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名中医吕同杰治疗内科杂病的经验体会

文 / 药葫芦娃医学
2021-04-15 09:08

吕同杰(1929—2001)男,主任医师。宇汉三,山东临邑县人。1943年学医于吉林平瑞医塾。1948年应诊乡里,先后从师于盖谦、韦继贤等9位箸名老中匠,尽得其传,1958年山东中医进修学校结业后拨分配到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曾任内科主任、山东省中医研究班主任、副院长、院长。中国中医药学会理事、山东分会副理事长、内科委员会主任 委员,山东省气功科学研究会副理事长等职。现任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名誉院长,全国首批名老中医带徒导师之一。本人从事中医临床工作50年,擅治内科杂病、热病、脾胃病、 哮喘病、痹症和疑难重症。主要编著《中医验方选编》、《中医临床经验选编》、《汗吐下三法的临床应用》等以及《清咽解毒汤》、《定眩汤》的新药开发研究。

痹证不论新久或病程长短,或证属痛痹、着痹、寒痹、行痹、热痹等,其治疗首先以“通”为法则。痹者,闭也。不通则痛,痛则不通。所以解除痛和不通,是治痹证当务之急。 痹证虽有风、寒、湿、热之分,但都具有不通则痛的病理基础,并针对痹证正气虚弱,风、寒、湿、热等乘虚而入或多病因合邪所致气血凝滞,经络痹阻不通引起的肢体、关节、肌肉经络等处疼痛、重着、麻木、倔伸不利、关节肿大或僵硬、 畸形等主要症状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辨证治疗。“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体四肢百骸的灵活自如,健壮有力,是靠气、血、津、液沿经络运行不息的结果。痹证脉络不通,直接影响到气、血、津、液的运行。不论是局部或是多处关节肌肉疼痛,其病理机制都是相互影响的。活血化瘀药具有促进血液运行,畅通经络,消除瘀肿,通利关节,缓解疼痛的良好作用。选用活血化瘀之品时,筛选剽悍、性善走窜锐利而止痛作用强的药物。如穿山甲、王不留行、皂角刺、川芎、 乳香、没药等。该类药物入心、肝经,心主血脉,肝藏血,主筋。痹证脉络不通与心肝经脉运行有密切关系。故痹证辨治中用该类药物配伍,能走而不守,引经到位,透达经络,攻走血脉,直达病所,对驱除羁留痹阻关节经络之邪,有显著疗效。气血在人体生理病理中是相互依存关系,气行则血行, 气滞则血瘀。且上述活血化瘀之品,多具有血中之气的特点,既能化瘀,又能行气。若配伍在滋补气血的方药中,又能起到补而不滞的作用。

另外,对其他活血化瘀之品的选择,亦根据痹证临床特点及药性功能而异,充分发挥活血化瘀的总体疗效。如痹证关节肿痛,阴雨天加重,伴肢体肿胀者,用活血化瘀选泽兰、 益母草、防己、路路通之类,既能活血化瘀,又能利湿消肿,关节疼痛伴乏力、自汗者,选配当归、丹参、鸡血藤同黄芪相伍,补气血,活经络,若腰痛为主者,选配牛膝、桑寄生,补肾又活血;若关节红、肿、热、痛者,选配赤芍、丹皮等, 配桑枝、双花藤凉血活血,清热通络;伴便秘者,选配桃仁、 当归活血化瘀,又润肠通便。总之,活血化瘀法,灵活多变, 因证施药、有的放矢。

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气虚和阳虚是人体生理功能和免疫防御功能下降的具体表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说明了元气不足,身体虚弱是痹证发 生的病理基础,是招致外邪侵袭的主要原因。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也进一步证实了风湿、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多有正气不足,腠理不密,卫外不固的病理基础。另外,增生性骨关节炎的发病原因也与老年脏气渐衰有密切关系。久痹、顽痹病人他法久治不效者,重用补气为主的方剂,常可获得满意效果。

