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项七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文 / 基本健康知识
2021-09-30 00:08

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以及颈部损伤引起颈椎骨质增生、小关节病变、韧带增厚、椎间盘突出等,进而刺激或压迫椎动脉、神经而引起的综合征。椎动脉型颈椎病(CSA)在临床较为常见,也是颈椎病分类中临床表现最为复杂的一型,约占所有颈椎病的10%~15%,是由于颈椎退行性变、椎间盘突出等原因,使椎动脉痉挛、管腔狭窄,导致椎动脉血液循环或供应异常,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临床上治疗CSA方法很多,方法和疗效各有异同,西医在治疗方面主要采用非手术与手术两种方法,前者虽有一定疗效,但远期效果差,有一定的不良反应,复发率高。而后者主要通过横突孔切开减压、颈椎管扩大成形术等为主,但其风险大,费用高,并且远期疗效与非手术治疗相比优势不明显。针灸治疗本病是通过调动机体的自身调节能力而发挥治疗效应的,具有临床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等优势。

1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2 诊断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

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断标准:

以往有过猝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

多伴有头颅症状,如视力模糊、耳鸣等;

旋颈试验呈阳性;

X线片显示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或节段性不稳定;

磁共振血管成像(MRA)或椎动脉(VA)彩超显示第Ⅱ段VA有局限性狭窄或扭曲征;

除外椎动脉Ⅰ段和椎动脉Ⅲ段受压引起的VBI供血不足;

除外眼源性、脑源性及耳源性眩晕。

(2)中医诊断标准

反复发作性头晕目眩,轻者闭目即止,重者仆倒;

可伴有恶心呕吐、耳聋、耳鸣、耳闷、汗出、面色苍白、四肢冰凉等症状;

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急性起病,或反复发作;

颈椎X线摄片示:横突间距变小,钩椎关节增生。

1.3 纳入标准

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年龄20~70岁;病情稳定,配合治疗;患者知情同意,且签署临床研究患者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耳源性、眼源性或颅内肿瘤等引起的眩晕患者或颈椎有骨折、脱位、结核、肿瘤等患者;有糖尿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其他原发性疾病引起椎动脉血流速度异常者;合并脏器功能衰竭或造血系统、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的患者;合并有痴呆、帕金森病,或意识不清、精神障碍等疾患者;不配合治疗者或晕针患者;病例资料收集不完整导致临床疗效无法判断者。

2治疗方法

2.1 项七针组

取穴:风府、风池、天柱、完骨。操作:嘱患者取俯伏坐位,局部常规消毒。选取0.30mm×40 mm一次性毫针,风府向下颌方向刺入12~25 mm,风池向鼻尖方向斜刺20~30 mm,天柱直刺12~20 mm,完骨向耳内方向斜刺12~20 mm,各穴均进针得气后采 用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中间行针 1次。每日治疗1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d,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2.2 针刺组

参照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7]中有关“眩晕”治疗腧穴处方,实证取穴:风池、百会、内关、太冲;肝阳上亢配行间、侠溪、太溪;痰湿中阻配头维、丰隆、中脘、阴陵泉。虚证取穴:风池、百会、肝俞、肾俞、足三里;气血两虚配气海、脾俞、胃俞;肾精亏虚配太溪、悬钟、三 阴交。操作:患者取俯伏坐位,局部常规消毒。选取0.30 mm×40 mm一次性毫针,风池向鼻尖方向斜刺20~30 mm,百会向后平刺12~20 mm,太冲、内关、太溪、行间均直刺12~20 mm,风府向下颌方向刺入12~25 mm,气海、中脘、三阴交、阴陵泉、悬钟、足三里均直刺20~30 mm,脾俞、胃俞、肝俞、肾俞向脊柱方向斜刺12~25 mm。各穴进针得气后均采用提插捻转平补平泻手法,留针30 min,中间行针 1次。每日治疗1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1d,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2.3 西药组

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国药准字245020605,6 mg/片),每天3次,每次1片,治疗2周后评定疗效。

3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1)症状和功能评分

3组在治疗前后均采用《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评估量表》中的评分标准[8]作为量化指标。包括眩晕、颈肩痛、头痛、日常生活和工作、心理及社会适应 5大项。每项均分为5个等级,全表满分为30分,评 分越低,病情越重。其中眩晕16分(眩晕程度8分,频度4分,持续时间4分),颈肩痛4分,头痛2分,日常生活及工作4分,心理及社会适应4分。各组患者治疗前、疗程结束后1 d内分别进行症状和功能评分,并做好记录。

(2)血流动力学变化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为2 MHz进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患者取坐位,头俯于检查台上,双臂自然下垂,取枕骨大孔为探查窗口。治疗前后检测并记录患者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的平均血流速(Vm)、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的变化情况。

