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贺普仁解读:大椎穴

文 / 中医出版
2017-08-24 09:05

大椎穴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为手足三阳经的阳气及督脉的阳气汇聚之处,穴内的阳气充盛如椎般坚实,故名大椎,是振奋、宣通阳气的要穴。中医针灸大椎穴在临床上可治疗多种疾病。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解读国医大师贺普仁针灸大椎穴的的两则经典验案,咱们一起看下文吧!

国医大师贺普仁解读:大椎穴

基础知识JICHUZHISHI

【穴名释义】穴在第7颈椎棘突下,因其椎骨最大,故名大椎。

【定 位】 在脊柱区,第 7 颈椎棘突下凹陷中,后正中线上。

【主 治】 ①项强,脊痛;②恶寒发热,咳嗽,气喘,骨蒸潮热,热病,疟疾;③胸痛;④癫狂痫,小儿惊风;⑤风疹,痤疮。

【操 作】 向上斜刺 0.5 ~ 1 寸。可灸。

【古代文献摘录】

《肘后歌》:疟疾寒热真可畏,须知虚实可用意;间使宜透支沟中,大椎七壮合圣治;连日频频发不休,金门刺深七分是。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骨热不可治,前板齿干燥,当灸百会、大椎。

医案举隅YIANJUYU

贺普仁医案一:

王某,男, 17 岁。

主诉:高热 3 天。

3 天前出现周身冷,肌肤发热,头痛,在外院诊断为“上感”,曾服用复方阿司匹林等药物,发热不退。伴有倦怠乏力,纳差,小便黄,大便干。

望诊:面赤,咽部充血。舌红,苔薄白。

切诊:脉浮数。

辨证:风寒束表,入里化热。

取穴:大椎(拔罐放血)、攒竹(点刺放血)。——《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贺普仁》

【按 语】

督脉为阳脉之海,统摄全身阳气。大椎位于督脉之上,该穴又为手足三阳经所会之处,阳气最盛,功擅泄热。攒竹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太阳主表,取之放血可以疏风泄热解表。

贺普仁医案二:

王某,女, 32 岁。

午后低热 3 个月,体温 37.5℃。

3 个月来,午后低热,颧红,体倦,心悸,夜不成寐,不思饮食,面色无华,月经不调,带下、二便正常。舌体胖,苔薄白,脉细弦。

辨证:思虑劳倦伤脾,气血无生化之源,以致阴虚发热。

治则:健脾胃,退劳热。

取穴:大椎、胆俞、膈俞、脾俞。

刺法:以 1 寸毫针,刺入穴位 5 ~ 6 分深,均用补法。

针后饮食稍增,体温由 37.5℃降至 37℃,继用前穴治疗,共针刺 10 次,低烧退至 36.5℃,饮食正常,心悸除,体倦消失,痊愈,恢复工作。——《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贺普仁》

【按 语】

大椎不仅可以疏风解表,治表热,还可以清阴虚内热,治疗骨蒸潮热。《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骨热不可治,前板齿干燥,当灸百会、大椎。”本案为阴虚发热,故除用大椎穴退热之外,配伍善清虚热之四花穴,佐用脾俞健脾益气、扶助正气。

版权声明

shengming

本文选自《针灸名家取穴验案精讲》(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殷振瑾编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由中医出版推荐发表。图片来源于网络。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如有内容合作,请后台留言。(欢迎广大读者原创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