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法“三关九窍”,决生死,处百病

文 / 健康知识大课堂
2021-11-12 00:12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道家三关九窍所在的“任、督、冲三脉”构成人体的“小天地”。

《内经·灵枢》称:“经脉者,决生死,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有所谓经络“通则不痛,痛则不通”。如果脏腑的虚实得不到内部调节,人体的病候得不到排除和纠正,乃至威胁人体生命的存在。

吐纳、调息、导引要经过“前三田”(上、中、下三丹田),“后三关”(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三窍”(阴窍、阳窍、中宫窍),共为九窍。道家也称“九窍”为:明堂、洞房、泥丸、气府、鹊桥、重楼、鸠尾、绛宫、黄庭。两眉间却行一寸为明堂,二寸为洞房(注实质为丹房)。其中上丹田是练功的主窍,通此一窍,可以窥探天地之奥秘,把握造化之玄机。窍与经络穴位有着联系,但它又不是穴位,因为穴位只能影响局部,窍则联系整体。

什么是三关?这要从丘长春真人的《修真图》说起,修真图右上字曰:「人之一身,有三百六十骨节,八万四千毛孔,后有三关:尾闾、夹脊、玉枕也。尾闾在脊椎之下尽头处,关可通内肾之窍。从此关起一条髓路,号曰漕溪,又名黄河,乃阳升之路,直至两肩夹骨对处为夹脊;又上至脑,为玉枕。此三关也。前有三田:泥丸、土釜、玉池是也。泥丸为上丹田,方圆一寸二分,虚开一窍,乃藏神之所。眉心入内正中之处天门,入内一寸为明堂,再入一寸为洞房,再入一寸为泥丸。眉心之下谓之鼻柱,又名雷霆府。金桥下至口中有两窍通喉,谓之鹊桥。喉是颈骨,乃内外之气所由出入者也。后有软喉谓之咽,乃接饮食,通肠胃者也。其喉有十二节,号曰重楼。直下肺窍,以至于心,心上有骨,名为鸠尾。心下有穴名曰绛宫,乃龙虎交会之处。直下三寸六分,名曰土釜,黄庭穴也,乃中丹田。

《道钟警明》曰:「九重者,人身背骨有三关,即尾闾夹脊玉枕,此三关,左右皆有窍,故曰,九重铁鼓,当过关之妙法,所以运过关,亦要照前节说明,必由中窍而运行,若驰别路,则不能得道矣。」因此三关有前后,前三关是泥丸、土釜、玉池;后三关是尾闾、夹脊、玉枕。又因为后背骨脊梁有三关,一个关是一个窍,每一个关旁边又有两个窍,所以一关有三窍,三关共九窍,故名:「三关九窍」。

九窍”各有其实际的位置和不同的作用,“窍”的存在不能离形,“窍”的作用不能离气,“窍”的运用不能离意。意、气、形是练窍的基础,所以窍与静功的“三层九步功”有关,它包含着“九窍”的练法。

各窍位置和作用

1上丹田

即主窍,在两眼之间,此处是“意”的中心,真气的根源,此窍至为重要。因为精神意识是生命的主宰,真气是生命之根本,能意识中定,才能感应到整体,其气归根才能运化全身,此窍是生命活动的核心,守之可祛病延年,失之则衰老衰亡。意的活动都是通过此窍,是识神的“出入之门”,出则死,入则生,故又有“生死户”之称。把握了它,就等于主宰了自己的生命。

2中丹田

在胸部“膻中穴”上一寸五分,是“形”的中心,此窍开则心胸开阔,形体舒展,经气通顺。人在突然受到惊吓,形散气乱之时,常不自觉地用手去抚胸部,即与此窍有关。经络学有气会“膻中穴”之说,因此有人就把“膻中穴”当做中丹田,但注意“膻中穴”不能产生整体全面的舒适感。

3下丹田

在肚脐下一寸三分(小腹内部),是“卫气”的中心,力的根源。气如不归中心,则气散浮,力无根,所以练功第一步就要求气沉丹田,但不能气压丹田,或意守丹田,只要做到“舒胸松腹”,气就自沉丹田,从而遍布全身,达乎四肢。

4尾闾关

又名“命门关”,是“劲”的中心。但它既不在尾闾处,又不是“命门穴”,它是在与“下丹田”前后平行相对的腰椎之间,太极拳称之为腰际,它是劲的中心,四肢的活动都与腰劲有关系,腰一动,整体都动,所以有“腰为第一主宰”之说,腰如歪扭,则劲不整,腰有损伤,则全身不能用力。练功要求“掖胯敛臀”,丹田之气自然贴背,此处自会慢慢凸起,与整个脊椎骨形成一条微向内合的弧形。腰际中正则此窍开,自然上下通顺,力达四肢,发挥整体一致之劲。