黄芪具有升发之性,善走肌表,对补气升阳,强卫固表, 鼓舞卫气,驱邪外出有显蓍的功效。在使用黄芪时,注重每个痹证患者的个体差异以及气虚邪实的盛衰程度,灵活调整黄芪在处方中药量。若痹证病人一般情况良好,唯关节疼痛, 不耐劳累的轻度气虚,黄芪一般用量30〜60克;若伴周身极度无力,活动后汗岀、心悸,脉沉细无力者,即重用黄芪,量 可达90〜120克之多。气为血帅,气运血行。补气即可生血,亦可活血。气充则血盈,气行则血行。故很多痹证偏于气虚者,通过补气对改善血液循环,扩张毛细血管,増强免疫功 能,具有良好的抗炎、抗菌、抗渗出、抗増生等作用。若关节红、肿、热、痛伴汗出,无力,脉沉细,舌质红者,配生地、丹皮、白薇、双花藤、桑枝等滋阴凉血,活络止痛;若关节重着,麻木不仁,舌苔白厚者,配茯苓、白术、防风、茵陈祛湿化浊;若伴畏寒肢冷者,配附子、桂枝。若腰痛、双下肢沉重酸痛者,配木瓜、桑寄生、牛膝等,既补肝肾,又舒筋活络。

痹证临床以关节、肌肉、经络疼痛为主要表现,多由风、 寒、湿之邪合而为病,但有偏盛之别。临床很多痹证患者常因气候变化、寒冷、潮湿而加重,特别与寒湿痹阻关系最为密切。寒湿属阴邪,最易伤阳。寒主收引,寒胜则痛;湿性粘滞,缠绵难愈。吕老认为温通宣散,驱散寒湿,活血化瘀同时并举,常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可起到畅达气血,疏通经脉,除痹止痛的作用。如平素阳虚体质病人,每受凉病情加重,同时亦是外邪反复侵袭的结果,故病人关节疼痛剧烈。针对其病因病机及风能胜湿,温可胜寒的特点,故选性温通利,走窜力强的威灵仙、附子、制川草乌、桂枝、麻黄等。威灵仙、附子均能通达十二经,是无处不达之品,且威灵仙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作用不论风、寒、湿孰轻孰重,均能取效,既可驱在表之风,又能化在里之湿,实为通经达络,能导能宣,止痛要药。痹证用桂枝常配白芍,功能一阴一阳,一收一散,温通经脉,调和营卫。若关节疼痛剧烈,固定不移, 遇塞加重者,附子易制川草鸟。其性辛热燥烈,祛寒通痹止痛之力较附子为胜。因本品有毒,倍用白芍、甘草与其配伍, 既防止川草乌的燥烈.乂加强止痛作用,长期使用未见毒副作用。

另外,痹证患者每受风寒而疼痛加剧,伴周身酸痛,恶寒无汗者。选用麻黄温经散寒。本品辛温宜通肺气,开腠理, 透毛窍作用强,故缓解痹证疼痛迅速。若伴气虚者,麻黄配黄芪,常以对药应用,一补一散,相辅相成,补中有散,散中有补,是其所长。

吕老长期的临床经验体会到,各种痹证迁延不愈,或反复发作,或传统方法久治不效者,多有痰瘀痹阻,络脉不通的病理机制。特别是老年常见的骨关节增生性炎症中,痰瘀痹阻比例相当突出。因老年脏气渐衰,脾虚运化功能减弱,易生湿生痰。痰湿之性粘滞,日久正虚邪恋,瘀阻于络,蕴结于骨关节等处。另外,某些老年痹证,往往多种疾病同在。如同时患高脂血症,动脉硬化,糖尿病以及血液粘度增高等,均提示与痰瘀关系密切。或形体肥胖,四肢肿胀,麻木不仁等,多为痰瘀的表现。总之,不论哪种痹证或分型,只要符合久治效差,缠绵反复,阴雨加重或形体肥胖,伴口粘,咽部有痰不易咯,咯而不爽,舌体胖,苔白厚,脉弦滑等痰瘀表现者,往往佐以胆南星、白芥子等搜剔豁痰之品而收功。

组成:黄芪30克、葛根30克、当归15克、川芎12克、红花9克、姜黄12克、刘寄奴15克、路路通15克、羌活9 克、威灵仙12克、白芷12克、桑枝30克、胆南星9克、白芥子 9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2遍,兑匀,分2次服,日1剂。

功效:除痹逐瘀,化痰通络。

主治:颈椎骨质增生,肩关节周围炎,上肢风湿、类风 湿关节炎等。证见颈部发纣,转头受限,头晕,手指麻木、肩、 肘关节疼痛、倔伸不利,遇冷加重,舌质淡红,苔白厚,脉 濡。 证属痰瘀痹阻,正虚邪恋,络脉不通。

