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一调百病安,祛湿运脾的经典方剂平胃散
导读
脾胃一调百病安,中医治疗脾胃病多自平胃散化裁,常服调气暖胃,化宿食,消痰饮,堪称“治脾圣药”。本文罗大伦博士深入剖析现代人脾虚湿盛之因,防病胜于治病,强力推荐祛湿运脾的经典方剂平胃散,以飨读者。
朋友腹泻的经历
前几天,我出差刚回来,一位好朋友找我,说自己腹泻一个多月了,西药用了无效,黄连素吃了也一点效果也没有,每天一定是泻几次,也不是特别痛苦,每次泻完了甚至有点舒服的感觉,可是,很麻烦的是不敢走远路,怕突然找不到厕所,泻之前会肚子痛,然后必须赶快跑去厕所。他当时是稍微吃多点就泻,稍有冷风也泻,泻的时候,可以看到食物没有完全消化。最后导致基本不敢吃很多东西了。现在人已经变得瘦了。
从他的描述来看,有点像寒热错杂导致的腹泻。但是我观其肚子较大,面色白,觉得他应该是脾虚,就问了他一个问题:平时,会不会听到肚子里有水流动的声音。
他果然回答:
肚子里面经常有声音,有的时候是气的声音,有的时候是水的声音。
然后我看他的舌头,非常明显的脾虚湿盛的舌像,就是:舌苔满布、舌体胖大,舌边有齿痕,舌面满是水液。
这种人,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舌质并不是红色的,而是淡白的。
我当时判断,这位朋友是因为脾虚,导致脾土无力控制水湿,水湿则更加加重了脾虚,这样脾无力运化水饮,因此导致了腹泻。
于是,我告诉他,可以去买一个中成药,叫平胃丸,试着服用两天。
结果,第二天他告诉我,只吃了一天,腹泻居然就停止了!后来再服用了几天后,我让他改服参苓白术丸,加强补脾的效果,这个持续了一个多月的腹泻居然就这样好了。其速度之快,超出了我的想象,当时深深感觉,如果对症,中医那些经典的方子是非常有效的。
这样的经历,其实每位中医都有,甚至有很多中医非常擅长使用这个平胃散。这个方子我会在后面介绍给大家的。
现代人缘何湿气重
现代人湿气特别重,这是我在研究舌像的时候发现的,在读博士的时候,我的电脑里面有很多舌图,有三千多张,我每天就是习惯地看这些舌图,有一天,我蓦地发现其中有几乎一半的舌像水湿都很重,这让我很疑惑,当时我以为是因为这些舌图都是在医院里面拍摄的,后来,毕业了,我在观察普通人的时候,发现水湿的比例也是这么多的。
从古代医案来看,水湿的比例并没有这么大,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呢?
我想,可能和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有关。
第一,现代人冷饮喝得比较多。
现在无论冬天夏天,大家都喝冷饮,现在这么冷的天了,到超市里面一看,很多饮料还是放在冰柜里呢。很多人觉得买饮料没买凉的吃亏了,同样是一块钱一个饮料,他在冰箱里放过的饮料含着电钱呢。我一定不拿那个常温的,一定给我拿那个凉的,这样把冰凉的水都灌进肚里了。
古代没有这事,古代要想喝凉的,挖地窖挖好深的,然后储冰,基本是皇上才有这个条件。那么,我们把这么冰凉的饮料喝下去会伤什么?伤脾阳,一下把阳气给伤了,阳气是控制水湿的,结果水湿控制不住,湿气越来越重,男性喝冰啤酒,干杯,咕咚咕咚下去了。
现在我看好多人冬天都要喝冰啤酒,一定要冰的,下去了一下把脾阳伤了,脾阳伤了,伸舌头一看,舌头水湿特别重,舌体边有齿痕,舌苔满布,舌体胖大,舌苔上面唾液特别明显,这都是水湿重的舌像,很多经常喝凉啤酒的人,都会有慢性腹泻的毛病,一吃凉的就腹泻,其实这就是脾肾阳虚了。
所以我们学习中医要学习什么?要学习生活智慧,像喝冷饮这种习惯,从小就要教给孩子不要这么做,养成习惯,这样他长大了绝对不会吃亏的,因为有智慧了。
第二,现代人空调吹得多。
