血糖时应该增加血糖监测的频率。

Part.2

胰岛素治疗的患者

胰岛素不是完美的降糖药,它的最大副作用来源于低血糖,而且发生频率是所有降糖药中最多也是最严重的。

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该养成规律监测血糖的习惯,每日测定5-8次血糖。5次指空腹、三餐后2小时、睡前血糖;8次指三餐前后、睡前和夜间血糖。对于已经长期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如果近期血糖尚平稳,可以每隔3-4天监测血糖,甚至每周监测一次全天的血糖谱。但对于新近接受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病程长或是1型糖尿病患者,必须每天监测血糖,血糖波动越大,监测的次数应该越多。

血糖监测应注意以下几点:

1、血糖仪的选择。血糖仪的质量参差不齐,很多患者“贪图便宜”购买一些质量很差的血糖仪或试纸。比如几十元或一百多元的血糖仪,通常检测不准确或不稳定,导致测出的血糖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2、血糖仪的矫正。一些血糖仪需要“矫正”,但很多患者忽略或根本不知道这件事,也会导致检测误差。门诊曾接待过一个患者,自测血糖25mmol/L,他非常紧张,赶紧到医院来检查。但用医院的血糖仪复查血糖是正常的,这种误差可能会造成非常大的医疗风险。所以,应该定期将自己的血糖仪拿到医院,在医院检测血糖的同时用自己的血糖仪同步查血糖,这样就能发现自己的血糖仪是否存在问题。

3、养成写“饮食运动日记”的习惯。建议患者准备一个“糖尿病日记本”,记录血糖、用药、饮食和活动的情况,特别是血糖波动时记录自己当时的饮食、运动状况,在去医院复诊时和医生共同分析血糖波动的原因,也有利于患者自己掌握控制血糖的小经验,很多医师都发现坚持做“糖尿病日记”的患者,血糖通常都控制得较好。

4、定期做糖化血红蛋白检测。自我血糖监测测的血糖是点血糖,有一定的偏差性和随机性,干扰因素较多。因此,每隔3-4月还需测一次糖化血红蛋白,和自我血糖监测进行校对,两者结合才能“完美”的反映患者的血糖控制状态。

总之,自我血糖监测对于血糖达标非常重要,但监测的频率应当结合患者自身的特点制定,可以灵活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