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患者如何吃药?朝阳医院刘丽宏主任详解精准用药门诊

文 / 狐观医改
2018-02-06 09:04

作者 | 吴施楠

来源 | 搜狐健康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慢性病疾病负担日益沉重,成为影响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和《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6》的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糖尿病和高血脂的患病人数已经达到2.7亿,1.2亿及1.4亿。

由于知晓率低、治疗率低和控制率低等问题,我国的慢病防控形势十分严峻。“世界卫生组织预测,我国2025年慢性病药物费用将超过2500亿美元。其中约有50%的药费属于无效支出。”作为北京朝阳医院药事部主任,刘丽宏接诊过太多用药不当的慢病患者,对这句话的印象更是尤为深刻。

药物治疗是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最有效的措施。为了控制病情,防止其他并发症发生,慢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但在医院,刘丽宏发现,由于治疗药物品种繁多,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多数患者都会经历“试药”过程,包括试品种、试剂量、试给药品次、试服药时间等,直至各项生理指标达标。而这种“试药”的模式,对慢病患者来讲无疑是痛苦的,还会造成资源和时间的浪费,以及难以预知的药物不良反应。

在刘丽宏看来,在慢病防控的各项环节中,加强慢病治疗药物使用管理十分重要。因为合理用药能让患者以最适合自己的方式服用药物,同时在取消药品加成、控制药占比的医改大背景下,也有利于医院的长期发展。

为了实现个性化方案,做到“一人一药”,从2015年6月开始,北京朝阳医院首创的“精准用药门诊”正式开诊。朝阳医院的药学专家正式“从幕后走到台前”,为患者私人订制个性化的精准用药方案。

刘丽宏介绍,患者在首诊时,药事部的药师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疾病史、用药史、影像及实验室检查指标等并给出合适的用药方案。调整后1至2周,通过电话随访指导患者进一步复诊。在用药咨询基础上,精准用药门诊致力于为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管理,解决药物剂量、疗效不佳、药物相互作用等用药问题,通过综合考量患者基因型、身体状况与疾病进展等多方面因素,制定最合理有效的个性化用药方案,真正做到“一人一药”、“同病不同治”。

两年多来,在朝阳医院精准用药门诊就诊的患者,90%都是合并多种疾病的慢病人群。药师为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高尿酸、骨质疏松等多种慢病的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药物治疗方案,取得了较好的成效。随机抽样调查 490 名门诊患者的血压达标率达到81%,血脂达标率为63%,不适当用药干预成功率达93%以上,平均为患者每月节省药费367.27元。

除了让患者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用药方案,刘丽宏还将药师们看做是患者用药管理的主导者。从患者到门诊来,一直到患者达到指标,药师要做的是患者全程追踪随访,而不是开完药就不管了。

目前,朝阳医院的精准用药专家门诊,在基于药物基因组学指导慢病患者精准用药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一系列的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并于2017年10月牵头启动了 “中国慢病人群精准用药研究与应用项目”,创新性地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开展药物基因组学研究,探索一种以基因检测为基础的慢病人群精准用药新模式。

该项目已得到来自12个省份23家知名大型三甲医院的积极参与,共同探讨建立中国慢病人群药物基因组学数据库,真正实现个体化合理用药、精益化慢病管理。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实施,再次印证了朝阳医院“精准用药模式”在慢病管理方面的成效。

与此同时,在医药分开的形势下,刘丽宏始终在想这样一个问题:药师到底应该干、能干什么?经过朝阳医院“精准用药门诊”的实践,刘丽宏告诉记者,药师已成为医院临床服务能力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不断延伸着医改中的药学服务内涵,发挥着合理用药“引领者”、安全用药“保障者”、经济效益“创造者”的重要作用,彻底打破了患者只看病不看药的现状,使患者用药治疗的连续性得以实现。而大力推进药物基因组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高血压精准用药模式,也是未来的药学服务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