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总是很疲惫?刮痧解决疲劳综合征
上班忙、上班累是打工人们共同的感受,不过,如果出现了不管休息多久都不能缓解疲惫,同时伴有肌肉关节、咽喉疼痛的情况,可要小心是不是患上了“慢性疲劳综合征”。对于这种怎么休息都不够的问题,中医刮痧治法有疗效——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一组病因不明、各项现代手段检查无任何器质性病变,持续6个月以上的慢性、反复发作性,以极度疲劳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患者以20~50岁的中青年居多,且女性发病率较高。基本特征为疲劳、休息后不能缓解,低热(或自觉发热)、咽喉痛、肌痛、多关节痛、头痛、淋巴结轻度肿痛和抑郁、注意力不集中等精神神经症状,理化检查一般无明显改变。
西医学认为其病因可能与病毒感染、免疫异常、内分泌异常、代谢异常及心理行为异常有关,多采取对症治疗,但疗效不够满意。
中医学无此病名,根据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可参照“虚劳”“郁证”“不寐”、“百合病”“心悸”“懈怠”等病证辨证施治。
慢性疲劳综合征临床辨证应分虚实。
一般病程较短者为实证。若胸胁胀满疼痛,善太息,精神抑郁,情绪不宁,焦虑不安,脘闷纳呆,大便不调,舌苔薄白,脉弦,为肝郁气滞;若疲乏无力,嗜睡头晕,精神不振,失眠健忘,工作学习耐力差,行动笨拙,反应迟钝,四肢有肿胀感,大便秘结,面色唇色灰暗,舌暗红有瘀斑苔厚腻,为浊停血瘀。
一般病程较长者为虚证。若精神萎靡,倦怠乏力,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头晕目眩,纳呆腹胀,面色苍白或萎黄,便溏,舌淡嫩苔白,脉细弱,为心脾两虚;若疲乏无力,腰膝酸软,头晕目眩,失眠健忘,盗汗消瘦,男子遗精,女子带下,须发早白,牙齿松动,舌红少苔,脉细数,为肝肾不足。
1.实证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降浊,消除疲劳。取督脉、足少阳经、足太阳经为主,以泻刮为主。
处方与操作:泻刮督脉百会穴经前发际至印堂、百会穴至后发际的循行线,均不必出痧;角揉四神聪;泻刮足少阳胆经风池穴经肩井穴至肩峰的循行线,要求出痧;采用颤法颤动天宗穴;泻刮足太阳膀胱经第1侧线大杼穴至肾俞穴的循行线,要求出痧,采用叩击法或拍法对出痧之处进行叩击或拍击;采用擦法横向快速摩擦八髎穴区,使之产生热量并向深部渗透至小腹;角推脊柱两侧夹脊穴3~5遍。
肝郁气滞者,加泻刮足厥阴肝经膝关穴至中封穴的循行线,皮肤微红为度;角推太冲穴至行间穴的循行线,皮肤微红为度。浊停血瘀者,加泻刮足阳明胃经足三里穴至下巨虚穴的循行线,皮肤微红为度;角揉膈俞、血海、足三里等穴。
2.虚证
治法:补益心脾,补益肝肾,消除疲劳。取督脉、足太阳经为主,以补刮为主。
处方与操作:补刮督脉百会穴经前发际至印堂、百会穴至后发际的循行线,均不必出痧;角揉四神聪;采用颤法颤动天宗;补刮足太阳膀胱经第1侧线大杼穴至肾俞穴的循行线,不必强求出痧;采用擦法横向快速摩擦八髎穴区,使之产生热量并向深部渗透至小腹;角推脊柱两侧夹脊穴3~5遍;补刮任脉脐下至关元穴的循行线,皮肤微红为度。
心脾两虚者,加补刮足阳明胃经足三里穴至下巨虚穴的循行线、足太阴脾经阴陵泉穴至三阴交穴的循行线,皮肤微红为度;角揉三阴交。肝肾不足者,加补刮足厥阴肝经膝关穴至中封穴的循行线、足少阴肾经阴谷穴至太溪穴的循行线,均以皮肤微红为度;角揉太穴溪。
1.刮痧治疗能较好地缓解慢性疲劳综合征的躯体症状,调节患者的情绪和睡眠,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体质虚弱的状况。
2.除刮痧治疗外,还应配合饮食疗法,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3.保持情绪乐观,避免精神刺激;日常生活要有规律,勿过于劳累;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和各种娱乐活动,有助于康复。
4.刮痧后饮用300~400毫升温开水。
5.间隔4~5日刮痧1次,一般6次为1个疗程,休息2周后再开始第2个疗程,应连续治疗4~5个疗程。
《刮痧疗法》
本书系统介绍了刮痧疗法的基础理论、刮痧技术、刮痧应用。涵盖了刮痧疗法的起源和发展、刮痧疗法的理论基础、刮痧疗法的现实意义、经络腧穴学说、刮痧的器具与介质刮痧的操作方法痧的内涵及其临床意义、刮痧治疗的原则和作用,以及常见病的刮痧治疗等内容。本书实用性强。语言简练清晰,并配套了十二种刮痧临床常用手法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并且每一种手法都配有视频,可供读者边看边学。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