中医最重要的原则是天人相应,我们的身体会随着季节不同有变化,本来夏天应该是热了,皮肤开泄了,肺主皮毛,毛孔开张,汗就出来,肺气会使得津液往外走,中医说,夏天这个季节阳气在外,这个时候我们如果开空调了,一下汗出不来,喝的水都没有地方出了,会伤到肺,把肺的阳气给伤了,肺主水,结果它又没办法运化水了,水湿很多。
现在,一到夏天,好多人到办公室都要把空调调得再冷点,实际上最后很多朋友都会伤到。我建议,夏天千万别使劲开着空调冷风,当时觉着舒服,但回头会伤到肺的阳气。
第三,要锻炼身体,要晒太阳,要出汗。
现代人运动的机会太少了,长期坐在办公室里面,空调吹着,下班在车里,然后回家休息,很少有户外活动的机会。我们现在很多人怕出汗,其实出汗正是身体气血运行,排出湿气的一个途径,尤其是孩子,现在的孩子作业多,绝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室内,很少有挥汗如雨的机会,其实这样不利于水湿的排出,我们要让孩子多参加户外运动,这非常重要。
另外一个问题,就是现在很多人喝水特别多。
不知道每天要喝多少桶水。我曾经看到过一位老人最近心脏出了问题,她的孩子是我的好朋友,请我到家里去看看,我去一看,这位老人一天给自己弄了九大杯水喝,上午三大杯、下午三大杯,晚上三大杯,就一天生灌下去这么多水,而且是在运动量很少的冬天,把我吓坏了。这是不对的。
其实喝水要分季节的,今天热天和昨天冷天喝的水是不一样的,天热的时候汗出的多,我们就要多喝水,这没问题,但是今天冷了,冬天的时候本来没有那么多水蒸发了,你没出那么汗,喝那么多水干吗?水从哪儿出去?你的肺脾肾有那么强的运化功能吗?年轻人身体好,元阳足可以多喝点水,老人运化能力相对弱了,还喝那么多水干嘛?
我们知道,心在体内属五行中的火,什么克火?水克火,水是用来灭火的,当你水湿重时会蒙蔽心阳,因此这么大量饮水,会导致心脏的问题的。
人是大自然的万物之一,会随着大自然的变化而变化,一到夏天,汗出的多,往上蒸发的多,到冬天你就慢慢收敛了,叫闭藏了。冬天不运动了,不出去走,在家里待着没有什么事,又不出汗,然后喝九大杯水,水湿重了,直接蒙蔽心阳。和天一样,雾气重了会把太阳遮住了,就是这个道理。
所以,在宣传健康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因人而异,千万不能一刀切,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保健作用。
所以,去除湿气的根本方式,是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果这些生活习惯不改,那么水湿虽然可以通过药物去除,但是马上就会复来,我们不能总是靠药物维持体内的平衡,所以,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对我们来说是特别重要的。
可是,如果确实身体被水湿困住了,那也需要药物来调理,中医里面有很多祛湿的方子,比如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里面就出了苓桂术甘汤、真武汤、五苓散等很多祛湿的方子,在水湿停留在身体不同部位的时候,可以用到这些方子。
祛湿运脾平胃散
后世,在宋代的《太平惠民合剂局方》里面,也有很多精彩的方子,因为这些方子是当时皇家组织编写的,因此很多方子都非常的精到,其中平胃散就是一个祛湿良方。
平胃散主要是用来去除脾胃的湿气的。它的组成和服用方法古人讲的是:
苍术(去粗皮,米泔浸二日)五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炒香)、陈皮(去白)各三斤二两,甘草(炒)三十两。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以水一盏,入生姜二片,干枣二枚,同煎至七分,去姜、枣,带热服,空心、食前入盐一捻,沸汤点服亦得。
