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著《伤寒论》的张仲景被尊为"医圣"?
在中医历史上,有个说法“华佗送人不敢要;仲景用了不敢说;陶弘景隐居深山道一统”,为什么呢?
张仲景其宗族甚众,东汉建安纪元以来,伤寒肆虐,家族人丁三分之二死于伤寒,乃勤求古训,研读《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等中医典籍,以及阴阳五行学说,博采众方,撰用《汤液经法》以及运用解剖学知识,作《伤寒杂病论》十六卷。
太医王叔和发掘整理之伤寒论
追溯到商朝时代,伊尹出生长成于夏朝末期,他作为军事战略家,辅佐成汤打败夏桀建立商朝,成为商朝宰相,伊尹是个博学多才的政治家、思想家、厨祖、医学家,他善用“调和五味”的理论治国理政,由于他是厨祖和医学家,撰用《神农本草经》和“调和五味”之理论,而著《汤液经》合乎情理、合乎逻辑,晋代皇甫谧云“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神农本草经》以为汤液”。
《汤液经》之后有两个有名的分支,一个是张仲景所著《伤寒论杂病论》;另一个是道医陶弘景所撰《辅行诀》,花开两朵先表张机的《伤寒杂病论》。
贯穿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为华佗、张机、董奉等名医及道医采纳应用。但当时张角起义就是打着道医的旗号,为人治病串联起义,被官府镇压,那些有道家思想和道家术语的医书属于禁书,所以华佗毕生所著的称之为“活人医书”,在狱中送人,人家害怕丢了性命不敢要这“活人医书”。
仲景的医书《伤寒杂病论》撰用《汤液经》和阴阳学说,把含有道家术语的药方,改头换面为另外一个方名,当时张仲景是长沙太守,为了给百姓看病,回避私下集聚造反的嫌疑,又不担政治风险。他采取每月初一、十五在府衙“坐在大堂”上诊治病人,这就是现在中医看病,叫“坐堂”的来历。
张仲景用了汤液经的方剂秘而不宣,他传承了道医理念,并创立了新的理法方药辨证体系,再加上那时用竹简刻书,惜字如金,所以著书《伤寒杂病论》不能说得太深太透,避免惹祸上身,因此后世能读懂《伤寒论》者廖廖。
张仲景之所以被称之为医圣,就是因为其所著的《伤寒杂病论》提出了以三阳(太阳为表、阳明为里、少阳半表半里);三阴(太阴为里、少阴为表、厥阴为半表半里)为病位、症候、病机、辨对证后,先固护脾胃,再用相应的方剂以三阴三阳的辨证论治体系,其治病的思路就是解决人体气血和水液代谢的升降、出入问题(桂枝汤和小柴胡思想是打开《伤寒论》本质的金钥匙),具体方法为汗法、下法、吐法;具体到个人体质差别时,“体弱者”扶正以祛邪;“体強者”去邪正自扶,无论扶正还是祛邪,都要给邪以出路,邪者(风、寒、暑、湿、燥、火)。张仲景的《伤寒论》采用使阴阳合或者阴阳自合,即从太极生二仪(一阴一阳)的视角,以大道至简,奥妙无穷的辨证施治理论体系下,既有临床实践的可行性,又有可用的有效方剂,因此读懂了《伤寒论》你至少可以作一个眀医,成为明白中医,加以时间的日积月累,定会成为名医,甚至成为国医大师。
桂枝、桂花、桂枝汤
芍药之花
另外,从《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四大经典来分析。《黄帝内经》和《难经》讲得中医理论基础,且艰涩枯燥,很难用于临床实践;《神农本草经》讲的是药;《内经•灵枢》虽可用于临床实践,需要跟师现场指导,以上三经典或托名或著作者有争议,且以上三部经典都没从理、法、方、药形成全面的完整体系。唯有《伤寒杂病论》系最早最权威的中医临床经典,既有三阴三阳的辨证理论体系,又有理法方药指导的临床实践体系,理论性与实践性相得益彰,理应成为欲进中医殿堂者的不可或缺的精心研读之经典。
这样看来,因为张仲景写出了《伤寒杂病论》这部经典著作,并且这部经典成为了中医学的灵魂,所以尊称张机张仲景为“医圣”,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今后,我们可以试着用全新方法解读一下《伤寒论》,看看医圣的《伤寒论》讲得究竟是什么?我们读《伤寒论》时,医圣张仲景在医学之巅,也期待着后来人能读懂他及其《伤寒论》,我们能否读懂医圣望眼欲穿的期盼眼神呢?!
医圣张仲景著有《伤寒杂病论》
时在变,病在变,医也要相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