5夹脊关

它的位置在两肩胛骨之间,与“中丹田”前后平行相对的脊椎骨之中。此处是势的中心,它处在两肩的连接点上,一般人两肩胛骨突出,不但影响势的舒展,而且有碍督脉的运行,能做到拔背肱弓,则肩胛收,脊背圆,两臂展,督脉通,此窍自开,而有包容一切之势。

6玉枕关

在后脑枕骨的之间,它与“上丹田”前后平行相对,是“神”的中心,此处是生命之根,如受损伤,轻则神志不清,重则死亡。此窍之下,有一凹陷,陷深则窍闭神萎,能注意“顶头直项”,则凹处饱满而窍开神旺。意与此窍相联,即意与神合,自能“意定神旺”,普照内外,而加强神的作用。

7阴窍

亦名“海底”,在裆部两阴之间(相当于“会阴穴”),它是形与势合、统一于“虚”的关键,形属阴,形松势展,达到“虚”,则阴气降“海底”,而阴窍开。此窍闭,必形紧势缩,内实而不虚。如能注意“圆裆合膝”,可开此窍,自会产生“外包内撑”,松展如一,形空势虚之感。

8阳窍

亦名“灵台”,在头顶“百会”与“卤门”之间,它是气与劲合、统一于“灵”的关键,属气展阳。阳窍开则气顺劲合,阳气升灵台,此窍不开,则气滞劲呆,下重而不灵。如能“头顶虚灵”,可开阳窍,自会有周身劲利、虚灵之感。

9中宫窍

亦名“泥丸宫”,在“上丹田”与“玉枕关”的中间,居阳窍上下垂线之上,故又称“十字架”,它是意与神合统一于“空”的关键。守此窍能使神意交合,真气归正,整体统一,全面平衡,自然会产生神照全面,气润周身,内外清澈,意静性空之感。

九窍分布于身躯的前、后、上、下、中,组成九宫八卦之象,蕴含着太极阴阳之理。前身属阴,上、中、下三丹田,阴为柔目,主收藏,是养生之处,应含蓄于内,运化周身。后身属阳,有尾闾、夹脊、玉枕三关,阳为刚,属金,主开放,是运营之所,应扩延于外,卫护形体。阴窍居下身,为降,属水,主静,应稳定。阳窍居顶上,为升,属火,主动,应灵活。泥丸宫居中,中为定,属土,主中和,土为太极之体,它统四象,合八卦,是阴阳相交之处。守此一窍,即可联系其它八窍。能九窍相合,则九九归一,有无混化,即所谓“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自会产生形如太虚,身似宇宙,无内无外,无边无际之感;到此境界,即无所谓中心,而处处都是中心,也无窍可守,而处处都在窍中,也就是达到了“意无意、窍无窍、无意之窍是真窍”之境。

任督二脉,是通的。所谓打通,是说气感通过。《遵生八牋》云:上丹田为性根,下丹田为命蒂。通过对上丹田的修炼,主要是提高神的层次。《黄庭经》说:“仙人道术非有神,积精累气乃成真”。对于各丹田的功能,《紫清指元集》中说:人身中上有天谷泥丸,藏神之府也;中有应谷降宫,藏气之府也;下有灵谷关元,藏精之府也。

上丹田又称为尽性之门,《修真辩难》上说:下丹者,练精化气;中丹者,练气化神;上丹者,练神还虚。下丹田往往与肾间命门相沟通。命门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同时又为下丹田精气出飞之处,有充实的下丹田,是内家拳习练者的阶段性的目标,然而不同的用功方式,可能有不同的效果。因此,从性命修炼的角度认识丹田。下丹田关系人的生命,上丹田关系人的智慧,是有一定的实践根据和理论依据的。如果只有下丹田,得不到上丹田的关照,终究不能长久;如果仅有上丹田,没有下丹田的根,最终也会得而复失。这就是从上下丹田的理论说明了性命双修的必须性。

文源:修行圈

精彩文章回顾

========== END ==========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版权声明:文章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广告是系统随机配发,我们无法详细控制、选择。请您切勿购买任何动物制品、肉食。不要买渔猎、捕鸟的器具,拒绝杀生。不要玩杀人游戏,杀人游戏与实际杀人果报基本相同;不要看色情文章,万恶淫为首,邪淫是轮回和灾祸的根本。因果报应,如影随形。切记!

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子女者,不知医为不孝!

找不到好中医?不如自己学中医!

本号菜单中, 有完整的入门系列, 视频系列. 欢迎大家学习.

学习古中医, 伤寒论经方传承

厚德载物!草木金石仅除身病,正己培德方祛心魔!

祈愿:天下和顺,日月清明;风雨以时,灾厉不起;国丰民安,兵戈无用;崇德兴仁,务修礼让;国无盗贼,无有怨枉;强不凌弱,各得其所;人无病厄,富贵康宁;长寿好德,善始善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