这个方子现在已经有了中成药,叫平胃丸,具有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功效,主治湿滞脾胃导致的脾土不运,湿浊困中,胸腹胀满,口淡不渴,不思饮食,或有恶心呕吐,大便溏泻,困倦嗜睡,舌不红,苔厚腻。
因为这个方子的苍术药性燥烈,因此没有水湿之气或阴虚之人,症见舌红少苔,口苦而渴,或脉数者,都不能服用这个方子。
现在有的中成药里面没有配上姜枣,大家看说明书,如果没有,则在服药的时候,需要自己用几片生姜,几颗大枣,熬水冲服这个药物。古人配方都是有讲究的,因为此方为攻邪之方,所以配合姜枣保护脾胃之气。这个思路我们不能给丢掉了。
在这个方子里面,苍术苦辛温燥,最善燥湿健脾,故重用为君。厚朴苦温芳香,行气散满,助苍术除湿运脾,是为臣。陈皮理气化滞,合厚朴以复脾胃之升降;甘草、姜、枣调补脾胃,和中气以助运化,都是佐使。诸药相配,共奏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功。这个方子的主要作用部位,主要在脾胃,如果是水湿引起了脾胃的功能异常,呈现胸腹胀满、口淡食少、腹泻、舌苔白厚而腻主症的,都可用它来治疗,所以古人说它是“治脾圣药”。后世有许多健胃方剂,都是在此方的基础上加味而来的。甚至说著名的也是出自局方的不换金正气散,就是这个平胃散加上藿香、半夏而来的。
需要知道的是,这个方子是治病攻邪的方剂,并不是保健的,所以不能没事儿拿来服用,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用的时候,根据我的经验,这个方子效果非常快,如果一两天见效,则才能继续使用,如果不见效,说明一定方向不对,就要重新思考。
而且水湿去除之后,还需要用参苓白术丸等补脾的药物来滋补一下,因为平胃散祛湿的力量很大,但是滋补的力量不足。
因此此方辛燥,所以孕妇忌服。
刘渡舟教授应用平胃散的经验
(以下内容来自《河南中医药学刊》2002年第1期,张保伟著)
刘渡舟教授治疗胃病喜用此方,认为使用本方,当着眼于湿、食二证。胃属阳明,其气为燥,当燥不燥而为湿伤,则胃不和,可见心下痞满、嗳气呃逆、胃脘胀痛、饮食不化、舌苔白厚腻之证。
平胃者,削平胃中食滞,祛除胃中湿邪之义。湿邪得去,脾胃健运,则饮食自消。故本方具有健脾和胃,祛湿消食之功。临床用于湿邪伤胃、饮食不化之证,则相得益彰。
刘老临床应用本方,以舌苔厚腻为指征,并经常合用不同方剂治疗各种疾病。如胃为湿伤,郁而化热,心下痞满,口舌生疮者,则用本方与大黄黄连泻心汤接轨;心下痞满而兼见口苦舌红,胁胀脉弦者,则接轨小柴胡汤疏利肝胆气机。
它如肝病、肾病以及各种内伤外感疾病,凡有胃部症状而因于湿邪、食滞为患者,均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合用本方,湿祛胃开,饮食得进,则病体易于恢复。
现将刘渡舟教授临床应用平胃散的经验简介如下。
1、平胃散与大黄黄连泻心汤接轨
大黄黄连泻心汤,《伤寒论》方:大黄、黄连。(一方有黄芩)治疗“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之热痞证。具有泻热消痞的作用。
平胃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功能燥湿运脾,行气和胃。治疗湿滞脾胃,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舌苔白腻而厚等证。
刘渡舟教授用两方接轨,治疗食滞伤胃,中焦湿浊不化,湿郁化热,食后胃胀痞满,嘈杂泛酸,以及胃脘疼痛,口舌生疮,舌苔白腻,脉沉滑者,效果明显。
刘老用此二方接轨治疗湿热食滞,乃是受《医宗金鉴》清胃理脾汤的启发。《医宗金鉴》歌曰:“清胃理脾治湿热,伤食平胃酌三黄,大便粘秽小便赤,饮食爱冷口舌疮。”其方实为平胃散与泻心汤接轨而成。
病案举例:陈某,男,38岁。反复性口腔溃疡,疮面红而疼痛,西医给予消炎药物和补充维生素B2治疗多日无效,伴有消化不良,大便稀溏,舌质红而苔白腻,脉濡数。
