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除湿器六大穴位必须要知道!每天按2分钟去掉所有的湿气!
1800多年前,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在他的著作《伤寒论》中说:“身大热,反欲得衣者,寒在骨髓。”就是说发烧的人虽然体温很高,身上反而感觉寒冷想多穿衣服,表明体内寒气很重,寒邪都到骨髓了。此时再用抗生素等寒凉药物输液消炎退烧,会把外在的一些寒湿之气直接带进体内。(我们不都是这样做的吗?)中医认为湿气是引发许多种疾病的关键,湿气不除,人就会莫名的犯困,没有精神,嘴里感觉黏腻,发甜。嗓子不清爽,身体沉重,发懒,被称为“万恶之邪”“万病之源”对人伤害也最大。湿气的形成有两种途径
【一】内湿:是人体内的“气机”运行过慢,形成了滞留。
【二】外湿:是外界的湿气侵入身体。
因为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每个人体内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湿气.
下面这17种症状是湿气最常见的症状:
①大便不成形,溏稀或者便秘;②口干,口苦,;③痰多,,嗓子不清爽;④头发油腻,,白发;⑤肥胖,减肥后容易反弹;⑥浮肿,眼袋下垂;⑦关节疼痛;⑧胸口闷;⑨;⑩睡觉打呼噜;⑪没精神,特别;⑫阴部潮湿;⑬阴囊潮湿;⑭对房事不感兴趣;⑮脸上长斑,起痘,满脸油光;⑯白带有异味,瘙痒等等
湿气重,7个部位最受伤,湿气称得上是“万恶之邪”湿遇寒成为寒湿,遇热成为湿热,遇风则为风湿,这三重“湿”侵入人体,导致消化道,泌尿系统以及皮肤多个部位的问题。
人体有362个穴位!那么湿气进人人体的主要通道也是就那几个!我们找到湿气进入人体的穴位通道祛湿也就相对简单的多了,大家认真的去看下五大穴位,注保养。
①肩部的“大椎”②前胸的“檀中穴”③肚脐“神阙穴”④腰部的“命门穴”⑤脚底的“涌泉穴”
1:消化系统:影响食欲,不想吃东西,还会出现口臭,大便不爽,易粘马桶不易冲掉。
2:泌尿系统
体内湿气重,而且喝水较少时,小便排出不畅,导致泌尿系统感染。
3皮肤病
湿气过重会导致刺激皮肤,大力散热,负担加重,免疫力随之下降,因此,痤疮,皮肤,湿疹,癬都会不请自来。
4关节痛
湿气侵入关节,则关节酸痛,沉重,活动不利,痛处固定。
5:头部
湿气入侵头部,则会出现头晕,犯困,头重如囊
6:胸腹部
湿气滞留腹部,则出现胸闷,胃涨。
7:下肢湿气往下走,可会出现下肢水肿,脚气等问题。
湿气严重的一个等级,一图告诉你湿气几级
一级寒湿:在表皮
症状:皮肤骚痒,长湿疹 →(灸7次以上效果明显)
艾灸取穴:风池、足三里、血海、曲池、肺俞。
二级寒湿:在肌肉
症状:酸,困,累,乏,如肩颈肥厚,酸困,腰酸乏力,关节酸困 →(艾灸30次以上效果明显)
艾灸取穴:脾俞、中脘、足三里、阴陵泉、三阴交。
三级寒湿:在骨骼,即是骨寒湿
症状:肩周炎,颈椎病,肩痛 .硬,腰痛,风湿关节炎,变天关节就痛 →(艾灸40次以上效果明显)
艾灸取穴:肩周炎:肩髃穴、肩髎穴、肩井穴、压痛点、天宗穴;颈椎病:颈四椎旁、大椎、肩中俞、中渚;老寒腿:血海、阳陵泉、悬钟、压痛点。
四级寒湿:在脏腑(子宫、卵巢、睥胃、肺)
冬病夏治,养生最佳的季节是夏季,错过一夏,再等一年→(艾灸60天以上有改善)
艾灸取穴:关元、子宫、归来、三阴交、气海等。
五级寒湿:在身上(肿瘤)
症状:肿瘤,切了又长,长了又切的
当体內"寒湿气"时间长了,就容易出现身体"凝"的现象;"凝"的意思是循环慢和代谢慢;身体容易酸痛
除此以外,下面这几个现象也可以帮你判断湿气是否严重。
一分钟自测体内是否有湿气
(1)早晨上完厕所之后看下大便的形状,如果大便长期不成形,或者虽成形但还是有一些黏在马桶上,那么体内的湿气就比较重了。
(2)刷牙前先照镜子看一下自己的舌头,如果发现舌苔黄中带腻,那肯定就是体内湿邪作祟了,舌苔越黄说明湿邪越厉害。
(3)刷牙时总感觉恶心干呕,嗓子里面总有东西——丝丝拉拉、不干不净。
(4)早上到了该起床的时间却还是会觉得很困,觉得身上老有东西包着自己,懒得不想动弹,这是说明你的湿气比较重。
警惕4个招湿气的坏习惯
1作息不规律,睡眠不足:
从中医角度来说,睡好觉也能让我们的身体变的更轻盈,建议每天晚上在11点前就睡觉,每天增加一些运动会让你的睡眠质量更高。
2贪凉,喝酒,重口味!
