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长春六十年舌诊经验总结(推荐收藏)
辨舌经验谈
一般正常人的舌质,应是红润有神。若 舌质淡红,多为虚象。舌质淡白,是元阳不足的虚寒症。舌质深红,是有热。舌质红绛,在外感症是热入营分、血分之象。在内伤症则为五脏受损、阴液涸竭的危候。 舌质光剥无苔,为肝肾阴液不足之征。
倘一旦稍受外感而见浮白苔时,切忌用辛燥表散之药,只可给予淡味以轻宣肺气,待气机疏透,外感自解,白苔即退,然后再进滋养扶本之剂以调理之。
舌淡苔白,多属虚寒,但亦有个别因痰热内闭, 兼见胸闷烦躁等症,需用苦辛微寒之品以透达之。待伏邪外达,舌质转红,苔则或转为黄或即退尽,其时胸闷见畅,烦躁亦定。若辨证不明,误作虚寒而用温热之品,则变症蜂起。
舌中有一条光滑无苔,四边有薄苔,是胃阴受伤,津液不足之征。忌用辛燥耗液药品,并须时时照顾胃液。
舌质淡红有裂纹,多是胃器质病。有外感时须辅以滋养气液药,防内伤外感同病加剧。若舌燥起刺,舌质中间花剥而起横裂纹,是食积化火。
这两种裂纹舌质,有虚实之别:舌苔黄厚满铺,一般多是热症;亦有中虚气滞,证见胸满气逆,食后腹胀,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苔黄腻满铺,胖而不燥,是清气不升,浊气不降的虚寒症。
凡遇此等舌症,用药切忌苦寒消导,当以轻可去实法, 予芳香宣气化滞之品,以拨醒脾胃,苔即渐化,然后再进甘温调养脾胃之品。
舌绛多为内热的现象: 舌尖绛,是心火内炎;两边绛,系伏热;若上半白苔,下半纯绛,是心火燎原之征,急宜大剂以清营分之热,不必顾其白腻之苔。
舌现小红点, 多为心情不愉快。若舌质淡红,上见小红点,则 兼脾胃虚弱,肝胆气郁。
若舌质 深红而上有小红点,则是阴虚血热而兼抑郁不舒之候。大凡红点越多,内心越烦。
舌边见青紫色,大多有宿伤积瘀或腹中有症瘕。若有新病,应注意宿瘀并发。舌绛无津,虽以阴虚血热症居多,但亦间有因痰闭气机不调,津液不能上升所致。 此时须问明胸脘宽或闷,头脑清爽或晕胀,二便通调还是闭塞,方可确定诊断。
舌赤起亮光,形似镜照面者,为“镜面舌”,多属危急病症。
外感病见此,多属平素体质 阴虚血热,邪热入于血分之象,须急进大剂清解凉血之药急救之。若系内伤噎膈、反胃,或肝硬化腹水等病,则是真气暴露,阴液涸竭的危险病症。
舌绛赤,上有白糜苔,俗称饭花苔,为 气液并伤,胃气内败外露之象。若久痢噤口不食,并见呃逆,则是 冲气上逆,肾气不能固守的暴脱危证。舌质淡红胖大而苔白滑者,多为 气虚元阳不足之患,但也有属于痰湿者。
舌质嫩红,边起轮齿者,为 脾弱血虚之征,多见消化不良,胃脘疼痛和消耗性潮热等。
黑苔有寒和热之别:苔灰黑而质淡红润泽不紫赤者,为 虚寒之征;舌胖大的是脾寒,舌圆短的属 肾虚;若苔焦黑起刺而质深红干燥缺乏津液者,为热症;如症见渴饮壮热,是 阳明燥热;消渴厥冷,心中疼热的为厥阴病候。
此外,还有脾阳虚而湿泛之候,亦有见黑色苔者,但其质不干燥。
舌质黯色,多为 瘀结之征。青黯为 肝脏瘀结寒症。边呈 紫黯,为瘀结热症。舌根边旁色青黯者,则为瘀结下焦之象,常见于癥瘕、疝气之类疾病。
高年舌质淡白而干燥裂纹,气喘急而无热者,为 气液并伤的弱症,当急用温养气液之剂治之。脾胃气机失调者,常可出现染色苔,如食橄榄后苔色黑,吃枇杷后苔色黄,食醋后苔色灰,服药后出现各种色苔,须注意在临证时询问曾食过何物,以查明原因。
察舌之法,书面理解易,临证掌握难。因体质有强弱之异,疾病有外感内伤之别。舌苔千变万化,方药需加斟酌。兹举实例数则,以示端倪。
例1,陈某,女,五十一岁。
平素郁热内盛,近病胸痹,自认体虚,误服直参,遂致烦躁不宁,大便干燥,头眩耳鸣,脉象弦滑,舌质光绛似镜。予蒲公英、玄参、麦冬、鲜生地、白芍、麻仁、知母、天花粉等清润之剂。服十剂,舌转红润,脉转缓和;又服五剂,诸症消失。
一般认为,镜面舌多为久病阴液涸耗难治之候。其实有一部分患者系属郁火内盛所致,本例即属误服温补而形成,故以清润之品治疗,迅速获效。说明察舌辨证,应首先了解起病原因,素体强弱,以及平时和近日饮食等情况,相互参考,才能作出明确诊断。
例2,沈某,女,六十三岁。
暑月突然发热,无汗,微咳,脉象滑数,舌尖红绛干燥、苔黄糙。予黄连(胡黄连代)香薷、荷叶、益元散、生石膏、知母、苡仁、青蒿、银花、鲜芦根。一剂后,汗出热退,舌质转润。次日能起床劳动。
本例患者系中暑外感,内脏无损,为邪在气分欲入营分之际,故投予清透暑热、解表利尿法,以清灵之剂,驱逐外邪,而得汗出热退,舌亦随之转润,迅即恢复健康。
例3,孙某,女,二十四岁。
自述病寒热已历二年,每遇劳倦即作,胃纳呆钝,近因孩子断乳,左乳房胀硬不适,脉缓,察其舌边有青黯色瘀痕。予疏滞开郁法:瓜蒌、香附、蒲公英、青皮、柴胡、枳实、白芍、甘草、五剂后,寒热退尽,乳房肿块消散,舌质青黯瘀痕消失而转淡红。追踪观察寒热不再复作。
本例患者舌边有青黯瘀痕,是内有结瘀之象,以往二年寒热反复发作,治疗仅以见热治热,用清凉之品以退热,未从郁滞瘀结着手,故未能根治。今因乳疾,投以四逆散加味以疏滞开郁,气血得到通顺,舌质瘀痕消失,故不仅乳肿得消,寒热亦得根治。治新病而使旧病一并获愈。说明治病必求其因,才能获得疗效。
例4,姜某,女性,四十岁。
病胆囊炎胆石症,形瘦,面黄,发热,胸满,烦躁不宁,脉象弦滑,舌苔粉白满铺,诊为胆病内有伏湿。治以化湿为先,用达原饮加减:厚朴、槟榔、草果、黄芩、知母、甘草、郁金、乌贼骨、浙贝母。服一剂,便解五次,热退。再服一剂,未作泻,舌苔退净,胸宽,舒适。
本例肌病兼有伏湿,予化湿药而得泻,是为病邪外达之象,故二剂后,症状消失,粉白满铺之舌苔亦随之退净,随手而安。治疗疾病,首当注意其本症,但亦须兼顾其兼症和夹症,方能获得效果。否则不仅兼症不能解除,本症亦难有效。
2022年后我的第一次感冒
治疗风寒感冒的原理 V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