此乃湿热为患,但清热则湿不去,但祛湿则热愈炽,且有苦寒伤脾败胃,湿浊内生之虞。
刘老思忖片刻,乃处以平胃散与大黄黄连泻心汤接轨之法,化湿泻热同施,以观其效。处方:苍术10g,厚朴16g,陈皮10g,炙甘草10g,大黄6g,黄连6g。服药7剂,口疮痊愈,胃开能食,大便正常。该患者后来又因饮食厚味,多次复发,皆用此方,每服辄愈。
此方也常用于治疗面生痤疮,疗效也佳,其机理与应用指征与口舌生疮基本相同。
又如某西医大夫患胃病,脘中痞闷,泛酸涌苦,胃中嘈杂,烧心作痛,舌红而苔白腻,脉濡数,多方治疗不愈,特邀刘渡舟教授会诊,切脉视舌,辨为湿浊生热之证。乃用平胃散加黄连10g,大黄2g,服至7剂则酸水不泛,嘈杂与烧心皆愈。
2、平胃散与小柴胡汤接轨
小柴胡汤,出自《伤寒论》方: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炙甘草、大枣。功能和解少阳,治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妇人热入血室,及疟疾等。
平胃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方: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此方功能燥湿运脾,行气导滞,平胃中之腐,消脘腹之胀满,对嘈杂反酸,恶心呕吐,心下痞满,凡舌苔白厚腻者,其疗效如神。
小柴胡汤与平胃散接轨。古人亦有先例,叫做“柴平汤”。小柴胡汤善治肝胆气火之郁,而平胃散以利气消满,苦温燥湿为长,两方接轨,则疏肝和胃,而使肝胃两顾。
病案举例:刘某,女,28岁。正值经行之时,因家庭琐事而与丈夫争吵,遂胸胁满闷,时欲太息,不顾行经而赌气下水劳动,以致发生每次行经之时,先寒后热,寒多热少,有如疟状。兼见脘腹胀满,倦怠乏力,不欲饮食,强食则嗳腐吞酸,经色赤黑而暗。舌苔厚腻,六脉濡滑。
刘老根据脉滑与舌苔厚腻,辨为肝气郁结挟有饮食停滞之证。投与柴平煎加减以疏肝平胃,消食导滞为法。
柴胡16g,黄芩8g,半夏14g,党参10g,苍术12g,厚朴10g,陈皮10g,焦三仙30g(或为麦芽、焦山楂、焦神曲各10g),炙甘草4g,生姜10g,大枣5枚。水煎服。于每月行经之时服3剂,2个月而瘥。
按语:刘渡舟教授为我国名老中医,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从医60余年,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其为人宽厚,传授弟子无隐无晦,凡从其学者,皆能得其真传,每遇刘老应诊之时,不但患者熙熙攘攘,学习者也是座无虚席,随师应诊者常4-6人之多。
刘渡舟教授临证喜用经方,擅用经方,每以经方起沉疴、愈废疾,其用方简练,令人称奇。然刘老并不排斥时方,认为应当提倡用时方补充经方之不足,提出“古今接轨”之法,倡导经方与时方有机结合应和,以应对现今复杂的临床病情。
平胃散是时方中的名方,临床极为常用,用之得当,疗效卓然,其所治之病每与湿、食有关。《医宗金鉴》曰:“一切伤食脾胃病,痞胀呕哕不能食,吞酸恶心并噫气,平胃苍朴草陈皮。”充分说明了该方的作用。平胃散具有燥湿健脾、消胀宽胸、理气化痰、调和脾胃的作用,临证之时,凡与湿食有关的疾病,均可加减或合方用之。
刘老对平胃散情有独钟,临证合方治疗多种疾病,从以上与小柴胡汤、大黄黄连泻心汤接轨中,可以看出刘渡舟教授应用平胃散的思路,也可以体会刘老临床用经方与时方合用的方法,体现了刘老“古今接轨论”的临床意义。
余在临床治疗脾胃疾病时,也常师刘老之法应用平胃散,并常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入枳壳、桔梗调理脾胃的气机升降,桔梗助脾脏之升;枳壳助胃气之降,脾胃气机升降正常,则胃病易愈。临床体会,加入二药,其效更捷。
