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血管病大家崔公让 何以成为“全国名中医”
今年6月,崔公让教授荣获“全国名中医”称号,这位周围血管病泰斗级专家的学术成就已为学界周知,但他少年求学的故事,却鲜为人知。读读老先生少年求学的故事,可以启发我们思索:一名真正的良医,是矢志不渝、勤求苦学造就的,决非花拳绣腿、一日之功。
出身于中医世家,少年时代随母亲行医
1938年,崔公让先生出生于河南郾城一个偏僻的村庄,自幼丧父,靠母亲开的小药铺维持生计。
崔先生的曾祖父是举人,对中华传统文化深有研究。崔先生自幼随祖父学习,祖父告诉他:“人的一生,可以不识钱过日子,但不识人是寸步难行的。”“人求学问,应该像农民种庄稼一样,越能精耕细作,庄稼才能根深叶茂。”崔先生谨记家训,做人、读书必当如此。
崔先生的母亲黄丽卿,出身于中医眼科世家,其祖父黄福兴曾在郑州行医,以眼科为主,所配制的“珍珠清凉散”、“朱砂拨云散”、“珊瑚紫金膏”治疗眼疾效果颇佳,后在郑州开设“舍和堂”医馆,誉满城乡,世称“黄家眼药”。
少年时代,崔公让常随母亲在小药铺里给乡亲抓药,抄写处方,耳濡目染,慢慢地了解不少中药的性味和功用,并对此产生了浓厚兴趣。母亲见他勤快并且善于学习,就在闲暇时教他一些中医基础知识,再让他背诵一些入门医籍,如《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汤头歌诀》等,渐渐打下中医基础。
自初中起,崔公让在寒暑假跟随母亲侍诊抄方,学习临床辨证技巧,夜间炮制中药,学习水飞法研磨配制眼药。当时饱尝人间疾苦的崔先生暗下决心,要像母亲一样学好中医,治病救人。
不忍母亲劳累而辍学务工,暂时放弃医学
然而,崔先生的学医之路并不顺利。当时,母亲一人打理小药铺维持生计,虽在当地颇有名气,来诊患者络绎不绝,但善良的母亲仅收取微薄的利润,遇到贫穷的患病乡亲,往往赠药相助。
渐渐地,小药铺难以维持,家中生活逐渐拮据。作为长子,崔公让不忍母亲常年劳累,在读完初中后,自愿辍学务工。17岁时便到郾城十五里店小学担任语文教师,教书育人、养家糊口。
一年后,家里稍有节余,母亲便劝他继续求学。但好景不长,1958年,刚读完高二的他再次辍学,并离开郾城,到郑州清真寺小学担任语文老师、班主任。
眼看与学医济世的理想渐行渐远,每当夜深人静,崔先生心中阵阵苦痛。
偶获良机,迈入高等院校中医殿堂
1959年7月,崔先生的命运出现转折。
一天,学校的同事在闲聊中得知他出身于中医世家,便提醒道:“咱们学校后边的中医学院正招生呢,听说有学徒班,可以边学习边上班,你怎么不去报名啊?”
崔公让忙问:“哪个中医学院?在哪里?”原来,已来郑州工作一年的他,平时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中,白天带学生,晚上备课、苦读文学经典,虽然中医学院与学校仅一墙之隔,但他竟一无所知。
得知这个消息后,崔先生立即报名。参加面试时,他背诵了几篇“汤头歌诀”、“伤寒条例”后,专家一致认为他中医基础扎实,可以录取。这使崔公让兴奋得差点蹦起来,但一想到家里的拮据,他问中医学院领导:“我可以选择上师承班吗?这样可以接济家里。”领导说:“可以,师承班每月有30元生活补贴,比你当小学教师的工资仅少5毛钱,你就安心学习吧。”
就这样,崔公让成了原河南中医学院第一批师承班学员,这是他梦想中的高等中医院校殿堂。
上学期间,崔公让非常珍惜来之不易的机会,刻苦学习,求知若渴。当时师承班的教学模式是:上午学习中医基础理论、阴阳五行、中药、伤寒、温病等内容;下午跟师侍诊,问诊、把脉、抄方。
他课堂上专心学理论,侍诊时联系实际,活学活用,勤于请教。崔公让利用课余时间苦读医书,潜心钻研岐黄之术,对四大经典反复吟诵,使之烂熟于胸,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
苦读勤求,深悟中医经典之精髓
崔公让在后来教育研究生时,常回忆说:“正是这样的苦读勤求,才能加深对中医经典的理解,才能在以后的工作中转化为‘有源之活水’,灵活应用于临床,受益终身。”
除了夯实理论基础,崔公让还向学院的其他老师借阅《脾胃论》《儒门事亲》《丹溪心法》《外科正宗》《血证论》《医林改错》《傅青主女科》《小儿药证直诀》《医学衷中参西录》等书籍来充实提高自己,他勤读精思,师事百家,博采历代医家之精华,这为他后来的学术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崔公让先生告诫学生,读书的关键在于“悟”,将书本内容、他人经验进行“沤化”,变为自己真正的知识。
崔公让读书“以经典为纲,广猎外科、杂病”,即经典为各家立说之本,必须多读、精读。带着问题去读专业性医典,有的放矢,才能做到术业有专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