油腻,过咸的重口味食物影响脾胃功能,而且冰激凌或凉性蔬果等生冷食物,会让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滞留:酒助湿邪,喝酒是加重“湿毒”的关键因素,因此酒精尽量要少碰,做到适量,均衡饮食。
3久坐不运动:
越是不爱运动,体内淤积的湿气就越多,因此运动少的人常常会出现身体沉重,四肢无力等湿气大的表现,因此,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器官协调运作加速“排毒”
4不注意生活的细节
一些生活的细节会导致身体里的湿气加重,比如穿衣过少,坐在地板上玩耍,长时间呆在密闭的房间里,因此要保暖,洗头后及时吹干,适当开窗,通风都能减少湿气入侵人身体的风险。
6个穴位帮你“无湿一身轻”
都说"千寒易除,一湿难去”,除湿不湿一朝一夕的事儿,生命君综合专家观点,教你一套除湿的“葵花点穴手”经常按身上这6个排湿位,把身体湿气排出去。
1丰隆穴: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位于外膝眼和外踝尖连线的中间点。它对脾胃大五脏六腑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是除湿祛痰主要的穴位,并有调理胃气,补益气血,醒脑安神等功效!
2阴陵泉:阴陵泉是足太阴脾经的穴位,取穴时顺着小腿内则往膝关节方向摸,膝窝下凹陷处即是,这个穴位能健脾益气,促进脾运化水湿,经常按揉阴陵泉可健脾化湿,解决体内有“湿”或者是水肿的问题。
3.中脘穴:位于附腹中线上,肚脐上4寸,即胸骨下端于肚脐连线点,是胃的经气汇集之处,任何原因引起的脾胃虚弱,运化失调,均可以取中脘穴进行治疗。
4.足三里:位于小腿前外侧,髌骨下缘往下4横指。胫骨外侧1横指.足三里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位,有疏风化湿,调节机体免疫力,调理脾胃的作用!
5复溜穴:位于小腿内踝和跟腱之间向上3指宽处。“复溜”以此中,“腹”是反复,溜,是悄悄的散失,指肾经的水之在此蒸发上行,按揉复滞穴能刺激他使水分代谢正常。
6曲池穴:曲池穴位于肘关节,弯曲胳膊肘时,肘横纹末端的凹陷即是。曲池穴是大肠的湿浊之气聚集的地方,此穴为手阳明大肠经合穴,可以清理湿热,调理大肠气血,对“湿湿热”引起的麻疹,急性胃肠效果很好。
按摩手法:找到这6个穴位,艾灸,刮痧都能起到除湿的作用,不具备条件的人也不能急,生命君教你怎么用手指揉穴位除湿防病。
操作手法:拇指或者食指腹按压在穴位上,先垂直向下按压,边按压边揉,以产生酸,涨感为好,每次按揉10秒后,渐渐的放松,每个穴位上重复这个操作6到9次每天按摩2到3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