平胃散出自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陈皮、厚朴、苍术、甘草四味组成。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专治湿困脾胃,证见苔厚脉缓,脘腹胀满,纳差口淡,呕恶嗳气,倦怠嗜卧,身体沉重。方中重用苍术为主药,温燥运脾,辅以厚朴化湿除满,行气消胀,佐以陈皮、甘草理气和胃,后世多有发挥,如“不换金正气散”“柴平散”等。
体胖不孕临证常见,上海沈氏女科认为常因痰浊阻宫所致,临床可见经少经闭,形胖乏力,纳差脘胀,腰酸带多,苔腻脉滑。其治专祛痰浊,平胃散宜之。
平胃散治疗体胖不孕,临证组方:燥湿用炒苍术15克,法半夏10克;行气用厚朴10克;运脾用云苓15克,陈皮15克;和胃用神曲15克;调经用丹参30克。上海沈氏女科称为“七味平胃散”。
临证加味:经少闭经选加泽兰10克,红花10克,赤芍10克,香附10克,郁金10克,益母草10克,鸡血藤15克。纳差脘胀选加木香10克,莱菔子10克,大腹皮10克,生山楂15克,生内金30克。腰酸带下选加黄柏10克,川断10克,生薏苡仁10克,蛇床子10克,老鹳草10克,川牛膝15克,车前草30克。
七味平胃散也可共研细末装入1号胶囊(0.3克),经期随汤剂服用,每煎加服5粒,每日3次。平时早晚各服5粒,也可以不加汤剂。唯在排卵前后1周内,按经期方法服用。
验案
程某,女,29岁。诉结婚3年不孕,经事紊乱,错后为多,经量渐少,腰酸下坠,形体日胖,乏力纳差,食入脘胀,眩晕头重,经前带多,较稠有味。多家医院妇科检查均未见异常,诊为“内分泌紊乱,原发性不孕症”。求子心切,中药补益心脾,滋阴壮阳,活血化瘀,疏肝解郁等法。西医用黄体酮等均未致孕。检查:苔黄腻,脉弦滑。形体较胖。辨证:苔腻脉滑,脘胀纳呆,痰浊中阻也,上蒙清阳则眩晕头重,内停肾府则腰坠体胖,阻滞胞络,则经事不准,经量减少,带下有味,经久难孕。病位在胞宫,痰浊为患也。诊断:不孕症(痰浊阻宫,冲任不调)。治法:祛痰燥湿,调理冲任,《和剂局方》平胃散出入。处方:苍术10克,厚朴10克,陈皮15克,蛇床子10克,茯苓10克,石菖蒲10克,郁金10克,丹参30克,泽兰10克,法夏10克,焦三仙30克。
上方每日1服,水煎分2次服。连服30服,经事来潮,经量增加,脘胀减轻,食纳转佳,痰浊渐除,正值经期,加重调经化瘀之品,上方加香附10克,丹皮10克,赤芍10克。再进7服,经事已净,经量明显增多,苔薄黄腻,脉象弦细。上方5服量,共研细末,装入1号胶囊,平时每次5粒,每日2次,经期服上方,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胶囊每次5粒,每日3次。嘱稳定情绪,忌口甜食,控制主食量。坚持调理3个月经周期,经事已正常。1年余后,喜得男婴,母子平安。
按:不孕症临床症候多种,本案属痰浊阻宫证,故投平胃散,燥湿运脾,利湿和胃。方用苍术、法半夏为主药,辅以厚朴行气消胀,茯苓、陈皮运脾,菖蒲、郁金透散,均能和胃而助脾运以祛湿浊。痰瘀常常互结,丹参、泽兰、丹皮、赤芍化瘀,焦三仙消导助消化开胃口,又能行瘀,蛇床子燥湿,又能温肾壮阳,有振奋性激素功能,均为重要佐使药。香附调肝,女子以肝血为本,理气利于化瘀,牡蛎祛痰,痰浊以脾胃为源,软坚利于截断痰源,又除苔腻。体胖不孕难治,只要抓住痰浊和瘀血,采用痰瘀同治法,一边注重燥湿运脾,一边辅以活血化瘀,注意饮食,配合意疗,阻宫之痰浊清除,便能孕而生育。
平胃散在妇科病中的运用
作者/邵继棠
平胃散多用于痰饮痞膈,宿食不消,满闷呕泻等症。《景岳全书》云:“平胃者,欲平治其不平也,此为胃强邪实者设。故其味从辛从燥从苦,而能消能散,惟有滞、有湿、有积者宜之。”
据笔者临床考察,妇女经带病变,以气郁、血滞、湿积者为多见。经运用平胃散治疗,收效甚佳。今就笔者运用该方之点滴经验及体会简介于后。
一、闭经
妇女闭经,有虚有实。实证之中,可分两端:一为肝气郁结,气滞血瘀;一为寒湿内阻胞宫,气血瘀积。前者疏肝理气,活血祛瘀即可生效。后者必须以祛瘀散寒湿为主,配合活血祛瘀,月经始可获通。
