釜底抽薪!治耳鸣,先泄心火,这张方子很有深意,值得学习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中医基础理论》、《方剂学》、《中医藏象生理学》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今天这篇文章,我想跟你聊聊,中医治疗心火耳鸣的思路和方法。
我在学习中医方剂临床应用的时候,有一回,老师讲到了导赤散。
在描述其具体运用时,老师讲了一张医案,让我记忆犹新。
话说有这么一个人,女子,40岁。
有一回,她在单位加班,弯腰起身的时候,忽然听见音调很高的“吱吱声”,类似鸣笛。
她连忙问身边的人,说你们听见什么声音没?
大家都表示没听见。
后来,此人反复多次在劳累、紧张、情绪激动的时候,耳朵里传来吱吱声,而且音调越来越高,音量越来越大。
与此同时,此人夜里睡眠质量变差,主要就是入睡困难,白天则容易心烦,尿黄。
为了改善症状,她遵医嘱用过营养神经的药和镇静安神的药,效果都不好。
后来,她看中医,准备接受中医汤剂治疗。
刻诊,见舌红,苔薄,舌尖发红尤为明显,脉数。
这时候,医师给开了一张方子,但见——
生地20克,淡竹叶20克,木通10克,灯心草10克,白茅根15克,柏子仁20克,丹参15克,当归15克,甘草10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结果,六剂药用下去,患者耳鸣开始减轻,仅仅是在入睡前偶然发作,其他时候都不发作了。
这个时候,原方去掉木通、灯心草、白茅根,加入赤芍15克,川芎10克,再服7剂之后,诸证悉平。
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通过学习,并结合此后对这类病症的临床经验,总结出四个字,这就是“釜底抽薪”。
什么意思呢?
你看这个人,舌尖红,脉数,尿黄,伴随心烦和入睡难现象。这个是非常典型的心火上炎的表现了。我们的舌头,舌尖属心。舌尖红,第一个考虑就是心火偏亢,上灼于舌。热邪所迫,血流加快,所以脉数。心和小肠相表里。尿液出于小肠。所以当心火偏亢的时候,会下移小肠,使得尿液发黄。心神为热邪所扰,所以心烦、入睡难。
那么,这个心火偏亢,会导致耳鸣吗?
当然会。中医讲,心寄窍于耳,手少阴之脉络耳中。当心火上炎的时候,我们的耳朵就会出现反应,导致耳鸣。心在下,耳在上。要想让耳朵清净,就得釜底抽薪,把下面的心火清散掉。
这个,就是中医对心火耳鸣的一般认识,和治疗思路。
鉴于此,我们就知道上文中配伍的深意了。你看一下——
生地20克,淡竹叶20克,木通10克,灯心草10克,白茅根15克,柏子仁20克,丹参15克,当归15克,甘草10克。
这里头,显然是导赤散的加减配合。导赤散,是中医泄心火的最重要方剂之一。它的组成,是生地、木通、生甘草。其中,生地滋心阴,清心热。木通引火下行,利尿清热。生甘草防木通和生地苦寒伤胃。原方在应用时要加入淡竹叶3克,起到清心热的作用。
在这个基础上,医案中配伍,用灯心草、白茅根清热利尿。柏子仁、丹参和当归养阴血,使得利尿清热而不伤阴。这就是大概的基本意图。
到后来,热势渐渐得到平息,就把白茅根、灯心草、木通去掉,加入川芎和赤芍,以求进一步养血宁心。毕竟,心主血。阴血充足,我们的心才会安定,心火才会平息。
其实,这种心火上炎导致的耳鸣,在中医临床中还是比较多见的。患者主要表现,再说一次,就是舌红,尤其是舌尖或舌边红,心烦、易怒、尿黄、口舌生疮,入睡难、多梦。耳鸣发作的基本规律是,在情绪波动、劳累的时候出现,音调高,音量也大。脉象偏细数。有人的可能伴随脸红、心悸、便秘。心火特别大的人,舌头上甚至会出现红刺。
这个时候,就需要养心阴、补心血、清心热,通过利尿的方式,把心火导下来。心火一散,釜底抽薪,耳鸣自然就消停了。
当然,这么治,前提是准确辩证,而且患者的脾胃不虚,受得了这样的治法。有的人,偏偏用上寒药就不行,那就没法用这个思路了。所以说,上面我所谈到的经验配伍,非专业人士,还是要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不可贸然行事。
好了,关于这个事儿,我就说这么多吧。文老师感谢你的阅读。