3.2 疗效评定标准

临床治愈:眩晕等症状消失,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疗效指数≥0.9;显效: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不影响工作和生活,0.7≤疗效指数<0.9;有效:症状部分改善,仍需进一步治疗,0.3≤疗效指数<0.7;无效:眩晕等症状无改善、稍有减轻或加重,疗效指 数<0.3。

4讨论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主要是由椎动脉所引起的血液循环或供应异常从而导致的一种颈椎病,以眩晕为主要的临床症状,本病具有反复性。研究[9]表明88%的眩晕患者会复发,CSA的临床表现除了眩晕以外,还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等,甚至有一些患者还有记忆力减退、视物模糊等征象[10]。椎动脉本身的病变可以引起本病,其他因素导致椎动脉受到压迫损伤、迂曲变形及其组织结构的空间构象改变也可引起本病。椎间盘在30岁左右就开始发生退变,是人体中最早开始退变的组织,而70岁以后患病率高达90%[11],50岁以上头晕患者中,约50%为CSA[12]。研究[13]表明,基底动脉系统血供减少,引发眩晕,甚至出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故CSA是缺血性卒中的危险因素之一,占脑梗死原因的30%,因此CSA的早期治疗,对中风发生的预防是及其重要的。在治疗CSA中,西医多以口服甲磺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较为常用,可改善微循环,对脑干内的血液循环和内耳的循环作用较明显,从而改善眩晕症状,但是在治疗中的效果并不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大[14]。

《素问·调经论》曰:“病在肉,调之分肉;病在筋,调之筋;病在骨,调之骨;燔针劫刺其下及与急者。”针刺病变部位选用相应腧穴治疗,刺激腧穴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激发经气,调动人体内在的抗病能力,达到舒筋通络、活血化瘀、防治疾病之效[15]。现代研究[16-17]表明,针刺通过神经、体液、免疫等因素来纠正和调整异常信息的偏离,这种调节作用表现在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环,恢复椎动脉的血流动力学状态,降低血流阻力,促进静脉血回流,从而有利于病变组织中炎性因子的吸收。针刺刺激机体调动体内的免疫反应系统,促进和调节体液免疫系统的作 用[18]。针刺能够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控制和解除椎动脉的反射性痉挛,提高局部组织的痛阈,缓解疼痛症状[19]。针刺颈项部穴位可改善颈部血液循环,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促进炎性反应物的吸收,加快损伤组织的修复,缓解颈部肌肉软组织对椎动脉的直接压迫;调节软组织张力,松解紧张、挛缩、粘连的软组织,恢复或改善骨与骨、骨与软组织的正常位置关系;对各种原因导致的椎体的牵拉、对颈交感神经的压迫或刺激起到缓解作用。

本研究所选“项七针”均为督脉、太阳或少阳经腧穴。风池属足少阳胆经之穴,其下有枕动、静脉分支,布有枕小神经,为“手足少阳、阳维、阳跷之会”,具有疏风散寒、疏肝止痉、止眩明目的作用,是治疗项强、眩晕的重要穴位。《针灸大成·通玄指要赋》言:“头晕目眩,要觅于风池。”说明风池可定眩止晕。风府其下有枕动、静脉的分支及棘突间静脉丛,布有第3枕神经和枕大神经之分支,《针灸大成》曰:“项后入发一寸,大筋内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立下。”其具有疏风散热、定风清窍、益髓通督的作用。《难经·二十八难》言督脉“起于下极之俞……上至风府,入属于脑。”“脑为髓海”,故风府和脑髓关系密切。完骨为足少阳胆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交会穴,其下有耳后动、静脉之支;布有枕小神经本干,为足少阳、足太阳之交会穴,具有止眩定鸣、疏风清热的作用。《针灸资生经·风眩》曰:“风眩、项痛、头强”;《太平圣惠方》载:“主风眩,头痛,头强,寒热”。天柱深层为头半棘肌,其下有枕动脉干、静脉干,布有枕大神经干。足太阳膀胱经“其直者,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灵柩·经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记载天柱:“治颈项筋急,不得回顾,头旋脑痛。”天柱有上连下贯的作用,是联络脑项之要道,具有益髓通窍、益气升清、定眩止晕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表明针刺项七针治疗CSA的临床疗效优于口服西药和常规针刺治疗。项七针组、西药组和针刺组治疗均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与功能,针刺项七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功能更加明显。项七针组、针刺组治疗均能改善患者BA、LVA、RVA平均血流速度,但是项七针组比针刺组改善更明显。项七针组能使PI、RI降低,改善血管动脉的顺应性和韧性,使血管阻力下降,从而改善脑供血状况。通过本

课题的研究可知,针刺“项七针”治疗CSA有确切的临床疗效。但因本研究的时间、科研人员等因素的限制,导致本研究尚存在一些缺陷,如CSA的中医辨证分型没有明确限制,因此对于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存在一定的混杂因素,希望未来能在这一方面进一步的研究和探索。

您的点赞是我们进步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