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肝日,且听中医名家曹建春/来要良“化肝解病”

文 / 第一健康报道
2022-03-19 09:11

聚焦健康中国 保护肝脏(第一健康报道北京 记者郝健一)

3月18日是第22个“全国爱肝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全民参与、主动筛查、规范诊疗、治愈肝炎”,旨在号召大家积极行动起来,进一步普及各种类型肝病特别是慢性病毒性肝炎的防治知识,全民参与,主动筛查,规范诊疗,有效防治肝炎及其并发症。

爱肝日宣传海报

为“在全国进行一次防治肝炎肝病的大规模宣传和健康教育,使公众树立防治肝炎肝病的健康意识,降低乙肝、酒精肝等肝病的发病率,保护人民的健康”,第一健康报道今天分别采访了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曹建春和世界中医药联合会消化疾病、肿瘤外治法分会会员、北京市宣武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来要良。

第一健康报道:

去年12月发布的《北京市2020年度体检统计报告》显示,检出率排名靠前的依次为血脂异常、超重和脂肪肝。对此,您怎么看这一统计?

曹建春主任:

血脂异常、超重和脂肪肝机体代谢异常常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脑梗死、肢体闭塞性动脉硬化等,是人体动脉系统疾病的常见危险因素。

曹建春资料图

曹建春说:健康生活,从防治脂肪肝开始。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成人脂肪肝患病率已经达到12.5%~35.4%。在现有的诊断方法中,当肝脂肪超过肝本身质量的20%时,超声和CT在检测脂肪变性时都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灵敏度;而MRI在超过肝本身质量的5%时就能检测到,只是费用高一些。

我们正常人的“肝脏”在身体里有个怎样的现状呢?

曹建春主任: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脏器和消化腺,是人体的“解毒器”,正是有了它的辛勤工作,人们才能精神饱满、身体健康、想吃什么就吃什么。

医学常识告诉我们,正常人的肝脏约有1200~1500g。正常肝脏为红褐色,软而脆,容易破裂却不易缝合。肝脏位于腹腔上部,横膈之下,大部分位于腹腔的右上部分。正常情况下,在右肋缘下触不到肝脏。

从中医解读“肝脏”,又是怎样的说法?

曹建春主任: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古有说法。中医认为肝脏与草木相似,草木又在春季开始生长萌发,所以肝脏在初春的时候更应该以养肝护肝为主。

来要良主任:

中医认为肝与情绪密切相关,郁怒伤肝,要注意保持心情愉快,避免长期的负性情绪影响,导致肝脏疏泄功能失常,影响消化功能;另外,人体需均衡饮食,适度补充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膳食纤维、维生素及各种矿物质,避免高脂肪、高碳水化合物的摄入。

来要良资料图

我们的肝脏是沉默器官,一般的肝损害没有明显症状,当出现乏力、食欲不振、腹胀、尿黄等相关症状,肋下可触及包块,就说明肝损害比较严重,应及时前往医疗机构检查肝功及影像学检查。

来要良说,在正常情况下,肝脏能默默合成人体胆汁、重要的凝血因子或血清蛋白,另外还有代谢和解毒功能。当肝脏受到病毒、酒精、药物、自身免疫、脂肪堆积多种原因,均可出现肝损伤,如果长期的病因不能消除,肝损害就会进一步加重直到肝癌。

第一健康报道:

请专家告诉大家,要平日里怎么来预防肝脏“受伤”呢?

曹建春:

防治脂肪肝要采用综合防治措施,一是要去除病因和诱发因素,积极控制原发病;二是维持相对正常的血脂、血糖水平;三是既要控制总热量摄入,也要注意营养均衡;四是坚持锻炼,维持理想的体重;五是劳逸结合,身心并调,避免酗酒;六是定期体检,及时就诊。

来要良:

平时我们要避免通过唾液、分泌物、血液等途径感染病毒性肝炎;及时接种甲肝、乙肝疫苗;避免长时间使用会导致肝损害的药物,必须要使用时,需定期做肝功监测;长期饮酒的人群尽量戒酒,减轻肝脏损伤;存在体重指数超标,代谢紊乱者,要关注是否存在脂肪肝。

曹建春、来要良两位专家均表示,保护肝脏必须从自我做起,生活起居一切适度为好,遵循人体生理规律,和谐过好每一天。

(责编 康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