李XX,女,31岁。1982年5月16日来诊。主诉闭经一年多。去年春季插秧时适值经期,此后引起月经闭止,伴体倦乏力,头脑晕胀,纳食不香,脘胀痞闷,诊见舌质淡,苔白腻,脉沉滑,少腹触诊疼痛。
此系寒湿内阻胞宫,气血停积之闭经,治以平胃散加味。
药用:苍术15克,厚朴15克,陈皮6克,甘草3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牛膝10克,山楂15克,鸡内金6克。先后以此方为基础,加减四次,服药28帖,月经获通。
按:本例闭经前有明显寒湿病因,病发后又有内湿见症,当属寒湿闭经无疑,故用平胃散健脾燥湿治病之本,伍以三棱、莪术消积破瘀,山楂、鸡内金破气血结聚,牛膝活血通经,引药下行,直达病所,标本兼治,故获显效。
二、经前乳胀
乳头属肝,乳房属胃,乳胀多因肝气过强,胃失和降所致。其治重在肝胃,既要疏肝开郁,又要和胃降逆。
王XX,女,28岁。1982年9月25日初诊。患者每逢行经前半个月即感觉乳房胀痛,手不能触,伴见胸闷嗳气,腹胀纳少,情绪急躁等症已三年,舌苔滑润,脉象弦滑。此系胃失和降,肝气郁结所致。
取平胃散与柴胡疏肝饮合方加味。
药用:苍术10克,厚朴10克,青陈皮各10克,甘草3克,生炒麦芽各15克,柴胡5克,香附10克,川芎6克,白芍10克,枳实10克。
嘱其从乳房胀痛之日起服,至行经之日停服。连用三个月经周期后,乳头之疾,积然而失。
按:方中生炒麦芽同用,实寓有肝胃并治之义。生麦芽善调肝气,炒麦芽消滞和胃。麦芽民间用作回乳之药/其治乳胀可谓专药,今与复方配合,功效尤著。
三、带下
本病发生,多因带脉失司,湿浊下注。湿浊之生,莫不关乎脾胃,责之脾虚,无论带色之黄白,带质之稀稠,都系脾虚不能化湿,湿浊下注所致。只是兼挟病邪有所不同而已。
我常用平胃散治疗带下:挟热者加黄柏、知母、黄芩、苦参;湿重者加苡仁、车前子、泽泻、滑石。他如乌贼骨、煅牡蛎等健脾固涩止带之品,均可随症选加,颇具良效。
余XX,女,36岁。1983年5月10日初诊。患者素性急躁,食纳欠佳,近两月来带下黄白,经X医院妇科检查子宫二度糜烂。舌苔黄滑而腻,脉象弦滑。此乃带脉失司,胃中湿浊挟热下注所致。
治以平胃散加味:
苍术12克,厚朴10克,陈皮10克,甘草3克,柴胡3克,龙胆草5克,黄柏10克,土茯苓10克,车前子10克,飞滑石10克,煅龙骨15克,煅牡蛎15克。
服药五剂后黄白带下大减,饮食增加,续服七剂,诸恙尽除。
四、产后腰腿痛
妇女产后血脉空虚,极易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腰腿疼痛尤为常见。凡辨证属寒湿阻络引起之腰腿疼痛,我喜用平胃散与四物汤合方治之,疗效满意。
夏XX,女,26岁。1983年11月14日初诊。产后尚未满月,忽然发生腰腿疼痛,痛处怕冷,沉重麻木,热敷后稍可减轻。舌苔薄白滑润,脉象细滑。此系产后血虚,寒湿阻络所致。
治以平胃散加味:
苍术10克,苡仁10克,厚朴10克,陈皮6克,甘草3克,牛膝10克,木瓜10克,熟地10克,当归10克,白芍10克,川芎5克,鹿衔草30克。
守方服至十五剂时腰腿疼痛消失。
按:本例以平胃散治湿,消除病源,四物汤养血,舒筋活络,标本兼治。同时重用鹿衔草祛风湿,壮筋骨,通补奇经,故取效迅速。
平胃散善治多种妇科疾病,用途非常广泛,上述医案四则,仅能示其一斑。
对于平胃散的运用指征,笔者认为必须以张景岳提出的“有湿、有滞、有积”为依据,其中以有湿作为前提,滞与积,必须是因湿所致。关于平胃散证,大致可以归纳以下几点:
1.有感受外湿病史。如淋雨、涉水等;
2.素有脾虚内湿证候。如纳食不馨、腹胀、便溏以及多痰、多涕、吐水、带下等湿邪为患征候;
3.舌苔淡润或滑腻,脉象弦滑或滑涩。对阴虚火旺,诸如舌红脉数、口干乏津者,当在所禁忌,以免化燥伤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