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德医话】中医告诉你, 怎样祛除身体里的寒气?

文 / 康健求真
2017-07-14 17:06

“寒”是冬令的主气。每到冬季,人们要添加大量衣服,生火取暖。

人遇寒冷时会不自主地缩起脖子,卷缩起身体,以减少散热;另外,气温降底到零度以下时液体的水会结成固体的冰。

所以概括起来,自然界的“寒”消耗热量、收缩凝固的两大特性。

古代医家发现,天气寒冷时,若不及时添加衣服,或冒雨涉水、汗出当风,或夏季薄衣贪凉、饮冷,或服食大量寒凉性质的食物或药物等,这些寒冷刺激后所产生的症状特点与自然界“寒”的特性相类似。中医用“易伤阳气”、“收引凝滞”来概括寒邪致病的特点,凡是具备这两大特点的症状表现都属感受寒邪一类的疾病。

易伤阳气:

寒在阴阳的类别中属阴,寒邪为阴邪,最容易损伤人体的阳气,表现为面色苍白,精神萎靡不振,呵欠连天,出虚汗,畏寒怕冷,手足不温,或脘腹、腰膝冷痛,呕吐清水,泻下稀水或夹不消化物,小便清长等一派阳气不足的症状。也就是说,如果出现以上这些症状,一般提示可能感受了寒邪。

记得2003年SARS流行后期,因低热长期不退而来中医门诊就诊的病人明显增多。给我印象最深的病例是一位体型高大的小伙子,一个月前因发热在某医院发热门诊治疗,用西药抗生素后体温下降,但始终不能退清,后换用多种抗生素,体温仍持续在37.5~38℃之间。

由于长期低热不退,西医建议做骨髓穿刺,以明确诊断。患者惧怕骨穿检查,经朋友推荐来我门诊。就诊时见患者精神十分萎靡,面色苍白无华,肌肉松软,语声有气无力。

主诉:特别疲乏,恶寒怕风,出虚汗,掉头发。结合舌脉征象,此病乃寒伤阳气所致,选用古代(东汉时期)名方“桂枝加附子汤”(温固阳气方),共六味药组成,处方三剂,药价共4.5元。

结果当晚服药,第二天早晨体温退清,三剂后症状完全消失。

随诊的研究生当时疑惑地问我:患者在发热,怎么全都用的热药,一味凉性清热药都不用呢?

我说:该患者之前使用了大量抗生素,这类药物按中医药性划分,多为寒凉之品,用于热性病证,抗炎退热效果好;但若用于寒性病证(如高热时患者自觉严重恶寒,面色苍白,手足冰冷,无汗,身痛骨节痛甚等,即使体温高达40度,在中医眼里也是寒邪为患)则适得其反。

有医家曾对发热病人做过临床观察研究,发现辨证属寒性的发热病人,用抗生素治疗组的疗程明显长于用中药辨证治疗组。

这位患者初期很可能属于中医所说的“外感寒邪证”,用抗生素后寒上加寒,损伤阳气,以致迁延不愈,发热始终不退,所以要用温热性质的药物固护阳气、发散风寒才会有效

从这一病例大家也可以体会到,中医对寒邪的判断,并不一定要有明显的诱因,只要看到有阳气受损(及收引凝滞)的表现,就可以诊为寒证,以温热药治疗。

收引凝滞:

是指寒邪有收缩、凝结、郁滞的特性。即感受寒邪后可造成汗孔收缩、肌肉筋脉挛缩、气血运行不畅或郁闭不通的情况。比如突然受大寒,皮肤会起鸡皮疙瘩,面色、口唇、指甲色青紫,这些是毛孔收缩、血液郁滞、运行不畅的表现;受寒后头痛、身痛、关节疼痛,以及天寒下水游泳,脚易抽筋,这是肌肉筋脉收缩而引起的;过食冷饮,有些人会突然出现胃脘或腹部疼痛,这是胃肠道平滑肌痉挛所致,所以古有“痛者,寒气多”、“不通则痛”之说。

有一年夏天,自己一口气吃了大量冷饮,回家路上,突然腹部绞痛,面色苍白,差点从自行车上跌下,支撑着回到家后,由于病因明确,立即用十滴水1/2支,一大杯热水冲服,几分种后疼痛减轻一半,再冲服同样一杯痛止。

十滴水是由丁香、花椒、辣椒、干姜、香薷、藿梗等大量性温散寒、芳香化湿药加烧酒浸泡制成,对受寒所致的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原用于夏季中暑湿所致的呕吐、腹泻。

在临床上,我常用十滴水涂擦(疼痛局部)治疗感冒初起的头项痛;寒性的胃痛、腹痛、痛经,温开水稀释后口服;夏季给婴幼儿洗澡时加入浴盆中,可以预防痱子、疖子。

在日常食品中,性温而有一定散寒作用的食品相当多,如生姜、大蒜、葱、辣椒、花椒、丁香、茴香、桂皮等,对于寒性的疾病,吃这些食品可以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如寒性的牙痛,嚼食花椒、丁香可以止痛;寒性的感冒,生姜葱汤、生姜红枣汤可以发汗散寒等。也有用大蒜治疗感冒。

对于这些办法,有些人说效果好,有些人说不但无效,反而加重了感冒症状,这是因为感冒有寒热之分,用大蒜治疗一定是寒邪所致者。

这一点也提示我们,用食品来防治疾病也要了解疾病的寒热性质,同时还要懂得食品的寒热温凉之性,才能用准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