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节后要查这9大项:控血糖防并发症有保障!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热烈的传统节日。春节期间阖家团圆,走亲访友,吃吃喝喝,生活规律很容易被打乱。而这,极易导致血糖升高引发各种并发症。因此,春节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是一次严峻考验。这不,2月26日,已经正月初十一,但各大医院的糖尿病患者还是明显增多。
亲朋团聚,欢宴聚餐,给糖尿病患者的饮食控制增加了难度。临床上,每当节日过后,因病情加重前来就诊的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多,尤其是春节过后,因血糖明显升高,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心脑血管疾病发作而威胁生命的急症患者也在逐年增加。
俗话说“每逢佳节胖三斤”,可见饮食对机体代谢状况的影响有多大。在太原糖尿病专科医院三楼候诊的一位患者抱怨“年前血糖都还好呢,这一下子怎么就变成20mmol/L的血糖了呢?”近日,笔者从太原糖尿病专科医院了解到,春节上班后至今,短短几天的时间,太原糖尿病专科医院除常规糖尿病患者外,已经接诊了2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情况不容乐观,亟需引起重视。
赵阿姨患糖尿病5年了,一直在打胰岛素。最近她感觉浑身没劲儿,起不来床,手脚麻得厉害,右脚还长了一个大泡。患的是“糖尿病足”。“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北方冬季寒冷的天气会使糖尿病患者足部出现血液循环障碍,造成感觉减退、麻木、迟钝等,一旦脚部出现伤口,很容易造成感染,不易愈合,严重者甚至会截肢,危害极大。
糖尿病专科医院专家指出,预防“糖尿病足”,首先要做到控制好血糖,其次注意足部保暖,多留意足部状况。另外,还可根据个人病情适当选择如慢跑、散步等运动,多方面调节血糖。
陈林慧主任建议,糖尿病患者节后作息、饮食、用药一定要回归正常,否则“慢性子”的糖尿病也会跟你“急”。节后糖尿病患者膳食要合理,千万不可再暴饮暴食。生活要保持一定的规律,定时定量定餐,做到少油少盐,避免饮酒后服用降糖药。同时,还应增强自我监测血糖意识,可选择在早、午、晚三餐前后、睡前自查手指末梢血糖或到医院抽静脉血。
如果监测的血糖结果出现明显异常,无论有无症状都需要立即到专科医院就医。已经在服用降糖药物和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应避免在出现高血糖时擅自加大药量,或者运动过量、擅自减少进食。不规律的饮食和运动都容易引起低血糖,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糖尿病友节后要检查什么?
节后,可到医院全面做个检查,以下9个项目糖尿病要可根据医生的建议做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观察病情变化情况,监控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方案。
1.血糖和尿糖测定。血糖和尿糖是监测和治疗最常用、最便捷的指标。定期检查血糖和尿糖,可以随时了解血糖水平,以便随时调整药物种类和用量。
2.C肽、胰岛素测定和胰岛素释放试验。当胰岛B细胞功能出现障碍时,胰岛素分泌或释放减少,即可导致高血糖的发生。C肽、胰岛素测定和胰岛素释放试验是反映胰岛B细胞功能的重要指标。C肽与等量的胰岛素从胰岛素原中释放,二者无免疫交叉性,其测定能够较完整地反映胰岛B细胞的分泌功能和释放功能。胰岛素释放试验是反映胰岛B细胞储备能力的试验。三者同时测定,可以直接了解糖尿病患者胰岛B细胞的功能状态。
3.血清糖化血红蛋白和血清糖化白蛋白。前者糖化反应过程缓慢且稳定,不受短时间内血糖水平波动的影响,其含量可反映检测前1~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糖尿病长期控制的监测指标,所以在高血糖及血糖、尿糖水平波动较大时,采用该指标更有意义。血清糖化白蛋白比血清糖化血红蛋白半衰期短,其含量可反映检测前1~2周的平均血糖水平与近期治疗效果,不受血糖近期波动的影响,是糖尿病近期控制水平的监测指标。
4.血果糖胺测定。果糖胺可以反映总的糖化蛋白水平,果糖胺测定可了解近1~3周血糖控制的总体水平。
5.血丙酮酸和乳酸测定。血丙酮酸和乳酸增高是机体缺氧和糖酵解过程增强的指标,标志着细胞氧化过程恶化。高乳酸血症提示机体呈现低氧血症状态,常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
6.血清1,5-脱水山梨醇测定。血中葡萄糖、尿糖、果糖胺和糖化血红蛋白增高时,1,5-脱水山梨醇减低。糖尿病对其浓度变化敏感,且不受年龄、性别和饮食等因素影响,是较新的糖尿病监测指标。
7.血(尿)酮体测定。血(尿)酮体测定阳性时,可以诊断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8.血脂测定。糖尿病患者患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比一般人群高3倍以上,其冠心病、心肌梗死、高血压、脑血管病的发生率也较一般人高。糖尿病病人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不仅与血糖控制程度、高血压、肥胖等有关,脂质代谢异常也是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血脂正常或异常的糖尿病病人都应定期进行血脂监测。
9.其他血液指标。尿微球蛋白、尿酸、肌苷等肾功能指标检测及凝血指标检查,可监测糖尿病肾病的发生。血气分析(pH值)、电解质等测定,能够监测代谢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的发生。血常规检查,能够监测酮症酸中毒时是否有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