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走,你真的走对了吗
步行锻炼(健走)的好处多多,而且随时随地都能走。健走可以提升骨密度、预防老年痴呆、减少中风、乳癌风险等。
有研究发现,快走比慢跑更能降低血压、血糖和胆固醇,预防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也有人走出了跟腱炎、滑膜炎……如果这样,你可能是“假健走”,换句话说,你健走的方式有问题!
为什么健走效果不理想
许多人都陷入了一个误区,认为健走就是走路,无非就是稍快一点、多走一会儿而已。这种观点其实大谬,害得很多朋友坚持了很长时间,非但没有强身健体的效果,反而走出了腰酸腿疼。
那么判断健走是不是白走的依据是什么呢?
NO1.你流汗了么?
如果你身体没有湿到需要换衣服,或是脸部、额头都没有冒汗,那么你很可能并未达到最大心跳率的75~80%,这是最理想的有氧运动的心跳区间。假设你步行30分钟,你必须有10~15分钟的心跳率是在这区间内,才能达到运动效果。
NO2.你还能一边说话一边走路么?
如果你能一边健走,一边还能讲完一句话而脸不红气不喘,那你可能得再增加强度了。不妨试试快慢交替走。例如快走1分钟,慢走2分钟,如此交替进行,不仅有助消耗更多热量,而且也比较不易受伤。有一项小型研究指出,比起步行时保持相同速率,改为“快慢交替”的走法,更可帮助糖尿病患者有效地控制血糖。
NO3.你健走完后累么?酸痛么?
没有酸痛、没有疲倦感,就表示你的强度不够。不要误以为步行完不累不酸,就表示你的肌肉很强壮,有专业人士表示:“即使是平常走路,也应该要会累,才能真正达到运动效果”。 建议可以改走上坡,这样就能在不用加快速度的情况下,锻炼到小腿、大腿、臀肌等肌群,同时有效增强心血管功能。提醒一下,下坡时为了避免膝盖可能的伤害,步伐要变小。
NO4.你一直觉得没有看到成效么?
这是最直接的判断依据。不过与其因此灰心丧志,不如就当成一项指标,提醒你:该做点改变了!
专家建议,不妨将以前一天一次的步行拆成一天两次;“一天有两次的时间提高心跳率,将有助增加燃脂效率”。
健走不同于日常走路,健走对动作、呼吸、步幅、运动强度都有科学要求。
到底怎么走才是真正的健走?才能够强身健体?
健走动作
姿势:百会上引,目视前方,肩部放松,挺胸收腹,保持耳尖、肩峰、股骨大转子在同一垂直线上。
手臂动作:双手握空拳,双臂屈肘呈90°,交替前后摆动。向前摆动时,手不过肩;向后摆动时,手不过腰,肘部不要外摆。
腿部动作:双脚脚尖向前。右脚向前迈出,脚跟先着地,身体重心前移,右脚全脚掌着地,同时左脚跟抬起,向前迈步。双脚交替前行。
步幅:合理的步幅=身高×0.45。经常健走的人,可以适当增大步幅至身高的一半,适当增大步幅有助于提高锻炼效果。
健走强度
要想改善身体状况,就应该集中时间进行健走。而中等强度的健走,持续一小时左右,可以看到明显的效果。
据统计,青壮年(30~50岁)将健走强度从平均7000步/天增加到10,000步/天,约4周后,可使腰围明显减小。
缺乏运动者在逐渐增加健走强度,至超过8000步/天时,50天后可显著降低血压和甘油三酯,而健走强度少于6000步/天者,则效果不明显。
中等强度的健走,每分钟平均110步左右,步幅在70cm左右,持续一个小时,平均行走距离约4.6千米左右,步数约为6600步。
一般来说,坚持日行一万步,而且其中应包括至少6000步的健走步数,应该是适合大数人的最合理的运动强度。
健走流程
一个完整的健走环节包括:健走前热身运动、健走活动、健走后拉伸运动。完整的健走流程,可以有效预防运动损伤,保证运动正常进行,促进运动后的身体恢复。
健走前热身运动:一般采用动态拉伸动作。健走前的热身运动可以有效地提高神经反应速度、增加心率、提高关节灵活性、增强身体柔韧性,为正式健走做好身体准备。
健走后拉伸运动:一般采用静态拉伸动作,通过屈伸动作,以及配合深呼吸等,促使下肢血液回流心脏,保证健走后人体的氧气补充,以防止运动后低血压、脑贫血的发生。拉伸运动可以使人体由紧张状态过度到安静状态,促进身体的恢复,保证运动效果。
喜欢健走却没毅力坚持?不想走那么远的路?没关系,你可以选择在室内锻炼,跑步机,瑜伽都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