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心脏补阳气?记住此穴,延寿何止十年!
中医认为阳气二字,乃是一身脏腑功能正常发挥的根本。其中,心之阳气,尤为重要。
心阳不振会怎样?在中医里面,还真就有一个“心阳不振”的症候。其主要表现,就是心悸怔忡,胸中憋闷,具体表现为心慌、心跳、心悸、早搏等等。冠心病、心绞痛等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往往有心阳不振的问题存在。同时,患者还容易形寒肢冷、脾虚腹胀、咳喘等现象。总地来说,心阳不振,以心痛、心慌、心悸为首要表现。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该如何调治呢?在这里,小编,想和您聊一个穴位。这就少有人重视的督俞穴。
督俞穴在哪里?它就在我们的背部,属足太阳膀胱经,当第6胸椎的棘突下面,旁开1.5寸处。
这个穴位,在很多养生保健方面的书籍里,很少提及。实际上,它的养生价值,丝毫不逊于任何一个明星穴位。
此穴的最初记载,见于《太平圣惠方》。这部书明确指出其最大的功效之一,就是治疗“气逆心痛”。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从它的名字就能看出端倪。督俞穴,意思是就是督脉的气血,在这里输注于膀胱经。说起督脉,列位看官应该非常清楚了。它是阳气之海,总督一身之阳。督脉的纯阳之气输注膀胱经,意味着这里是膀胱经阳气的“井喷点”。
接下来,我们再看。这人体的膀胱经,和谁紧密联系?和足少阴肾经。两者相表里,而且紧密相连。那么,这足少阴肾经的一条分支,恰恰入心,注入胸中,交于手厥阴心包经。也就是说,这肾经和心功能之间,是有密切联系的。因此,我们通过刺激足太阳膀胱经上的督俞穴,可以间接刺激肾经,从而提振心中之阳气,故而对心痛、心慌、心悸等心阳不振的问题,进行调节。
可能有看官要说了。要想振奋心阳,可以应用的方法那么多,为什么绕一大圈子去找督俞穴?其实,就位置来看,督俞穴和心脏几乎前后相应,刺激之后易于让心脏接收到信号。其次,作为督脉气血输注之入口,刺激它,对于提振阳气,是有着事半功倍之效的。
那么,我们该如何利用督俞穴呢?日常,我们可以利用艾灸的方法。每天晚上艾灸此穴20分钟,长期坚持,日久必见奇效。
按摩督俞穴位的作用与好处按摩督俞穴的作用与好处有治疗腹痛、心绞痛、冠心病、胃炎、乳腺炎、皮肤瘙痒等功效。督俞穴位的位置具体在人体哪里呢,怎么找?本文图解督俞穴位位置图和具体按摩手法。
【督俞穴的位置】位于人体的背部,当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取位方法】俯卧位,在第六胸椎棘突下,灵台(督脉)旁开1.5寸处取穴。
【穴位解剖】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斜方肌、骶棘肌。皮肤由第五、六、七胸神经后支的内侧支重叠分布。该穴深部为第六肋间结构。
【穴名解说】
督俞穴,经穴名。出《太平圣惠方》。属足太阳膀胱经。别名:高盖,商盖,高益。
【穴位含义】体内所生的纯阳之气由此输入膀胱经。
(1)督俞。督,督脉也,阳气也。俞,输也。督俞名意指督脉的阳气由此输向膀胱经。本穴为膀胱经接受督脉阳气之处,故名督俞。
(2)高盖。高,上也,天部之气也。盖,护盖也。高盖名意指本穴气血为天之天部的纯阳之气。本穴气血为督脉传来的阳热之气,性干燥,所处为天之天部,如卫外护盖,故名高盖。
(3)商盖。商,计时之漏刻也。盖,护盖也。商盖名意指本穴气血为天部的弱小阳气。南少林火功推拿研究所提示:本穴气血为督脉传来的阳热之气,性干燥,至本穴所在的膀胱经后散热缩合为弱小的水湿之气,气属外卫之护盖,而弱小水湿之气则如从漏刻中滴出一般,故名商盖。
(4)高益。高,上也,天部之气也。益,益助也。高益名意指本穴气血为督脉传来的纯阳之气。本穴物质为督脉传来的纯阳之气,性干燥,与背俞各穴传至膀胱经的水湿之气相比所处的天部层次为高,对膀胱经天之天部的纯阳之气有益助的作用,故名高益。
【功能作用】理气止痛,强心通脉。
【按摩督俞穴位的作用与好处】
【主治病症】1、循环系统疾病:心绞痛、腹痛、肠鸣,呃逆、冠心病、心跳过速、气喘、心内外膜炎;2、胃炎,膈肌痉挛,乳腺炎,皮肤瘙痒、银屑病等。
【作用功效】督俞穴,补阳益气。
【穴位配伍】督俞穴配内关穴治胸闷、心痛。
【穴位疗法及注意事项】
【针刺方法】督俞穴,向内斜刺0.5-0.8寸,局部酸胀,针感可扩散至肋间。 不可深刺,以防造成气胸。
【艾灸方法】督俞穴,艾炷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治疗胸闷的特效穴——督俞穴
督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的一个腧穴,又名高盖。此穴最早出现于北宋医学巨著《太平圣惠方》一书当中。督俞。督者,督脉也,为阳气所聚阳。俞,输也。督俞,即指督脉的阳气经此处向膀胱经进行输注,因而命名为督俞。又因此穴输注为督脉所传纯阳之气,如卫外护盖,故又名之为高盖。
督俞穴位于人体背部第6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左右对称。现代医学解剖发现此腧穴部位有第6、第7肋间动、静脉后支,颈横动脉降支;同时布有肩胛背神经,第6、第7胸神经后支的皮支,深层为第6、第7胸神经后支外侧支。
该穴具有理气止痛、强心通脉等功效;临床当中通过针刺此腧穴可以有效治疗胸闷症状。具体操作手法:首先对本穴位进行定位,然后进行术前消毒,完成消毒后持毫针进行斜侧0.5~0.8寸,进针后通过提插捻转等操作手法,待得气后留针15~20分钟。此穴还可以治疗心痛、气喘、偿命、呃逆等病症,另外此穴通过配伍足三里、合谷还可以到胃痛等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