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维:聚焦抗癌与慢病管理,拜耳这样布局中国医药市场! | 对话大咖

文 / 健识局
2018-05-31 00:25

作者 |王小楠

来源 |健识局(jianshiju01)

全文2998字,阅读需要5分钟

2015年起,中国医药行业国家政策频出,进入加速调整期间。产业格局在调整中升级,品种、企业也开始优胜劣汰。

在这场医药产业“升级战”中,跨国药企的“领头羊”地位如何保持?

除了加快原研药在中国的上市步伐,不少公司都在调整中国市场政策策略,一方面,聚焦“拳头”产品,开放跨界创新,强调为中国患者提供更完善、更精准的医疗健康服务,而不仅仅是卖药。

作为跨国药企在中国“扎根”的代表,2017年,拜耳在华处方药业务销售额突破170亿人民币,较前一年增长18.3%。

在医药改革周期,这样的高速增长如何取得?

5月,在拜耳处方药2018中国新闻发布会前,拜耳处方药事业部执行副总裁兼中国及亚太区总裁江维接受“RDPAC-健识局对话大咖”栏目专访,介绍了拜耳处方药在抗肿瘤、慢病管理等领域的重点工作以及创新研发战略上的探索与突破。

对话人物

江维

拜耳处方药事业部执行副总裁

兼中国及亚太区总裁

协助中国政府

提高抗癌创新药可及性

在抗肿瘤领域,拜耳拥有 4 个上市产品及 8 个获批适应症,其中有 2 个产品及 6 个适应症已在中国获批;还有多款候选新药正处于临床研发阶段。

健识局:2016年起,CDE开放新药优先审评审批“绿色通道”,至今已有26批次药品纳入。我们发现,拜耳多款的新药在列。目前,有哪些药已经通过这条“绿色通道”在华顺利上市?

中国政府加快新药审评审批改革,对于整个医药行业来说,都是一件大好事。在过去一年内,拜耳公司已有治疗肝癌的口服多激酶抑制剂拜万戈®,治疗眼科疾病的艾力雅®等数款重磅药品,相继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在华上市,让更多中国患者享受到了全世界最为领先的治疗药物。

健识局:最近,国务院以满足患者临床需求为出发点,为“抗癌药”出台多项优惠政策,拜耳在抗癌药方面,将有怎样的布局?

在抗肿瘤领域,拜耳拥有 4 个上市产品及 8 个获批适应症,其中有 2 个产品及 6个适应症已在中国获批:还有多款新药正处于临床研发阶段。

凭借这些产品及适应症、不断扩大的研发产品线以及多样化的开发战略,拜耳将在 2018 年及未来,进一步扩展肿瘤治疗产品组合,强化拜耳在肿瘤学这一未来关键的增长“支柱”领域的表现。

此外,减轻中国癌症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提升患者对创新药物的可及性,也是拜耳与中国政府共同的目标。2017年,多吉美®通过国家医保谈判,被纳入最新版的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将帮助更多中国肝癌患者长期获益于有效的治疗手段。

加持“王牌”产品

开发拓展慢病治疗药物组合

利伐沙班加阿司匹林的联合疗法,可以显著降低慢性冠状动脉或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卒中、心血管死亡和心脏病复合风险24%,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了一条更有效的联合用药方案。

健识局:除了创新药,拜耳的拜阿司匹灵®、拜唐苹®多款经典“老”药,在中国更“家喻户晓”。这些“老”药已过专利保护期,但随着中国通过“一致性评价”等手段,对仿制药研发的鼓励,拜耳计划如何巩固这些经典“老”药的临床地位和市场?

作为中国慢病管理事业的积极推动者,拜耳持续开展慢病药物的临床“拓展”研究,满足更多慢病患者的医疗需求。

从2008年起,拜耳就开始携手顶尖医学专家,开展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中国糖尿病前期干预研究ACE研究。2017年9月,历时近10年ACE研究结果正式公布,证实了拜唐苹®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前期人群新发糖尿病风险,并具有临床使用的安全性。

2017年8月,拜耳新型口服抗凝药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拜瑞妥®)三期临床研究COMPASS显示,利伐沙班加阿司匹林的联合疗法,可以显著降低慢性冠状动脉或外周动脉疾病患者卒中、心血管死亡和心脏病复合风险达24%,为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了一条更有效的联合用药方案。

健识局:您的意思是,拜耳将打“新”“老”药品组合这样一条新战略,继续“加持”巩固经典“老”药在临床市场的“王牌”地位?

拜耳已在中国上市了一系列慢病治疗药物,为中国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主要慢性病提供有效的治疗选择,其中,就包括拜唐苹®、拜新同®、拜阿司匹灵®等拜耳的经典“王牌”产品。此外,拜耳还在过去十几年间,联手中国政府与医学专家,大力推动慢病管理工作。

未来,拜耳将继续积极参与多方合作,为慢病全程管理提供更多创新、有效的解决方案,协助中国政府提升中国国民整体健康水平,这也是拜耳对《“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实施慢性病综合防控战略”的积极响应。

合作与开放创新

与清华大学联合研究项目进入第10年

在中国,拜耳不断深化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等顶级本土学术机构的战略伙伴关系,致力加速基础研究成果向新药研发的转化,助力中国医药研发创新能力的提升。

健识局:随着医药产业竞争不断加剧,新药研发的门槛日益提高,有实力的中外药企,已从单一的自主研发,转变为资本运作与自主研发相结合的“开放创新”模式。拜耳在“开放创新”领域的布局如何?

拜耳非常重视开放创新。一家公司,无论大小,都没有办法依靠单打独斗实现持续性的创新,只有合作才是唯一的出路。

2017年11月,拜耳与Loxo 肿瘤公司建立了独家全球合作关系,双方将共同开发针对多种癌症类型的突破性疗法LOXO-101(larotrectinib)和 BAY2731954(LOXO-195),用于治疗有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TRK)基因融合的患者。今年2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布的一项临床研究结果显示:larotrectinib在所有年龄段、多达17种癌症的患者中显示出持续性的抗肿瘤能力,其总应答率达到75%。

同时,拜耳长期与全球顶级学术机构开展战略合作,推动基础研究和药物发现的前沿突破。在中国,拜耳不断深化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等顶级本土学术机构的战略伙伴关系,致力加速基础研究成果向新药研发的转化,助力中国医药研发创新能力的提升。2018年3月,拜耳与清华大学再次续签三年战略研发合作协议,正式进入第10年的战略研究合作。双方计划在未来三年内继续扩展在疾病生物学、结构生物学和药物化学领域的联合研究。

合作是拜耳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拜耳正在逐步打造贯穿医疗产业价值链的开放创新平台,与行业伙伴、学术机构和初创企业建立广泛的合作网络,以整合内外部优势资源和能力专长,实现持续的创新突破。

健识局:在中国医药产业的变革之际,拜耳的处方药业务却依旧保持着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您如何总结其中的经验?

作为中国慢病管理事业的积极参与推动者,拜耳凭借拜唐苹®、拜新同®、拜阿司匹灵®在内的高品质慢病药物,赢得了中国广大医生和患者的高度信赖。

在我看来,公司业务整体增长的原动力来自于:新产品的持续引入,慢病全程管理的全面开展,药品进入医保后获得的机遇以及对于中国医疗服务水平提升的全力支持。

健识局:对未来的中国市场,您怎么看?

中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正在不断加深,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也在日益提升。对拜耳来说,要把更好的治疗方案带给更多的患者,实现“科技创造美好生活”的承诺。我们对中国市场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

编辑:Shirley

END

-转载·合作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