病案举例:

赵某,男,60岁。1991年10月23日初诊。

颈部发纣10年。右上肢经常麻木,颈部不易大转弯,口粘,口干,不欲饮,咽部异物感,有时吐少量白粘痰,与气候变化无明显影响。颈椎拍片示:颈4〜6椎体唇样骨质増生。 舌质淡红,苔白,脉弦滑。他法久治,效果欠佳。予以除痹逐瘀汤,水煎服,日1剂,10余剂,诸症较前明显减轻。后继服40余剂症愈。随访一直未再犯。

组成:黄芪30克、桂枝15克、川芎12克、当归15克、白芍30克、丹参15克、牛膝21克、红花9克、独活15克、威灵仙 12克、刘寄奴15克、山甲珠1克、路路通15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2遍,兑匀,分2次服。日1剂。

功效:益气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腰、膝骨关节增生性炎症,风湿、类风湿关节炎.,证见腰痛,双膝关节疼痛,或有骨质摩擦者,双F肢麻木、倔 伸不利.活动加重,舌质暗红,苔白,脉弦者。证属气虚血瘀,经络痹阻。

病案举例:

张某,女,66岁。1993年2月3日初诊。

素患腰椎骨质增生多年,近半年来腰痛加重,右腿呈阵发性过电样刺痛,双腿活动不利,时常卧床不起。气候变冷加剧。大便偏干,小便频。舌质淡红,有瘀点,苔白。脉弦 细。西药消炎止痛,久治不效。予以通经逐瘀汤加附子12克,肉苁蓉24克,温肾助阳,润便缩尿。水煎,日1剂。停服一切西药。服药6剂,诸症明显减轻,继服20余剂诸症愈。

组成:黄芪60克、白术30克、附子12克、生地30克、白芍30克、生石膏30克、双花藤30克、桂枝12克、牛膝21克、 制川草乌各9克、防风12克、路路通15克、炙甘草15克。

用法:水煎2遍,兑匀,分2次服,日1剂。

功效:益气养阴,温通血脉,清热通络。

主治:风湿、类风湿关节炎,对称性大小关节红肿、疼痛或变形,活动受限,遇冷加重,发热汗出,乏力气短,面色萎黄,口干、舌质红,苔黄,脉细数。证属气阴两虚,寒热错杂。

病案举例:

冷某,女,31岁。1992年2月2日初诊。

患者肢体大小关节对称性肿痛4年。每受凉加重,曾多 次因关节肿痛剧烈伴发烧、血沉快、抗“O”増高而住院治疗。 每予中西药物(消炎痛、布洛芬,强的松以及中药清热解毒 等)治疗后,症可暂时缓解,但经常反复。目前四肢关节粗肿变形,失去劳动能力,关节疼痛,受凉及劳累疼痛加剧,力、自汗,口苦口干,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给予以益气逐 瘀汤,加重石膏用量60克,加知母15克,连服10剂。关节肿痛明显减轻。后因白带多、月经量少、错后,活动后自汗、 极度无力。原方重用黄芪120克,加茯苓30克,继服30余剂,诸关节肿痛消失,能参加轻度体力劳动,同时体力增加。 自汗、月经、白带均痊愈。后访一切感好,病未反复。

组成:熟地24克、制首乌24克、制附子12克、桑寄生15克、 怀牛膝15克、当归15克、山甲珠2克、威灵仙15克、川芎15克、白芍15克、路路通12克、甘草6克、麻黄3克。

用法:水煎2遍,兑匀,分2次服,日1剂。

功效:益肾、活血、通络。

主治:老年颈、腰椎骨质增生,类风湿关节炎关节变形等久治不愈。伴头晕、耳鸣、健忘,腰膝酸软无力,小便清长。舌质淡红,苔白,脉沉细,证属肝肾不足,络脉痹阻。

病案举例:

王某,男、61岁。1990年8月20日初诊。

患颈、腰椎骨质増生10余年。双下肢及手指经常沉重麻木,劳累加重。伴头晕耳鸣,多梦,怕冷。舌质暗红、苔白。 脉沉细。曾长期服大活络丸及抗骨质増生药,只能缓解暂时 症状。症反复发作。予以滋肾逐瘀汤,水煎,日1剂,服药 40余剂,诸症消失。随访3年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